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有呼有应、有情有感——国家医保局政务新媒体连续“10万+”的背后

有网友评价称,这几篇文章及评论区的大量留言辩论,无异于“在互联网掀起了一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讨论”,也让“评论区成了推进改革创新的加速器”。

04-18 22:39

医保异地就医总费用11年增7倍,四成患者流入上海北京广东︱异地医保大调研

下一步要强化就医地管理力度。重点是加大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审核,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内开展异地就医大额费用经办联审工作。

从数字看发展
04-11 22:08

专访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探索异地就医支付方式改革

建议国家医保局层面尽快出台相应的异地就医监管规则和指导方案,并在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异地监管子系统中搭建异地就医协同监管模块。

04-11 21:32

国家医保局:跨省住院异地直接结算超80%,门慢特再扩围3~5病种 

“争取下半年实现病种扩围,让更多的门诊慢性病患者能享受到异地直接结算的便利。”

04-11 13:34

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国推行,如何撬动更多“职场人”参与?

可借鉴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经验,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04-10 22:07

1.6亿老年人独立居住:“80+”占一半,养老服务如何送达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1%。据测算,我国独立居住的60+老人占全国老年人比例的54%。

04-09 22:10

村里回来的年轻人:打开数字化创业魔法,用AI服务城里人

有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技术流向乡村,这也驱使更多青年愿意返乡入乡开启自己新的人生

04-02 22:06

“门慢特”跨省直接结算爆发:去年减少垫付33亿,病种将扩围︱异地医保大调研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门慢特患者时了解到,他们对于门慢特异地结算的需求有二:一是希望扩大直接结算的病种范围:二是希望增加门慢特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

03-28 20:53

除了“规定动作”,四川还有这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尝试︱专访

四川省2023年全省住院费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率达到95%,住院费用跨省异地直接结算率达到84%,已提前完成“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量化指标任务。

03-25 22:08

四川样本:农民工占全国1/10,如何实现“医保结算跟人走”︱异地医保大调研

2017年以来,四川省参保人在外省就医购药直接结算累计达到1309.67万人次,年均增长达到253.52%,累计减少个人垫资155.3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11.08%。

03-25 22:08

读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4年2.2亿人次,人口流动更自由︱异地医保大调研

2020年5月,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率先升级上线,截至目前,累计结算2.19亿人次,涉及医疗费用7035.39亿元,基本解决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垫资”、跑腿报销问题。

03-24 21:36

90后农村敬老院院长:带老人拍短视频,苦恼招不到年轻人

在格西王姆看来,养老护理人员是老人们看世界的一扇窗户,年轻人学东西干活快,更重要的是能带给老人更多新鲜的东西。

03-21 22:11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新增三省,调价之外还要改什么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医保领域最后一块也是最难的一块“改革骨头”。

03-18 21:54

“养老科技”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哪些信号

专家认为,智慧养老是传统养老服务的功能延伸,发展替代人力的智能养老服务,是改变传统“人养人”这种劳动密集型养老模式的途径之一。

03-11 21:16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1170万人,专家建议开拓这些就业新领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03-05 11:17

银发经济元年已到,养老产业如何“掘金”万亿机遇

据研究测算,中国养老产业有望于2027年突破20万亿,年复合增长达到15%以上。

03-04 21:33

推动药企自主创新,代表委员给出这些建议

我国创新药起步晚,在资源积累、要素集聚、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03-03 21:15

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北京调研,释放这几大医改新动向

第一财经作为媒体代表全程参与了这次调研。此次调研释放出医保部门将在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加大儿科诊疗保障、完善医保目录和集采政策、促进三医协同等方面的明确信号。

03-03 10:20

国家医保局局长调研辅助生殖技术

国家医保局将指导有关省在依法合规、合理科学、经济适用的范围内进一步完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相关政策。

03-01 20:20

国家医保局局长再次调研三明,释放哪些改革信号

医改专家表示,三明医改是国家的一个样板,是三医联动的一面旗帜,三明医改的特点之一是从医保改起,由医保带动医改,这也表明下一步医保要在我国医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2-27 21:44
  • 郭晋晖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