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巴铁”可减少拥堵35%?看北京科博会亮出的“神器”

第一财经 2016-05-19 17:36:00

责编:李秀中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让许多城市患上的“大城市病”。巴铁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现有道路空间。它横跨两个车道,分上下两层,上层载客,下层镂空,在行驶中小汽车与巴铁互不干扰,有效避免了现有传统公交车和小汽车争路的现状。
不占车道,“最牛巴士”亮相!又一中国制造让人惊艳!

19日开幕的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科博会),“巴铁”无疑是最大的看点。

在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巴铁科技”)上百平方米的城市交通展台四周,整个上午都围满了参观者。第一财经记者在这里看到,两辆上层载客、下层镂空的巴铁模型车辆在展台上缓慢行驶。在车辆镂空的底层,不时有小汽车穿过。

对于很多人而言,巴铁技术仍然是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巴铁科技总工程师宋有洲告诉记者,巴铁技术属中国原创重大发明、国家重大战略新兴产业。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让许多城市患上的“大城市病”。宋有洲介绍,巴铁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现有道路空间。它横跨两个车道,分上下两层,上层载客,下层镂空,镂空底层高度为2.1~2.2米,无论静止还是行驶,2米以下的小汽车均可自由通行,在行驶中小汽车与巴铁互不干扰,有效避免了现有传统公交车和小汽车争路的现状。

“巴铁运营后,可直接减少现有主要交通干道35%以上的交通拥堵。”宋有洲说,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普通公交大巴平均时速在20公里左右,而巴铁犹如一辆在公路上奔跑的宽体短型列车,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平均时速为40公里。

同时一辆巴铁可以容纳1200~1400名乘客,是普通公交大巴的几十倍,按40辆40公里线路往返计算,巴铁日载客数约为40万人次。

对于记者关心的巴铁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的问题,宋有洲介绍,巴铁是一种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大运量宽体高架电车,具有缓解交通拥堵、载客效率高、成本低、建设施工周期短、不占用停车场、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

普通公交大巴一般通过燃油提供动力,如按照每辆普通燃油公交大巴每年耗油21.6吨计算,年产生66吨左右的碳排放。而一辆巴铁可代替40辆普通燃油公交大巴,每年可减少864吨耗油,减少2640吨碳排放。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巴铁瞄准的主要是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测算数据显示,相对地铁高昂的造价及较长的时间周期,巴铁造价是地铁的20%左右(地铁每公里造价约为1亿美元,巴铁每公里综合造价为2000万美元)。40~80公里地铁建设施工周期为5-6年,同等公里数巴铁施工周期仅为一年。

“在技术和运营管理上,巴铁已经没有技术障碍。正处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夜。”宋有洲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许多城市建地铁,有很多路都得封闭施工,巴铁则不用封路,只在原来的道路上略微改动一下就行。”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巴铁科技此前联合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金创集团、苏州奥杰等国内优秀的科研机构和汽车制造企业进行多年的技术攻关,构建了一套车辆制造、运行、电力供给、制动、安全相配套的成熟体系。

巴铁科技董事长白志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经有河南周口、天津河北区、秦皇岛等与巴铁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8月初,全球第一辆“巴铁”模型试验车将制作完成并在秦皇岛试运行。

以周口市为例,未来几年该市预计将建成120公里巴铁线路,时速设计最高60公里。一期工程将建成60公里,2017年启动建设。两年后,巴铁将成为周口中心城区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介绍,巴铁产业化后,一大批企业和产业集群将出现,包括公交商业地产(站台商铺)公司、停车位(站台车站)经营公司、交通广告公司(站台广告、车身广告、存车设施广告)、城市轨道车客运运营公司(拥有巴铁车辆20000以上),以及轨道车辆生产制造公司等等。

“未来几十年内全球约有40~50万辆巴铁的潜在需求,加上道路改造及车站等配套投入,总产值将会超过60~70万亿元。”白志明说,同时,巴铁项目还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专家测算,每投资1亿元轨道交通,可带动2.6亿元人民币GDP,解决8000人就业。同时,按中国未来30年内建1万公里线路计算,采用巴铁可节省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每年可减少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利息支出。

白志明告诉记者,在秦皇岛的巴铁项目或采取PPP的投融资模式,以后期运营收益作为投资建设回报。“巴铁项目的出现,能够帮助原有的重工业型城市加快转型,可就地改造原有落后的装备制造业,消化钢铁、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白志明说,同时,巴铁的落地可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加以改造,提升城市交通体系的运行效率,推动绿色、高效、节约发展模式的形成。

参观者在巴铁科技的展台旁观看。摄影/章轲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