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云服务厂商争相谋变

第一财经 2019-05-15 21:05:35

作者:宁佳彦 ▪ 王巧    责编:彭海斌

IDC全球云市场2019年十大预测中预测,到2020年,75%使用公有云的企业将同时使用私有云平台。

云已经成为企业IT投资不可缺少的部分,多云和混合云的使用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云的管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关心的话题,由此衍生出的生态体系成为各家厂商排兵布阵的新战场。

IDC全球云市场2019年十大预测中预测,到2020年,75%使用公有云的企业将同时使用私有云平台。而到2024年,90%的全球1000强组织将建立多云管理的战略,包括使用能够跨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统一管理的工具。

关于未来,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云服务的市场机会广阔,唯一的区别就是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比例会各占比多少。

企业上“云”正当时

大型企业上云之路并不好走。

2018年4月,银联商务与百度智能云合作推出了银商百度金融级公有云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依托百度智能云在搜索、AI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以及银联商务丰富的消费支付服务经验,为广大商户提供IaaS、PaaS、SaaS全方位的云服务。截至2018年12月,公司服务的商户数是800万,终端规模是900多万,处理的交易笔数一年是85.9亿笔。

“毫无疑问,不管是哪个生态都需要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这是共性。前几年我们自己也尝试过做一些云计算技术的一些升级和改造,但是限于自身的技术能力,包括云计算本身对技术门槛的要求,走得不是特别顺利。”银联商务技术管理部总经理吴宇晖告诉第一财经。

“这种合作比较特殊,现在金融机构做云,比如银行,他们受到企业和体制的限制,通过自身研发的云底层技术并不差,但是在商用方面,不可能像BAT具有几万台甚至几十万台服务器的应用规模,所以无论是云本身的可靠性还是对使用者的交互性可能也比较差。” 银联商务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徐竹说。于是合作成为必然。to B的生意更看重的定制化,银联商务要想做好to B的生意,就要给商户提供整体的信息解决方案,包括商户订单管理、营销、会员、支付成为了基础服务部分。这一点对大型商户尤为明显。

在徐竹看来,云服务商提供公有云服务,不仅仅需要考量技术能力的强弱,还需要非常大规模的商用化的基础来提供保障。“对于商户而言,银联商务是一家金融支付机构,是一家具备国资背景的企业,然后再加上百度的技术,两者结合,对商户来说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对于小商户,除了成本的考量,还有一些敏感且说不出的因素——竞争。比如同为一个行业领域,以电商为例,依托在某个知名平台就会比较敏感。但他们自己又完全没有能力去做营销、管理,包括物流信息等,因此,催生出了新的需求。

“特别对于是一些线下小商户、零售商,可能最大、最核心的IT信息化能力就是支付环节,在这种基础上,这些商户本来就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用户,我们对他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合作伙伴。那当我们提供公有云服务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个可能是最佳的选择。这种云服务是行业云,或者是另一种公有云。但是它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不同,它可能就会给商户很大的倾向性的选择。IT对商户来说是边缘的,但是又必不可缺,云是最好的形式。”徐竹告诉第一财经。

同样,一些被遗忘的“传统”细分企业想要脱颖而出也离不开云服务。

随着影像时代的发展,数据处理的及时和迅速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已经拥有了4000余名签约摄影师的VPhoto,核心商业模式是“自建云+自研硬件+行业生产协作协同+强运营”,通过VPhoto自研的数码硬件VBox,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可以上传到自研搭建的私有云平台Vcloud上,这些现场上传的作品将会在“生产协作系统”上被修图师\剪辑师修剪后快速出现在用户手机里。从照片拍摄到自动上传系统再到“成片”反馈给现场,只需几分钟。

做硬件、自建云都很“烧钱”。VPhoto创始人兼CTO陈文辉告诉第一财经,他很清楚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如此重投入技术研发,做智能硬件,自建行业云是很冒险的决定,“但我们想做的是用技术真正驱动传统影像行业变革,必须要打通每一环。”

云计算厂商谋变

面对云计算的庞大市场,传统服务器厂商争相谋变。

诸如《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2017–2019云计算三年发展规划》等中央政府关于云计算的指导政策的陆续出台,加上各类地方示范性项目的不断推进,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也面临着挑战。

作为一家以高性能服务器为主要卖点的公司,中科曙光同时也在提供全栈式方案。“我感觉服务器的市场是越做越大。以前感觉它的范围包括选择还是比较小的,后来都往服务器硬件上去切换,到现在为止边缘计算出来,是服务器范围的扩大。” 中科曙光副总裁秦晓宁说。

同样在转型的还有浪潮。目前,在中国,浪潮的服务器以51.4%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中国第一,超过了所有其他厂商份额的总和。浪潮表示希望在产业生态中把AI计算系统、PaaS平台的管理,包括模型技能的算法还有软硬件一体化交互的方式整合提供给合作伙伴和客户,从而让客户更加快速方便地创建自己的AI系统。为此,发布了浪潮元脑。

Nutanix亚太及日本地区渠道总监Jacob Pereira这样概括行业的一大趋势,“如果关注一下整个IT行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我们原来很多基础架构的合作伙变成服务提供商,甚至是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集成商。”

其次,是生态建设,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生态成为了各家厂商吸引媒体的热点概念,但落地阶段尚在初级。

人工智能生态主要玩家角色包含了加速芯片/卡提供商、算法提供商、系统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应用提供商。他们是云计算的参与者,厂商自己的产品里会加入更多的人工智能的算法,在管理和预测新的应用状况上,同样也有人工智能的应用,因此很多厂商同时扮演了不同角色。比如浪潮是加速芯片/卡提供商和系统提供商,谷歌和阿里是算法提供商和加速芯片/卡提供商,IBM横跨加速芯片/卡提供商、算法提供商、系统提供商三个领域。

“浪潮今天对AI生态的一个观点就是百花齐放,什么叫百花齐放呢?实际上在AI是一个非常大的、宽的领域,很多的技术、很多的产品都在孵化、完善中,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在这样一场变革中主导或者说有话语权。即便是某一些企业在某一个阶段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那实际上这个话语权也很快会被多样化所替代。”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告诉第一财经。

这一点也得到了银联商务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徐竹的认同,“目前国内还没有真的能够利用云去做生态的,做生态只是我们讲的下一步的努力,目前大家还是提供二次资源。现在并没有谁家可以真正做成纯粹的业态、生态,让大家互相能够有融合促进。第一步还是解决算力信息化的服务空间问题,解决以前的一些存量客户,满足他们外围化辅助能力的要求,最起码这些外围系统,我们都可以通过云化的方式去处理、解决这些事情。”

最后,是公有云和私有云如何“按需搭建”,客户需求有很大差异,需要厂商设身处地为客户筹谋。

Nutanix 65%的客户仍是在私有云的环境当中运行,他们给客户的建议是选择混合云:第一步解决数据中心优化问题,第二步帮客户建立私有云,第三步会在多云环境当中帮客户做可视化调度和管理。

“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工作负载都适合公有云环境。大部分客户都非常关注数据主权,他们希望能管理、控制并且选择哪些工作负载需要迁移到公有云上。如果是政府客户或国企客户,他们可能希望能够将信息保存在特殊的地点或地区。有些情况你是要利用公有云的优势,有时需要在私有云的环境中进行扩展。”Jacob Pereira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

细分市场仍有机会

在转型之中,预测谁在云计算市场独占鳌头并不容易。

就中国市场而言,大部分企业还是传统的孤岛式架构。企业云是用云的方式统一组织资源、统一运行应用,每一个云服务厂商都在试图抓住一块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

但公有云巨头几家主导,私有云建设成为必备能力已经是业界共识。

“做云服务其实各方面的投入都非常大,我觉得最后肯定还是要洗牌的,但是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国内其实这几大家可能占的比例会大一些。”秦晓宁说。

Nutanix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及日本地区负责人Matt Young认为,将来四家占主导的公司将是谷歌、AWS、阿里云、微软,“在公有云的领域,这四家会是最主要的公司。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的软件操作系统能横跨所有这些云和数据中心。”

作为云计算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双重体验者,银联商务技术管理部总经理吴宇晖表示,像BAT这种规模很大,有比较强烈的输出意愿的才会愿意做私有云,有能力做公有云才能做私有云,“只有像金融行业,或者说行业排名几百强的企业,才可能有那么大的精力和财力来做私有云。私有云输出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重的东西,真正纯粹要求私有化的客户,估计国内应该很少,可能就三五千个客户。只有类似金融业、大型央企,以及每个行业的头部企业等,出于安全等考虑会有这个要求。”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