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资委月内三次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

第一财经 2023-05-25 20:05:46

作者:祝嫣然    责编:石尚惠

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国资委5月24日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要求央企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国资委强调,要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央企要进一步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到位,强化力量配备、资源保障到位,加强督导检查、指导推动到位,确保方案可操作、可落地、可评估、可考核,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这是国资委月内第三次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位专家分析,央企具有战略导向作用和骨干引领作用,并且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经营实力,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下一步要聚焦理顺机制、创新驱动、释放活力等方面来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措施。

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此次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资央企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要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要求,找准主战场、融入主战场、决战主战场,为国资央企加快调整布局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蹚出一条新路。

此前的5月1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时指出,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13日,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上海调研期间强调,国资委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考核、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等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国资委多次强调推动央企加大在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意味着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面亟须迎头赶上,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问题,发展前沿科技。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石颖也认为,国资委多次点名央企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更加凸显国资委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以及坚决把央企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决心。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央企在新能源、新材料、5G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使用方式,年均投入超100亿元支撑汽车芯片等新产业建设,集中资金支持关键领域发展。

根据国资委年初的安排,今年将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将制定重点行业领域布局结构调整指引,推动中央企业2023年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布局比重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

2月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中央企业2023年投资工作重点一方面要突出扩大有效投资,另一方面则要优化投资布局方向。

其中,在“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方面提出,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融合集群发展,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绿色环保等布局力度,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平台企业引领发展。

明确四方面重点任务

关于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资委提出了在产业布局优化、核心技术突破、良好产业生态形成、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在上述部署会上,国资委要求,要在产业布局优化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坚持战略更聚焦、方式更灵活、视野更开放,及时把握产业演化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服务和品牌,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尽快形成体系化布局。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投入,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助推创新成果优化完善和迭代升级。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央企在发展战略上要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优化投资方向。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尤其是服务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等强国建设。

黄群慧表示,要通过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趋势,有效提升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探索有利于前沿技术孵化、多元化资金投入、早期市场培育等体制机制。

此外,国资委还提到,要在形成良好产业生态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营造开放合作的良好产业生态,深化与国内外各类所有制企业合作,优化产业协作模式,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要在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动力的体制机制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机制、管理体系、包容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石颖认为,推动国资央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有利于理顺机制、创新驱动、释放活力来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措施,将更好地为国资央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政策保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还指出,国有企业在推进实现我国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一些问题,如任期与创新研发的周期不匹配问题,完善容错机制,提升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等。

央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近段时间以来,中央企业不断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投集团为例,2022年国投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完成长期股权投资52.13亿元,占集团总投资的47.76%。截至2022年底,国投集团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1家,较2020年初新增27家,新增部分中约70%通过投资并购实现。

国投集团改革办副主任咸亚丽对第一财经表示,相较于产业集团,投资公司较少受行业限制,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可灵活开展股权投资。国投集团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方向,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选择,运用“直投+基金”双轮联动,加大投资布局力度,加快推进业务结构优化调整,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咸亚丽表示,国投集团正加快形成以基金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目前,成立了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业、国投创合、国投聚力等基金管理公司,建立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以国家级产业基金为主的基金体系。在国有资本的带动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快速成长为有竞争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

比如,国投创业6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聚焦于硬科技领域,投资支持了寒武纪、中微半导体、拓荆科技、华海清科、中科飞测、新迪数字、雷蒙赛博、安睿特生物、百奥赛图等一大批快速成长的创新创业企业,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有力提振了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工业软件、核电装备、重大医药创制等多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表示,央企着力培育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加大对已有新兴产业的投入,设立和发展新兴产业基金,通过科创板等资本运作方式引入资本;二是选择国家亟须重点解决的“卡脖子”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性投入;三是发挥央企整合能力,以混改方式整合民营高科技企业加快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也认为,可进一步加大资本投入、优化投资结构,采取基金、直投等多种方式实施战略性投资,综合运用资产收购、股权投资、业务整合等手段,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要强化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培育战新产业的政策支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