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拜登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政治因素远大于经济因素

第一财经 2024-05-19 21:47:39 听新闻

作者:朱颖    责编:任绍敏

拜登政府此时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是政治因素远大于经济因素,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驱使拜登与特朗普争夺选票的需要。

白宫5月14日发表声明声称,美国总统拜登不仅原封不动地维持前总统特朗普任内对某些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而且还依据1974年贸易法的301条款,除了对中国进口电动车的关税从25%提升到100%之外,将对中国输美的太阳能面板和电池、电脑和半导体芯片、关键矿产、重型起重机、医疗物资以及钢铁和铝制品大幅加征关税。拜登政府此时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是政治因素远大于经济因素,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驱使拜登与特朗普争夺选票的需要,也是拜登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牺牲中国产品为代价的需要。

美国政府彻底抛弃贸易自由化政策

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领头羊。上世纪90年代冷战的结束,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达到高潮。2001~2012年间,美国总统签署了十几项自由贸易协定的立法,所有这些都是克林顿政府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后续行动。但特朗普上台执政后,已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取向。拜登政府上台后,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继承了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实践。

2021年2月,拜登在上任两周后发表演讲中概述了他的外交政策愿景,明确地把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内政策搅和在一起考量。他说,“我们在海外采取的每项行动都必须考虑到美国工薪家庭的情况。”华盛顿必须推进“针对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在拜登的执政理念下,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倡导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政策,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提出的“小院高墙”,财政部长耶伦提出的“友岸外包”,都是用国内外政治切入对外贸易领域的说辞,其实质是披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斗争。由于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和货物贸易最大的国家,拜登政府必然把中国产品视为美国的威胁,从而为拜登政府实施对华贸易冲突奠定基础。

美国政治内斗牺牲中国产品

第一,拜登没有赢得多数美国选民的支持。自从2024年美国大选确立拜登与特朗普对决以来,拜登的支持率一直低于特朗普,这让拜登感到焦虑。4月28日,CNN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在登记选民中的支持率稳定在49%,拜登的支持率为43%。另外几个民调也显示,特朗普在多个州的支持率领先拜登。

最让拜登大惑不解的是美国经济表现尚好,但多数美国人不认可拜登自己吹嘘的“拜登经济学”。“拜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是提高中产阶级的收入,有别于倾向富人的里根经济学。“拜登经济学”的实施手段是产业政策,拜登在任期内通过的几项立法,《美国救援计划》《减少通货膨胀法案》《芯片法案》和《基础设施法案》,导致公共投资总额达到5370亿美元,并刺激了私营部门2023年制造业投资达到8660亿美元。

“拜登经济学”是导致美联储在实施高利息政策打压通胀后,美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的重要原因。但美国的民众没有因此而称赞拜登。相反,多数美国选民认为特朗普治理经济的表现胜过拜登。在全美进行任何一项民意调查都发现,美国民众认可特朗普处理经济的能力领先拜登约20个百分点。拜登低估了通货膨胀对普通民众的破坏性影响。

拜登面对特朗普在经济问题上的步步紧逼,也只能从经济方面有所表现,其中打压中国进口产品成为一种争取选票的手段。5月14日白宫在声明中说,上届政府与中国的贸易协议未能像其承诺的那样增加美国出口或提振美国制造业,而拜登治下的美国制造业创造了近80万个就业岗位,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年来最低水平。今年美国一项无党派的研究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战在政治上是成功的,为共和党赢得了选民。这样的研究结论会刺激拜登对中国加征关税。

第二,特朗普扬言加征关税挤压拜登政治空间。特朗普在2024年的竞选活动中扬言,如果再次当选,他会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最高60%的关税。3月16日,特朗普在俄亥俄州举行的一次竞选集会上表示,如果再次当选总统,他将对中国公司在墨西哥制造的汽车征收100%的关税,以保护美国的就业,并打击这些中企试图通过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汽车来绕过高额关税。特朗普早在今年3月就呼吁对中国汽车征收100%的关税。5月11日,特朗普把拜登即将宣布的关税政策归功于自己。

特朗普用民粹主义煽动保护主义的情绪是他2016年获胜的一个因素。在特朗普宣布再次竞选后,工薪阶层选民重新回归在他的大旗下。特朗普高喊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迫使拜登为了选票只能站队保护主义,更可能把中国作为保护主义的对象。当年希拉里在与特朗普竞争美国总统时,由于特朗普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抨击,导致希拉里从支持TPP转而反对TPP。拜登步希拉里后尘,用加征关税迎合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对中国加征关税,违背了拜登政府一直对中国所言的“不脱钩”的承诺。

打击中国绿色产业服务于拜登的产业政策

今年4月耶伦带着施压中国减少“新三样”出口的目的来华访问。美国财政部一位高官预告耶伦访华行程时表示,拜登政府担心中国过剩产能影响了太阳能技术、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的全球供应链,尤其担心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低价出口会阻碍美国相关的产业发展。美方所指的中国“新三样”,正是中国引以为傲的。中国方面多次表明,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而即便有一定过剩,也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现象。

拜登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重点就是“新三样”,尤其是电动车。2023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共出口132.1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83.4%,出口目的地市场以欧洲、中东市场为主。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车企中只有吉利向美国出口了2217辆“极星”牌(Polestar)电动车。从这点上看,拜登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是“象征性的”,原因是美国并不是中国电动车的主要销售市场。

美国政府耗资数万亿美元向清洁能源转型,中国廉价的太阳能电池板等绿色能源技术成为拜登政府的一个痛处。5月8日至9日,拜登政府的新任气候特使波德斯塔在华盛顿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首次会面,波德斯塔指责“中国绿色产业扭曲了全球市场”。他还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研究如何限制从碳足迹高的国家进口产品,他将这种做法称为反“碳倾销”。中方代表刘振民反驳说,没有中国技术,清洁能源的成本将会上升,这将减缓全球逐步摆脱化石燃料燃烧的速度。但拜登政府实施能源转型是建立在保护主义基础之上的,因而打压中国绿色产业顺理成章。

拜登政府启动“301”条款步特朗普后尘

2017年特朗普政府援引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启动了调查涉华有关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政策和做法。2018年和2019年特朗普政府几次对华加征关税。拜登与特朗普在许多问题上的意见截然不同,但他们在贸易政策上却非常相似,拜登一直维持着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的关税。

拜登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仅涵盖180亿美元的进口产品,部分关税要到2026年才会征收,这符合“小院高墙”的思路。而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4月对中国加征关税涉及500亿美元的产品,最后达到3600亿美元。多个研究表明,特朗普的关税让美国民众实际收入每月下降14亿美元。美国消费者总共支付了480亿美元。拜登曾表示,特朗普没有基本知识,他认为他的关税是由中国支付的。基于这样的事实,拜登对中国加征关税顾及了对美国的消极影响。这是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在对华加征关税上的区别。

但拜登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危害之处是鼓励了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特朗普对付中国是单打独斗,拜登采用联盟战略。美国政府堵住中国电动车出口美国的路,欧盟会担心中国电动车更受欧盟市场青睐,迫使布鲁塞尔迅速采取行动。欧盟是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最大接受国,占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的近40%。德国联邦交通部长维兴警告欧洲不应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欧盟最终是否会对中国电动车增加关税还有待观察。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