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报告: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发展有力保障,影响项目投资回报

第一财经 2019-08-09 16:51:19

作者:高雅    责编:冯迪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绿色发展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绿色金融搭载,这段进程会快很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峰,实现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8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在北京发布了由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报告《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的绿色金融政策研究》,该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65个沿线国家国土面积占全球38%,人口规模占全球近62%,因此其建设能否实现绿色化、低碳化,直接关系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巴黎气候协议》的目标能否达成。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组成员、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指出,绿色金融是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有力保障,不仅可以提供资金保障,而且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和回报,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促进企业关注环境与社会风险。

发布会现场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十分迫切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红在发布会上指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峰。

据殷红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发达国家有18个,而中低收入国家有25个,中等收入国家有22个,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中期或者是中后期。

其中,一些农业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30%,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占比达到70~80%。她指出,当一个国家仍处于传统工业化的阶段中,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不会自然而然地下降。

“一般来讲,(是否达峰)是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如果这个国家是发达国家,它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是向下的,因为它的工业化已经完成,或者已经进入后工业化、以服务业占主体的经济结构。”殷红指出,而在后续人均GDP提升、生活水平改善的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会持续上升。

据殷红介绍,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排放量本身基数和占比都大:(这些国家)在2017年排放了约为227.5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63%。

同时,大部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备,总体城市化率仅44%。

殷红指出:“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就是,投融资额度大、投融资周期长、运营周期也很长。”

绿色金融助力

殷红提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优势,正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对口。

她指出,在这一过程中,绿色金融作为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譬如,绿色金融可以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和咨询服务。殷红指出,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在全球设立分支的银行可以提供其先期掌握的关于投资环境、投资市场以及项目相关的信息,并在绿色投资方面展开专业的评估工作和产品服务。

此外,金融也有重要的中介服务功能。殷红称:“金融可以在选择客户和评价客户的过程当中,通过标准和工具去引导客户不断提高其绿色表现以及环境和社会风险防范的能力。通过标准设定和客户评价这样的工具,可以推动客户表现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加强立法和建立激励机制来鼓励本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转型。譬如,美国对环保项目的债券融资一般采用3.3%~3.7%的低利率融资,并对从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优惠或担保。

此次,该报告也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金融机构等多方面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实施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政策共同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在国际间合作方面,该报告提出,应当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原则和环境风险管理指引,国际间应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风险分析工作,并建立“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大数据和环境风险管理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人、贷款人、融资人以及业主提供相应的服务。

同时,各国政府应当将绿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加强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责任投资人群体。

“我们去欧洲发债发现欧洲投资人群体特别庞大,他们都在寻找绿色投资产品,包括石油公司也很积极,因为它的投资匹配里面必须有多少百分比用在绿色投资里面。所以,投资人群体的培育需要通过法律”,殷红称,“整个体系建设目的是为了让绿色的项目有钱可赚,不绿色的项目赚钱比较难,最后实现一种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这是政府所要追求的目标。”

最后,研究称,金融机构应积极发挥中介作用,制定清晰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通过金融杠杆促进企业客户环境表现的改善,建立环境与社会风险应对机制,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