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云迪说,忧郁的肖邦其实辣得很有层次

一财网 2015-09-14 13:44:00

责编:李刚

李云迪将自己演绎的肖邦前奏曲全集比喻为家乡的川菜。他相信,里面有复杂多面的情绪,包含着丰富、年轻而积极的特征。

弹了十多年肖邦,李云迪仍觉得肖邦前奏曲像是一块演奏家的试金石

 

15年前,李云迪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空缺了15年之久的冠军,那一刻,18岁的少年对未来没有过多想法,“拿到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以放松休息一下。”

今年,恰逢肖邦诞辰205周年,33岁的李云迪又回到让他声名鹊起的肖邦世界。9月11日,他首次录制的肖邦前奏曲全集《肖邦传奇》面向全球发行,“肖邦传奇”巡演也将陆续在中国、欧洲及远东地区开启。下月,他将以“史上最年轻的评委”身份重返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现场,并于明年发行一张收录两部肖邦钢琴协奏曲的专辑。

“这是我对自己的回顾,也是对肖邦的敬意。每次演奏肖邦的作品,我都有一种朝圣的感觉。”戴着黑框眼镜的李云迪,手中拿着《肖邦传奇》的专辑,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唱片成品。

这几年,李云迪专注于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重新投入密集的肖邦计划,听着十指在琴键上弹出肖邦的旋律,对他而言有一种亲切舒适的熟悉感。他熟悉肖邦作品的结构与音型,“我很清楚他的语法、语气和整体风格,演奏肖邦很顺畅。”

尽管肖邦音乐一直伴随他成长,见证他从默默无闻的少年成为国际钢琴家,但肖邦最重要的前奏曲却是他从未公开演奏过的。

肖邦1839年发表的24首前奏曲是一套极富创造性的钢琴小品,作曲家舒曼曾说,“每一首精细微妙的笔触都有着肖邦的典型特征。”

1838年,身患肺病的肖邦和乔治•桑离开巴黎的阴霾冬日,前往位于地中海的马洛卡岛屿疗养身体。以往阳光明媚的马洛卡岛,迎接肖邦的却是阴雨绵绵,当地人也不愿靠近这位患病者。身体的病痛和远方家乡华沙的局势动荡,令肖邦骨子里的忧郁情绪更加浓郁。在24首前奏曲中,他用大小调将24首小品间隔开,大调的明亮活跃与小调的感伤阴郁相互穿插,像是肖邦内心的两条明暗线条,既充满希望,又带着沉郁。

弹了十多年肖邦,李云迪仍觉得肖邦前奏曲像是一块演奏家的试金石,“前奏曲的音乐性是复杂的,技巧也比较艰难。肖邦对钢琴的贡献非常伟大,他对钢琴键盘很了解,能把旋律与和声写得独树一帜,这也是肖邦音乐被大众喜欢的原因。”李云迪所谈的技术,并非像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那样大开大合的复杂性,而是从钢琴演奏上细致入微的细节掌控,包括音色、结构与分寸感的控制。

肖邦完成24首前奏曲时,尚不满30岁。李云迪更愿意从年轻人的视角去理解肖邦内心,用“带有忧伤的活力去展现”。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李云迪将自己演绎的肖邦前奏曲全集比喻为家乡的川菜,“所有人说起川菜,都只有一个‘辣’,真正好的川菜,精髓并不只是辣,而是非常丰富的层次。”他不希望人们提到肖邦就是忧郁诗人的印象,他更相信,肖邦写出的前奏曲里有复杂多面的情绪,里面包含着丰富、年轻而积极的特征。

对于下个月即将担任评委,他最好奇的是,那些参赛的90后演奏家会怎么理解肖邦,“同一个作品,每个时代的理解、想法和审美口味都不一样。我想听听90后的肖邦是什么音色,对技术的想法和诠释的标准是什么状态。”

第一财经:肖邦的24首前奏曲,之前已经有过阿格里奇、波利尼等钢琴家的录音版本,你听过这些钢琴家的版本吗,更欣赏谁的诠释?

李云迪:我非常喜欢阿格里奇的演绎,音色的变化与气息结合得特别好,非常个性化,符合肖邦音乐大众审美听觉。虽然有些地方从谱面上正式对待的话可能会夸张一些,但还是合理的。

波利尼的演奏很干净,音乐方面对我来讲过于僵硬了一点,但在技术上、谱面上的理解是很严谨的。还有科托的演绎,我认为音乐性是最强的,技术环节的表现或许是年代久远的原因,稍微有些欠缺,但并不影响他对音乐风格把握的特征。还有一个是莫伊泽维奇,演奏非常特别,比较小巧细腻,节奏也不快。另外阿劳的演绎,速度偏慢,但对旋律的处理比较像科托。科托太过于重视旋律,这也是他对肖邦理解的特征,科托对肖邦乐句的诠释,我觉得是排第一的。
通过历代钢琴家的演绎,可以看出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着重点。我这张唱片,是我理解的前奏曲,也是我目前这个年龄段所呈现出来的对这套作品的看法。

日报:已经有那么多钢琴大师录过肖邦24首前奏曲,你觉得自己能寻找到什么不同?

李云迪:对于每一个职业演奏家来讲前奏曲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曲目,演奏肖邦首先需要把风格把握好。面对众多版本,我可以突破和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因为这已经是传承过很多代的作品。前奏曲的体裁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传统的展现状态,肖邦的风格就是哀伤的、悲愁的、具有英雄主义的,包括技术的风格、声音的控制、把握的层次,对演奏肖邦的钢琴家来说都是比较明确的特征。

肖邦的音乐旋律性很重要,但结构性比较古典,要保持古典作品不能随意的“浪漫”处理。我在练肖邦的时候。音色是最复杂的技术环节,音色要靠耳朵、感知、以及手指的触键去表现,音色的控制是对作品理解的更深层次的探索,这是最难的,这也是肖邦作品练习时间最长的原因,要在音色、技术、音乐上达到三者平衡的状态,很难。

我理解的肖邦前奏曲,首先要是积极的,前奏曲的音乐特性非常流动,不像叙事曲那样怀旧,它的律动性、结构都是变化丰富,音乐特征很年轻,虽然陈述的是比较忧伤的情绪,但是是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状态在呈现,所以要带有忧伤的活力去展现,这是一部很全面的作品。

日报:整个24首前奏曲,由大小调相互穿插,你在两三天的录制过程中是一气呵成弹完的,怎么去感受肖邦的这种编排?

李云迪:我把前奏曲当成是一个作品,没把它当成是24首。当然,练习的时候肯定每一首有不一样的地方。肖邦创作的时候,不管从调性还是结构上,就像奏鸣曲的四个乐章,对我来讲,比如演奏四首叙事曲,我会认为音乐的递进和发展具备完整性。你看肖邦的音乐很多都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的,就像肖邦练习曲,每一首调性之间的衔接都有关系,连续演奏时就是一个完整作品。

日报:前奏曲的体裁是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开创的,肖邦的前奏曲和巴赫之间有哪些关联?

李云迪:那当然,巴赫和莫扎特对肖邦有很大影响,他的很多音型、曲式结构和创作灵感就是传承自这两位作曲家,根是完全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你听肖邦觉得很浪漫,但也不是很华丽的原因,他的曲式是非常古典的,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肖邦很注重旋律,但如果你去分析他的作品,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严谨的作曲家。

肖邦在钢琴的发展上是最完善的,所以在全世界所有钢琴比赛中,只有肖邦是对钢琴最权威的考验,它的含金量、对钢琴家的考验,都是最高的。

日报:有人觉得肖邦的作品很动听,但听多了会有点甜腻,你从演奏家角度怎么看?
李云迪:我没有,我觉得肖邦的作品越弹越有劲。你要去仔细分析,其实他是很有意思的,就像弹巴赫和莫扎特一样,弹这个有这个味道,那个有那个味道,他写的音可能并不复杂,也不多。肖邦的逻辑性非常强,他绝不是一个凭感觉创作的人。

9月11日,李云迪首次录制的肖邦前奏曲全集《肖邦传奇》面向全球发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