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能否添加氨甲环酸无明确说法,谁来管管牙膏这点事

第一财经 2018-11-25 19:40:12

作者:马晓华    责编:任绍敏

多位口腔专家直指药物牙膏带来的危害:不仅不治病,反而掩盖了病程,耽误了疾病的及时治疗。

云南白药牙膏中添加处方药止血药氨甲环酸的事,迄今为止没有官方信息,到底是否可以添加?除了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10月24日发了一则《关于牙膏产品中添加氨甲环酸功效成分相关情况的说明》,就没有了下文。

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牙膏这点事?牙膏虽小,可是13亿多中国人每天两次都会用到,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实在不容小觑。

缺失的官方说法

牙膏中到底该不该用处方止血药?到底如何使用?至今没有官方说法出来。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10月24日发了一则《关于牙膏产品中添加氨甲环酸功效成分相关情况的说明》:国际都在用氨甲环酸;氨甲环酸不是国家标准《牙膏用原料规范》(GB22115)所列的牙膏原料禁限用物质;添加氨甲环酸的牙膏要通过安全评估方允许产品上市。

作为处方药的氨甲环酸,到底是否应该添加到牙膏中?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科学支持,亦无明确的法律法规明示。多位资深口腔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对于牙膏中添加的功效成分,需要做风险测定和临床试验,测定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云南白药所宣称的几个功效均不在国家公布的功效之内,他们在打擦边球。” “对于牙膏该添加什么,不该添加什么,都需要进行研究和规范。目前缺少这样的研究,在监管上也没有去做。”

但如何测定,测定标准谁说了算?牙膏是药还是普通日用品?谁来监管?这些问题暴露出牙膏领域的监管盲区。

公众一直在等待有关部门给予一个科学的、值得信赖的说辞,至今没有等到。行业协会的声明,并不能代表政府监管部门的态度。

201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明确口腔清洁护理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由国家质检总局移交原国家食药总局。牙膏的归属问题虽然已经明朗,但是在法律上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并没有“牙膏为化妆品”的相关描述。国家应该对牙膏行业进行法律法规的约定,以便这个行业的监管有法可依。

而目前真正行使权利的是行业协会。在行业层面上,协会先后制定颁布了《牙膏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牙膏用原料安全生产自律规范》和《牙膏产品广告宣传规范》;协助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实施了生产许可实施细则;颁布试行了《口腔清洁护理产品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El腔清洁护理产品安全性评价指南》。从上可以看出,牙膏行业诸多的管理文件都是协会在做,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在哪里?

协会的定义是指由个人、单个组织为达到某种目标,通过签署协议,自愿组成的团体或组织。协会成员多为科学家、专家、企业等组织。日本经济界人士认为,行业协会是“以增进共同利益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事业者的联合体”。协会不能异化,充当政府的助手。

但是在牙膏这件事情上,协会的声明基本已经成为了官方说辞。

牙膏的各种添加谁说了算

加药牙膏经过几年发展,颠峰状态已经过去。它治标不治本的共性已为人们所认识,口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最终解决还得靠医生。在采访中,多位口腔专家直指药物牙膏带来的危害:不仅不治病,反而掩盖了病程,耽误了疾病的及时治疗。

牙膏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清洁口腔,目前市场上宣传有消炎、去火、 止血、美白等功效的牙膏,大多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对口腔疾病起不到治疗作用,牙膏所用药物必须避免对口腔正常组织的损害,但这种药物实际上很难找到。如牙结石,只要用上酸性药物就可溶解它,但是,却又会损伤牙齿和牙龈组织,目前尚未找到仅对牙结石有破坏作用,而又不损伤口腔正常组织的药物。

而且,牙膏很难确定药物的有效浓度。浓度太高,有害口腔健康;浓度正常,当药物进入口腔后,又会被唾液冲淡,达不到足够的有效浓度。药物的作用事实上常被口腔内的污物 (如牙结石)阻挡,或受牙齿形态特征的限制,难以到达真正的易感病变区。

口腔领域专家、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胡德渝曾表示,“对于牙膏中添加的功效成分,需要做风险测定和临床试验,测定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很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对功效型牙膏的相关问题进行回顾和评价,以使更多的口腔医务人员正确了解功效型牙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正确认识功效型牙膏。”

为了纠偏,2017年9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关于牙膏功效及功效型牙膏的专家共识》称,少数企业不实和过度宣传,随意夸大产品功效,或将产品中添加成分的功效直接作为产品功效宣传;功效的有效期得不到保障,如有调查发现含氟牙膏中仅77%的产品氟稳定性较好;个别产品中添加的功效成分缺乏安全性数据支持。

政府部门的确应该出来管管了,牙膏中到底该添加什么,不该添加什么。

(作者系第一财经记者)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