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论:内需升级倒逼消费供给改善

2019-10-07 21:24:15 听新闻

作者:社论    责编:许云峰

在旅游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的同时,国内相关供给的改善并没有跟上

近几年,由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使得国人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外出旅游便是主要方式。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一系列相关数据充分说明国人旅游消费需求旺盛,而内需正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4日旅游消费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5.42亿人次,同比增长8.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26.3亿元,同比增长8.58%。境外旅游消费同样“火爆”,根据支付宝7日发布的《2019国庆黄金周出境游报告》,国庆期间,国人出境游移动支付消费再创新高,人均支付接近2500元,同比增长14%,单笔消费金额同比增幅则为11%。

国人旅游消费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旅游支出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已经突破5万亿元,出游人数超过55亿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然而,在旅游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的同时,国内相关供给的改善并没有跟上,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集中出游凸显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每年数亿人次的旅游增量,相当一部分将集中于暑期和黄金周时段,一些具有垄断性、独特性的景区景点人满为患,难以容纳不断涌入的人群,对管理和服务构成挑战;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城市或非热点景区旅游服务标准较低,缺乏政府监督和管理,难以满足游客需求,以致乏人问津。

这在今年国庆期间表现十分明显,知名景点如长城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泰山、黄山则一房难求;而一些二线景区则因为服务标准低、乱象时现监管缺位等问题,乏人问津。

换言之,当前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结构不合理、不平衡,不能适应需求侧多元化、升级型的市场消费,即传统旅游市场供给和治理模式难以应对消费主体差异化的旅游行为。目前旅游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凸现”现象,看上去是市场问题,归根到底是供给侧结构的问题。如团队旅游市场中的乱象之所以久治不愈,是线性观光产品雷同与泛滥,旅游供应商进入门槛过低,良莠并存甚至劣币驱除良币。

有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出游选择,提供更多文化消费产品,包括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及提高入境游客支付便利性。明确提出,要择优确定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到2022年建设30个示范城市、100个试点城市,示范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超过6%。

毋庸置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推动加快改善旅游消费供给,并完成“供给主导逻辑”向“消费主导逻辑”的转型,以适应不断增长和升级的旅游消费需求。

事实上,不仅仅是旅游消费,国内诸多领域的内需均需要以改善供给适应消费需求释放。中国有近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市场前景广阔,而在人均指标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提升,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以供给改善提振内需无疑是中国经济值得把握的重要增长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