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地收入划分再调整:增值税留抵退税均衡负担,消费税稳步下划地方

第一财经 2019-10-09 19:39:31 听新闻

作者:陈益刊    责编:杨志

缓解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收入冲击过大的压力,同时也兼顾了这轮财税体制改革中地方税体系构建目标。

在2万亿元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背景下,为了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缓解财政运行困难,国务院时隔三年多再次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

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下称《方案》),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维持现有的“五五分享”不变,给地方吃下一颗“定心丸”;对地方增值税留抵退税50%采取均衡负担机制,缓解部分地区留抵退税压力;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方案》主要目的还是缓解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同时也兼顾了这轮财税体制改革中地方税体系构建目标,是央地收入一次比较大的变革。”一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评论称。

增值税央地“五五分享”不变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地方失去了营业税这一主体税种,中央与地方共享的增值税成为不少地方财政第一大税种。为了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不变,2016年5月,国务院将增值税分享比例,从以前的中央占75%地方占25%,改为中央与地方各50%。

“五五分享”只是过渡,当时文件称两三年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后学界对于分享比例有不少建议,比如增加中央比重,这也让地方有些担心。

此次《方案》明确,继续保持增值税收入划分“五五分享”比例不变,即中央分享增值税的50%、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的50%。

这将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地方在经济发展中培育和拓展税源,增强地方财政“造血”功能,营造主动有为、竞相发展、实干兴业的环境。

增值税留抵退税均衡负担

增值税纳税人当期销项税款不足以弥补其进项税款时,其差额称为留抵税款。

2018年以前,我国对增值税留抵税款不予退税,而是让企业结转下期抵扣。这样做相当于企业预缴税款,占用了企业现金流,对前期投资巨大的制造业、高科技重资产企业不利。

为了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2018年,我国开始对部分先进制造业等行业试点退还部分增值税留抵退税。今年则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9月部分先进制造业已经拿到了退税,10月份更多的合规企业将获得退税,这对地方财政收入是一大考验。

这次《方案》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目的正是减轻一些退税较多的地方财政压力。

在保持增值税留抵退税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担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的部分(50%),由企业所在地全部负担(50%)调整为先负担15%,其余35%暂由企业所在地一并垫付,再由各地按上年增值税分享额占比均衡分担,垫付多于应分担的部分由中央财政按月向企业所在地省级财政调库。

上海财经大学范子英教授告诉第一财经,因为增值税收入央地各分享50%,因此退税也应该是各退50%。但问题在于增值税是一个链条税,有很多环节,不少环节增值税收入留在其他地方,但退税却由退税企业所在地承担,负担较重。因此这次《方案》采取均衡机制,更加合理。

消费税稳步下划地方

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作为中央税种的消费税也将逐步划归地方。

《方案》称,按照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具体调整品目经充分论证,逐项报批后稳步实施。先对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条件成熟的品目实施改革,再结合消费税立法对其他具备条件的品目实施改革试点。改革调整的存量部分核定基数,由地方上解中央,增量部分原则上将归属地方,确保中央与地方既有财力格局稳定。

范子英认为,营改增后地方失去了主体税种,需要进一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其中消费税比较适合作为地方税种。消费税目前征收环节基本在生产环节,划归地方税需要将征收环节后移至批发零售环节,这就可以确保税源从生产地改为消费地,更加合理科学。

但是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对税务部门征管能力是一大考验。因此先从征管更加简单的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条件成熟的品目入手。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税只将增量部分划归地方收入,核定基数的存量部分收入仍归中央。为此《方案》要求财税部门防止一些地方人为干预税收、突击做基数。

《方案》称,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举,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保障。各地要抓好本方案的贯彻实施工作,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创造条件,确保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