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汽车下乡新政改变“强心针”式疗法

第一财经 2019-01-29 20:29:53

作者:唐柳杨    责编:李溯婉

汽车消费刺激新政策放弃强心针式疗法,其核心是促进消费升级、产业结构优化。

2018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一年,陷入28年来首次年度负增长。根据过去10年的经验,每逢中国车市增长乏力时,国家相关部委会出台政策刺激汽车消费。

1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正式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2019 年) 》。这被业界喻为汽车下乡新政。不少车企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有些“出乎意料”。和此前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相比,新政在中央财政直接补贴的受惠面和力度都相对有限,更注重激活存量市场和农村市场,而非通过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直接刺激汽车消费。

“这说明中央部委已经改变了强心针式的疗法,新政策的核心是升级换代、结构优化、区域特征。”中兴汽车总经理助理郭俊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根据方案,六条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分别为:一、鼓励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购买新车,鼓励淘汰老旧柴油货车、购买新能源车;二、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三、鼓励农村居民报废三轮汽车,购买3.5 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五、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六、汽车限购城市适当松绑。

从以上措施来看,农村市场、皮卡车企将迎来利好。不过,一家自主车企高管表示: “这个政策很难扩大汽车消费,车市下行是阶段内的大趋势,难以逆转。”

从行业趋势来说,中国车市从2001年爆发,2001~2010年10年间汽车销量实现了25.3%的超高年复合增速。以2011年为节点,汽车行业平均增速下了一个台阶,由前10年的年复合增速25.3%下滑至近几年的7.7%。汽车消费由快速普及期过度到普及后期,增速下滑在所难免,这是行业自身的规律。

除此之外,2018年车市的下滑还有着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农村市场来说,低级别市场本身就是车市下滑的重灾区,针对该市场的汽车消费刺激效果可能比较有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至2017年末,乡村就业人口持续减少,由2006年的4.5亿减至3.5亿。奥图德塔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按城市级别划分,2018年中国车市的下滑呈金字塔结构,往下逐级加重。上层的一线市场(北京、上海等)下滑幅度相对有限,仅为0.5%,准一线市场(重庆、青岛、杭州等城市)汽车销量下滑幅度为1.5%,二线市场汽车消费下滑幅度加重,为6.8%,往下地级市、县、镇、乡一级的汽车市场下滑幅度均超过11%。

弱化财政补贴直接刺激消费,推动汽车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这应该是“汽车下乡”新政策制定者的主要目标。但是,从2009年和2015年两次刺激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刺激政策短期可以推动车市高速增长,但后遗症也非常明显。

2009年,中国首次实施汽车下乡和购置税减免政策,对购买1.3升排量以下的微型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对购买1.6升排量以下汽车给予购置税减半至5%的优惠。政策刺激下,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同比上升38.9%。然而在购置税优惠退坡至7.5%的2010年,销量增速立即下降13%。2011年,购置税优惠完全退出,当年汽车销量增速同比进一步下降29.7个百分点。

2015年10月,中国再度实施购置税减半的政策,随后两年里,中国车市出现和2009~2011年相似的轨迹变化。

“后遗症”之二,是政策刺激引发资本密集投向某一个领域,导致某一个领域产能激增。随着政策退坡,该领域销量下滑,产能闲置乃至于资源浪费事件频发。

“车市在一段时间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政策刺激的作用更多的是腾挪销量,而非创造大量新增需求。”财通证券的研报指出,政策刺激对短期销量的拔高立竿见影,实则是对中长期销量的透支,政策退坡直至退出后,行业仍需偿还“旧账”,销量增速将大幅下滑,这加大了2018年行业增速下滑的幅度。

可以预见,虽然本轮政策刺激效果有限,但一些特定的区域市场和特定品牌车型将获利。

“老旧汽车报废、繁荣二手车市场、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优化,三个举措都是针对当前存量市场特征提出的综合解决方案,主要有利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升级,高端市场和细分高性能汽车产品有更多机会。”郭俊峰表示。

农村三轮车报废、皮卡逐步解禁、优化新能源补贴结构的政策,对于3.5吨以下的商用车和农村小排量乘用车消费都有积极作用,受益明显的为经济发达区域和百强县市场。

优化新能源补贴结构,将更多补贴用于支持综合性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鼓励发展高技术水平新能源汽车,将对高性能及中高端产品产生利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