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民企跑步入局商业航空航天产业,掘金还待扩市场降成本

第一财经 2018-10-12 12:22:32

作者:王玉凤    责编:胥会云

对于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来说,要实现从太空中掘金的目标,技术壁垒高、大众认知度不足、产业链衔接困难等难题也有待解决。

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临近“风口”。商业航天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从目前的两三千亿美元,快速增长到万亿级。

在11日第四届深圳国际创客周龙岗分会场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技术壁垒虽然在弱化,但仍是考验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核心要素之一。与此同时,提高大众认知,降低成本等,也是在产业爆发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求旺盛

2008年至今,国外的商业航天发展得如火如荼。SpaceX美国太空运输公司开发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猎鹰1号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英国维珍航空旗下的维珍银河也正在造世界上第一架商业太空船。

近年来,国内的商业航天也发展快速。2015年,商业航天在中国正式破冰起航,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当年9月,经财政部批准,航天科技集团成立了四维商遥公司,提供以高时空分辨率和高光谱观测能力的遥感数据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

随后的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的兴起,意味着航天逐渐从服务国防、探索太空等高大上的领域,变得更加“接地气”,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在涉足商业航天领域的主体中, 民营企业与“国家队”形成差异化竞争,成为我国航天领域的有力补充。

在上述由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和星河•领创天下主办的论坛上,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协会副会长顾鹏飞表示,虽然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才刚刚起步,企业也都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9个多月时间里,星际荣耀、零壹空间等民营企业先后4次成功实施亚轨道探空火箭发射任务。其中,最近的两次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是民营商业航天发射在国家管控体系的首次探索。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宏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中国的商业航天领域发展时间不长,但SpaceX等企业已经为全球展示出了一条商业航天之路,也给了中国市场极大的刺激。“以前,我们觉得航天仅仅是‘国家队’的行为,但现在意识到原来民营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

民营企业热情高涨的背后,是持续攀升的市场需求。赵宏杰说:“去年,全球的商业航天市场是2000多亿美元,未来能达到多少?行业内的估计是万亿级。市场需求已经爆发。”

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报告,2017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2686亿美元,其中卫星服务业收入1287美元,占比48%。相较于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业务近两年来收入同比增长均超10%,增速最快。

卫星主要是应用于三大领域:通信,遥感和导航。随着应用领域的发展和延伸,我国乃至全球的卫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赵宏杰以卫星在遥感领域的应用举例:新的应用正在催生, 比如农业保险和商业对冲基金等。另外,AI和遥感的结合,也催生出许多新的市场。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霍甲也对商业航天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需求非常旺盛,我国规划中的卫星需求总量超过了3000颗,商业航天即将迎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霍甲也提醒:“这个行业的风险特别大。如果将商业航天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我们才刚刚跑了几十米。美国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中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走。但是具体到何时能爆发,还不好说,有可能会超出大家的预期,也有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

降低成本激发大众需求

需求已经起来,但是对于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来说,要实现从太空中掘金的目标,技术壁垒高、大众认知度不足、产业链衔接困难等难题也有待解决。

以技术壁垒为例:虽然中国航天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强,但是极高的技术门槛将会是考验民营商业火箭公司的核心要素。

在大众认知上, 商业航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如何把商业卫星与用户,尤其是大众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或者刺激用户的需求,扩大用户群体,是摆在商业航天,尤其是商业卫星企业面前的重点,也是难点。

天仪研究院副总裁杜志贵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众有很多的卫星应用需求,但是没有被挖掘出来。比如如果你去了海洋、山区、空中,没有通信服务,无法与外界联系,怎么办?卫星这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卫星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如何激发大众的需求?成本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如果大众能够接受卫星和卫星应用服务的购买价格时,需求自然会攀升,应用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杜志贵说:“我们认为一颗卫星的业务成本,应该不仅仅是卫星的制造成本,而是以交到消费者手上时的成本来计算,这包括火箭发射、在轨运控、数据传输与解析、应用信息供应等一系列成本。现在这个成本已经能控制在百万~千万元人民币,是之前卫星成本的1/10。我们也希望,随着组网卫星规模的扩大,未来成本能降至1/20-1/50。这样,大众的应用需求才可实现爆发式增长。”

如何降成本?杜志贵希望,一是需要上下游企业能够联合降低成本,包括上天之前的部件供应、火箭发射,上天之后的在轨运控、数据应用与服务等;二是借鉴航空、汽车、电脑、手机等行业的量产与供应链体系模式,实现规模化效益;三是在技术上要积极借助新技术和跨界技术来降低成本,比如说航空行业、汽车行业的无人驾驶新技术完全可能引入商业航天领域,实现技术升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