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产业链价格加速触底,光伏企业面临洗牌

第一财经 2024-05-17 19:43:19 听新闻

作者:陆如意    责编:陈姗姗

光伏产业的经营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行业下行周期下,企业的业绩出现分化。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5月15日和5月16日披露数据,过去一周,多晶硅价格和单晶硅片的价格均延续跌幅,最新价格已跌至“再看空无意义”的程度。

“多晶硅价格已跌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硅料企业面临售出即亏损。”硅业分会认为,目前市场处于供需关系发生转变的关键节点,按当前亏损现金的价格再生产更多硅片已无意义。

光伏全产业链(从上至下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价格的加速“赶底”持续已久。

截至2023年末,光伏产业链四大主要环节产品高纯晶硅、硅片、电池和光伏组件的平均售价较该年年初分别下降80%、58%、60%和45%,四季度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分别触及历史新低。

价格下行对企业利润的挤压和对产业的洗牌效应,已反映在今年一季度各企业的业绩端。

每年的第一季度向来是行业的装机淡季,但今年不同的是,由于叠加产业链价格下行因素,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绿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等头部一体化光伏企业的业绩出现大幅“跳水”。

“光伏茅”隆基绿能由于光伏组件、硅片价格下降,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存货等资产减值增加,今年一季度亏损23.5亿元,为四大组件厂(其他三家为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中净亏损最多的企业。晶科能源短期盈利水平受部分低价市场压制,但是今年一季度盈利11.76亿元,位列四大组件厂首位,同比净利润下降幅度最少。

具体来看,综合各公司财报数据,隆基绿能今年一季度亏损23.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36.37亿元;通威股份亏损7.87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6.01亿元;晶澳科技亏损4.83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5.8亿元;天合光能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下降70.83%;晶科能源净利润为11.76亿元,同比下降29.09%。

“行业周期已经体现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数据中。”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前9大公司中仅3家公司维持盈利,6家出现净利润首亏,有的亏损幅度还比较大。

“这背后有一些共性原因,比如整体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单价下降,内因可能包括产品力下降导致订单量不足开工率低。”钱晶认为,P型产品市场竞争已经“过度内耗”,周期下行时只能不断降价促销,损害了企业盈利能力。在行业下行去库存的阶段,会放大企业创新竞争力不足或者技术路线的弱点。

“今年对于供应链各环节企业而言都极具考验,”钱晶表示,公司预计今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前四家企业的市占率可能达到甚至超过60%,预计今年公司的光伏组件的出货目标为100GW至110GW,海外预计占比为60%至70%。”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按照目前的市场供给情况,总体来讲如果没有特别的外部因素影响,可能短期内光伏全行业亏损的问题难以解决,但要说变得更差应该也不会了。”

钟宝申表示,目前光伏行业的逻辑已经产生变化,即光伏组件的价格已经不是影响市场需求和客户决策的关键因素。“未来公司的策略,一是光伏核心技术的提升,即效率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二是针对客户的场景,精准去解决痛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