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佬在讨论:消费结构升级难点何在?

第一财经日报 2016-01-28 06:47:00

责编:罗嵛月

中国已由短缺经济迈进供需平衡,人均GDP也已处于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也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

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的背景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2015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加新供给,满足创造新消费,形成新动力。

《意见》称,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及其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然而消费升级也面临着相当的困难。那么,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该如何培养培育新供给、激发新动力?日前,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联合举办文津圆桌,邀约有关官员、学者、企业界人士进行研讨交流。

赵立东:消费领域供给侧创新的难点

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已由短缺经济迈进供需平衡,人均GDP也已处于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也就是所谓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消费现在已出现一些新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以往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转变;二是从有形产品的需求向服务消费的需求转变;三是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元化消费转变。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的“供给侧创新”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难题,就是供给没有跟上这种变化。现在我国人均GDP8000美元,供给已跟不上需求变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人均GDP达1.1万美元,就更跟不上。

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研发能力特别是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慢,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速持续放缓,这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第二,部分领域特别是新兴领域的消费供给不足,表现为服务消费供给严重不足。比如说养老、健康、旅游、文化、体育这些方面的消费潜力非常大,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但养老设施、护理人员都远远滞后于我们的老龄化速度。还有宽带特别是农村宽带建设滞后;第三,消费的软硬环境方面还不完善。硬环境方面,比如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停车基础设施短缺导致停车难问题,直接制约了汽车的消费。软环境方面,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王斌:消费结构升级遇到四个困难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也进入了新常态,处于一个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具体来讲,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升级:居民消费正加快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从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从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升级,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升级。

当前消费结构升级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四个方面:

一是品质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人均GDP已突破7000美元,对卓越品质和良好体验的追求快速提升,进入高端商品消费能力集中释放阶段。而国内产品设计不足、创新不足、质量不高,难以满足中高收入群体消费升级的需求。

二是服务供给水平总体不高。由于产业创新能力弱,技术储备和高端人才缺乏,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准入限制也较多,导致国内需求较旺的旅游、教育、家政、养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供给能力不足。由于市场发育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一些农村地区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消费的发展。

三是消费成本居高不下。以旅游为例,由于国内景点普遍存在门票价格较高、高峰期住宿价格超贵、景点附近餐饮市场价格不规范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游客更愿意选择出境旅游。2014年,我国出境游1.17亿人次,同比增长18.7%。流通成本方面,因为商铺租金、用工费用快速增长,近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商铺租金年增长超过30%,人工成本普遍提高两三成,税费负担较高。

四是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信誉缺失情况较普遍,制假售假、投机炒作等问题较严重;二是网络购物中存在非注册经营、结构性漏税、夸大宣传、假冒产品、处理纠纷难度较大等问题;三是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相关法律法规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惩罚力度不够,市场监管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消费维权程序繁琐、消费者举证困难、成本高,使制假售假、服务欺诈等行为不能得到根本上的遏制;五是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还存在着阻碍统一规范、竞争有序大市场形成的诸多因素。

毛宛苑:推动增强金融体系对消费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

银监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增强金融体系对消费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引导传统商业银行进行相关业务和产品创新,增加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另一方面也积极推动设立专业化的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包括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增强产品的多样性和竞争性,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普惠度。

汽车金融公司是为汽车购买者和销售者提供专业信贷服务的机构,最早是加入WTO承诺后于2003年开始设立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是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最早从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后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试点,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试点扩大至全国。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促进消费金融公司稳步发展,逐步增加机构数量。同时,研究支持机构发展的监管政策,鼓励机构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

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与消费金融相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构筑社会征信平台。建议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跨部门整合,呼吁中央与地方、各地之间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跨地域共享,促进政府、金融机构、公共事业和商业之间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跨领域共建,构筑大征信平台,为社会提供有效、全面的个人综合信用,从而降低消费金融业务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

二是呼吁税务部门出台针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财税支持措施。这主要由于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特点是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小额消费贷款,客户定位是传统银行惠及不足的中低收入人群,这种业务模式和定位决定了这类机构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相对较高。为更好践行普惠金融战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相关部门研究财税支持措施;

三是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律体系,完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基础。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升全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还要制定各个领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规章,明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标准。从金融消费领域来看,银监会也在推动相关工作,比如研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制定理财产品销售或代销产品的相关规定,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销售行为等。

任兴洲:完善创新的正向激励制度

第一,从制度创新层面来看,重点是要对影响消费供给的现有制度性约束进行改革和调整,激活微观主体,提高他们的发展和创新活力。给企业松绑,进行大力度的商事制度改革等,目的就是消除束缚企业的一些制度性约束。我们还需通过多方面的改革为企业消除制度性障碍,如打破地区分割和市场封锁、让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消除垄断等。

第二,要降低企业发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如税赋、利率、物流成本等。以贷款利率为例,虽已下降不少,但绝大多数企业根本拿不到平价利率的贷款。较高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包括税收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其他成本,比如企业人工成本、微观经营成本则需要企业自身去消化。

第三,完善鼓励创新的制度建设。国家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为市场提供新的供给,但如果不下大决心完善正向激励创新的制度,就是对改善供给的最大制度性约束。在制度层面,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对于创新和增加新供给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标准和技术层面的问题。我国产品跟国外有差距,仅以产品标准和技术层面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必须要做的就是通过竞争实现市场的整合兼并,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因为集中度越高的企业,生产标准化的程度也会越高。

姜风:品牌企业被工商、各种检测机构挑刺

2015年家电行业过得比较痛苦,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库存压力大、产能过剩。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因为房地产需求大幅下滑,同时与前几年的家电刺激政策也有很大关系。

从2008年到2013年,历时五六年,时间长、力度又大,全方位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这样的刺激政策透支了市场。同时也导致低端产能大幅扩张,最终形成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这几年家电行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初现成果。一方面淘汰低端产能,另一方面又上了很多高端产品生产线。

供给侧的改革很有必要,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供给侧的改革需要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制造升级,只有升级才能满足中高端的消费需求。对大企业来讲,问题不大。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难度较大。

二是品牌能否支撑高端产品。很多国内品牌虽知名度很高,但消费者一旦要买高端产品则未必会选择它。所以,我们要塑造中国的高端品牌。

三是市场环境问题,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山寨文化盛行,保护知识产权虽喊了很多年,但难度非常大。再比如渠道商,都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没有人去宣传优质优价的理念,也没有人去引导消费者购买品质更好的产品。还有就是,品牌企业被各种检测机构跟各地的工商质检挑刺,希望政府能整顿治理质量抽查中的乱象,明确地方抽检的流程、标准和信息发布的程序,切实给企业减负。

王茁:要倡导优质企业获得合理利润的消费文化

从数据来说,服装行业仍在增长,但增幅已大大下降。从整体上看,现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降低,对企业的销售压力还是蛮大的,对品牌型服装企业来说,能继续维持或微增、持平,基本就不错了。

状态不好的原因有几个:从自身来看,是产品创新研发能力严重不足,这是最大的问题;二是品牌趋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三是企业认真做产品的精神严重不足;四是行业内企业运转效率太低。

但服装行业是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企业转型较快,现在见到所有企业老板首先谈的都是产品开发。

从其他方面看,一是劳动力成本一直在上涨,国内的劳动力优势已被削弱很多,现在意大利很多普通服装的加工成本只比国内高20%左右。二是行业付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年轻人不愿从业,目前行业的加工能力和订单正在向东南亚、南亚转移。三是税收,服装行业很多采取分销代理制,那么公司母体、商业终端、地方分公司、代理分销公司等分别都要缴税,税收压力不小,而且相对复杂。四是商业成本高企,现在国内的商业中心并不比国外的商业中心便宜,而且租金还一直在涨。五是信贷问题,银行的信贷政策忽冷忽热。六是外部环境需要相对公平的问题。比如电商税收。

最后,我想谈一下消费文化的倡导问题。物美不可能价廉,不能因为电商的活跃,就使得大量廉价的低质商品充斥消费市场,这不利于行业的转型和整体提升。要倡导优质企业或品牌获得合理利润的消费文化,要让消费者在关注价格的同时,更关注品质。要让消费者给优质产品留出再发展的空间和利润,这样供给侧的改革升级才有更好的机会和资源。

严邦平:国内高端产品销售不旺的原因

最近,智能马桶盖在社会上形成舆论旋风,实际上国内在10年前就已经做了。真正的智能马桶进入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但一直发展得不太好,经过这次的舆论关注,2015年整个智能马桶盖的市场销售出现成倍增长。这说明高端消费需求是存在的,只是销售一直起不来。这其中的原因在于:

第一,国内品牌相对比较年轻,卫浴行业从无到有,基本也就三四十年历史。智能马桶盖这些电器类产品,还是有赖于对品牌的信赖度。因此,还是要下大力气去做品牌宣传推广,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第二,是经营的困境和难题,重要的是市场环境,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市场监督的力度,政府做得还不够。我们的产品开发设计出来以后,很快会被一些小企业模仿,市场上也会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商品,除了通过各种渠道侵蚀到我们的市场份额,更为关键的是对我们的品牌、口碑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过去有家电下乡,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有政策支持。智能坐便器在节水、节能推广过程当中,需有相应政策来引领消费升级。

第四,标准化的体制建设。


发言嘉宾

赵立东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巡视员

王斌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

毛宛苑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

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姜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

王茁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

严邦平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箭牌卫浴事业部总经理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