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母婴行业一季度迎来久违暖意,讨论拐点还为时尚早

第一财经 2024-05-15 17:26:15 听新闻

作者:栾立    责编:陈姗姗

新出生人口减少对母婴行业的影响还远未结束

随着新出生人口的持续下滑,母婴行业已经经历了数年的寒冬。今年一季度,母婴市场迎来了久违的暖意,包括爱婴室(603214.SH)、孩子王(301078.SZ)等母婴连锁上市公司业绩比上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地回暖。

记者了解到,一季度市场回暖主要与国内出生率有所反弹有关,但行业调整仍未结束。

一季度市场感受暖意

“到今年一季度门店销售数据终于平稳了。”山东威海母婴连锁从业者张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2年以来,随着出生人口的持续下滑,奶粉等母婴生意也越来越困难,2022年和2023年,张晨的整体生意规模均有3成左右的萎缩。

但进入2024年以来,张晨终于感觉门店收入不再下滑了,这一变化也让他松了口气。张晨告诉记者,原本下滑最快的奶粉收入目前基本平稳,纸尿裤、零食类、服饰类产品还有回暖的迹象。

从母婴零售企业的业绩上也有体现。

2024年一季报,爱婴室实现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净利润630.7万元,同比增长135.3%,这一数据好于2023年一季度。2023年全年,爱婴室实现收入33.3亿元,同比减少近8%,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21.8%。孩子王2024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净利润1165.9万元,同比增长53.6%,增长也好于上年同期水平。

从具体业务上看,爱婴室的主要业务奶粉板块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了16.5%,而2023年全年爱婴室奶粉业务整体下滑了12.2%。

爱婴室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施琼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第一季度的母婴市场情况有所改善,尤其是3月份。

在业内看来,一季度母婴行业的表现有所触底反弹。

中婴商情总经理曹天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近期市场走访中,多家母婴连锁渠道反馈一段奶粉的销量有所上升,主要是过去3年延迟的部分生育需求被释放所致。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除了生育的增长外,2024年以来,国内乳企也加大了市场管控的力度,奶粉价格战有所缓解,核心产品的价盘逐步恢复,因此销售业绩也有所好转。此外,这也与国内大母婴连锁品牌采取了相对积极的市场策略有关,比如其与乳企推出的定制款产品或自有品牌产品等,也改善了整体的业绩表现。

以孩子王为例,2023年,孩子王差异化供应链(包括自有品牌)收入占比约为11%,同比增长40%,其中自有品牌收入占比约为56%,同比增长74%。

行业拐点未到

虽然母婴市场有回暖迹象,但在业内看来,新出生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还远未结束,因此讨论行业拐点还为时尚早。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个月,母婴相关业务线上销售恢复的速度较快,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一季度线上销售额增长了24.9%,纸尿裤和羊奶粉分别增长了19.9%和13.2%。但母婴品类整体前三个月的销售数据显示,市场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婴幼儿配方奶粉整体市场数据跌幅有所收窄,至下滑6.1%,婴儿尿布、羊奶粉品类则整体增长3.9%和0.7%。

在业内看来,行业的一部分暖意也来自于渠道集中度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市场整体萎缩,加上线上销售的冲击,部分中小母婴连锁和单店经营越发困难,一部分不得不退出市场。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15日,国内现存母婴相关企业903.2万家,2023年注册415.3万家,增长72.6%,注销数为107.9万家,增长161.4%。其中母婴店相关企业2023年和2024年的新注册企业数量要小于当年注销数量,比如截至目前,2024年国内母婴店相关企业共注销1337家,新注册则为798家。

另一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0-3岁儿童数量从2018年的5010万下降至2023年的2850万人,由于政府采取了包括三孩政策等支持措施,2023年到2027年中国新生儿数量的下降会有所放缓。但记者了解到,新出生人口下降对于母婴市场的影响有滞后性,因此对市场的影响还在持续之中。

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母婴市场呈现暂时回暖,有一些积极的变化,但行业调整还未结束,是否拐点还难以判断。(文中张晨为化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