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零售之王招行之忧:后有追兵无数

第一财经 2019-07-05 18:20:01

作者:安卓    责编:林洁琛

稳坐“零售之王”交椅的招商银行,多年来为自己构建了一道宽宽的零售“护城河”,并享受由负债端低成本带来的红利。

5月初,钱端APP理财在项目逾期后,将“锅”抛向了昔日的“合作伙伴”招商银行,逾期金额预计14亿;5月31日晚间,光大证券公告称,招商银行对其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提起诉讼,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34.89亿元。

由此,超过48亿元的风险敞口让招商银行在5月陷入“水逆期”。

稳坐“零售之王”交椅的招商银行,多年来为自己构建了一道宽宽的零售“护城河”,并享受由负债端低成本带来的红利。

然而,如今,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向零售业务进军,竞争空前激烈,变局也在悄然发生。

构筑“护城河

过去十年,招商银行一直是股份行中的优等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4.46%。其中,仅2009年净利润增长为-12.94%,其余年份均录得正增长。

2015年是招商银行业绩的一个拐点,当年,实体经济进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调整时期,银行业整体承压,招商银行净利润仅同比增长3.51%。此后开始逐年提升,直到2018年重回两位数增长通道。

招商银行是中国零售转型最为成功的银行之一,截至2018年末,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达到1.25亿,“招商银行”与“掌上生活”两大APP累计用户数达到1.48亿 。

1.25亿是什么概念?可对比的,同有“蛇口基因”的中国平安,截至2018年12月末,全集团所有子公司加在一起的整体个人客户数为1.84亿。

早在十多年前,时任招商银行行长的马蔚华就曾说过:“不做对公,今天没饭吃;不做零售,将来没饭吃。”

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是银行两种截然不同的业务逻辑,相对对公业务而言,零售业务周期性更弱,收益率和不良率也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所以,借助占据零售业务的高点,招商银行熬过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实体经济去杠杆、同业整顿的一个个冬天,但与此同时,成本高、投入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零售业务很难在短期形成“护城河”。

自2004年以“一卡通”的储蓄存款为基础启动零售业务转型以来,招商银行一直在构筑零售业务的“护城河”,2010年开始推进以提升管理水平为核心的“二次转型”,2014年明确提出“一体两翼”的“轻型银行”发展格局:客户获取能力、客户价值挖掘能力、低成本运营能力、精准的风险定价能力和优越的服务体验,是招商银行能够不断强化零售业务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零售变局

那么,招商银行这道“护城河”到底有多宽?

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招商银行计息负债的平均成本率仅为1.90%,仅次于四大行,为股份行之首,而常常被用来与招商银行作对比的同业业务典型代表兴业银行,其计息负债的平均成本率为2.90%,比招商银行高出了53%。

计息负债构成中,招商银行公司存款平均成本率为1.67%(兴业为2.25%),零售客户平均成本率1.03%(兴业为1.84%),而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零售客户的活期存款平均成本率只有0.33%,而活期存款零售客户在存款中占比高达70%。

典型的零售存款活期化,一般来说,存款中活期占比越高,说明该银行对客户的黏性越大,显然,招行的零售客户黏性极强。

另外,在招商银行的计息负债中,客户存款占比高达73%,事实上,市场化更强的非客户存款利率对宏观政策更敏感,利率波动也要大于客户存款,尤其是在市场资金利率上升周期中,计息负债中的客户存款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成本端的控制。

低成本的负债为招商银行带来了多年的发展红利,一个具体的体现即为招商银行净息差与净利差在可比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位置。

但与负债端相比,招商银行的资产端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2018年,招商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34%,同期,兴业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44%,在三大生息资产中,招商银行投资类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仅为3.77%,而兴业银行为4.8%,碾压招行超过1个百分点。

不过,最近几年以来,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大力发展零售业务,零售业务竞争空前激烈。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银行正在努力将集团的1.84亿个人客户“化为己用”;资产规模旗鼓相当的兴业银行正收缩同业业务,转型零售。

数据显示,2018年,股份行的零售存款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各家银行在涌入零售领域后开始了一轮“价格战”。

在招商银行,尽管零售客户数每年都在扩张,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零售客户户均资产持有量逐年下滑,与其一道下滑的还有户均存款余额。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保险:业务价值增长明显 关注权益投资改善预期丨微研报

2023年上市险企负债端亮眼,价值增长强劲。展望后续,海通证券认为负债端可能的超预期机会主要来自于居民旺盛的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和银保“报行合一”后产品价值率的显著提升。资产端是当前市场关注焦点,考虑经济企稳复苏,特别是当前资本市场对于优质公司和分红规范的定调利好保险资金的投资风格,预计险资权益投资会有持续性的改善。建议关注低估值下保险板块随权益市场修复的潜在高贝塔机会。

11小时前

煤炭板块,面临风险

今年最红的板块之一煤炭,再次大跌,对投资者来说,易跌难涨的行情,以及股价下跌带来的带动,对煤炭指数的表现不利。

昨天 15:31

资金加码高股息标的 红利类ETF获大额净申购

上周以来,多只跟踪红利低波、中证A50指数的ETF份额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部分资金正从沪深300ETF等宽基ETF流出。在机构人士看来,新“国九条”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给予了高度重视,长期而言,红利资产或将迎来估值重塑。当前,在市场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高股息、中字头等大盘价值蓝筹股或将持续“吸金”。

04-18 11:22

公募一季报渐次披露,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缩水多有浮亏

“决定资本回报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需求,而是供给,以及由供给结构决定的竞争格局。”

04-17 18:57

大小盘极致分化 微盘股指数再跌超10% 市场风格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晨会博弈

04-17 10:2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