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资本”黄予:用自己的逻辑推动中国当代艺术

第一财经 2016-05-24 09:03:00

责编:李刚

黄予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新资本论”,如同年轻收藏家的一次宣言。收藏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个人享受,也是介入公共事务的姿态。

徐累 《山上山 》   2015年作

 

在北京一家会所采访黄予时,他即将赶往成都为首次个人收藏展以及“中国青年收藏家高峰论坛”做准备。5月23日开幕的论坛,嘉宾周大为、林瀚、陆寻、周艟、赵屹松都是著名的青年藏家,“他们是来为我助阵,也是来参加论坛。”浓眉大眼的黄予说起话来笑意盈盈。在论坛的海报上,6位青年藏家的次序按照拼音排列,但黄予把自己放在了最后,“我比较喜欢安安静静呆在后面。”

想做演员的黄予最终成为收藏家,他与新一辈藏家一起,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中国当代艺术    摄影/王晓东

 

搞收藏与交朋友,黄予不会混淆在一起。他与贾蔼力、欧阳春是好朋友,但他从来没向他们个人买过画。“我又不是为了收藏才和他们交哥们儿的,既然是朋友,我也要为他们着想。”还有投资与收藏。“这两者绝对要分清楚,搅混了,收藏也就少了乐趣。”黄予收藏的艺术品品类很多,包括近现代字画、古代瓷器、佛像与当代艺术。他曾靠卖出瓷器获利颇丰,但佛像与当代艺术却不会轻易出手。佛像关乎信仰,而当代艺术是事业,也是乐趣。

2007年进入当代艺术收藏领域,黄予一直没怎么清点过自己的藏品。今年春节,他回到成都拜访了很多艺术家和机构,发现当地的艺术迸发出强劲力量,但公共展示平台却面临断层:“成都有那么好的艺术土壤,却从去年开始连双年展都取消了。”他决定办一个收藏展,活跃一下当地的艺术氛围。仔细盘点自己的藏品确认:当代艺术作品已经达到287件,涉及130多位艺术家。随后便有了5月22日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幕的“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

 

余友涵 《毛肖像 Mao》 2007年作

 

代表一个时代

2003年,黄予从成都到北京的时候,还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男孩。他与哥哥拿着一笔钱,“不知道做些什么好”,于是进入文化和艺术行业寻找机会。哥哥黄宇杰创办了传是拍卖公司,而黄予一度迷恋健身,当过平面模特,还筹划着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投身演艺圈。

“后来,这个想法被家人掐断了。他们觉得,我做这个不会有前途。”他说。这名国家二级运动员、“中国健美先生”挥别了明星梦,大踏步走进收藏圈。

彼时,中国艺术品拍卖刚走过10年历程,处在从萌芽向高峰冲刺的时期。黄予跟着业内行家到处看,拍卖行、文物商店,他都摸索过一遍。3年之后,保利、匡时两家大型拍卖公司相继成立,市场急速扩大,中国艺术品收藏开始热火朝天。

当时人们的注意力依旧集中在中国书画和器物上,当代艺术的高价拍卖纪录虽已陆续从海传来,但在中国,大风尚未吹起,收藏主力依然是外国机构与藏家。

黄予(中)与匡时拍卖老总董国强(左)、林依伦在新资本论展览现场   

 

那时的黄予也尚未被当代艺术吸引,他买了不少瓷器、书画和佛像,既是投资,也是爱好。不同于瓷器,在佛像的收藏上,他倾注了更多感情与时间。因为这涉及信仰。市面上流通的大都是密宗造像,而黄予信仰的是显宗。最近几年,他将自己收藏的几尊佛像,连同两块林则徐书写的匾额捐给四川自贡的一座庙宇。“供奉在那里,比留在我身边好。这些佛像可以在那里被永远保留下去。”他告诉第一财经。

原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何炬星对黄予的影响很大。他的出现,彻底扭转了黄予的收藏路线。他们结识于2007年。“当时,何总就劝我一定要进入这个领域去收藏。”谈及当年两人的交往,他这样说道。那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依然是西方人的天下。艺术品价格被炒至高点,而且,在国际画廊长长的客户名单中,中国藏家的排名并不靠前。这意味着,中国藏家需要更耐心地等待,才能得到心仪艺术家的作品。

起初,黄予跟着何炬星四处看展,与很多新晋藏家一样,面对以抽象或反叛的方式包装起来的各种观念,黄予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件作品好在哪儿啊?”即便不完全明白,他还是跟着何炬星买了一些舒群、王广义的作品。“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他记得,何炬星常常用这句话来开始他对一件艺术品的讲述。

黄予希望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品中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切入点。他要先搞明白从1979年至今的30多年里,中国当代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

 

刘韡  世界之墙 2009年作 

 

不和朋友拼抢

参与筹备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给了黄予回望过去30年的机会。在美术馆框架搭建阶段,他迅速积攒起观看经验和理论储备。 在中国,收藏并参与当代艺术的企业中,“民生系”与“泰康系”曾被认为是两支最具实力的队伍。2010年4月18日剧本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开馆展,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30年来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的一次研究呈现”。“那个时候,民生银行对美术馆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的。”黄予说。

开馆展画册《中国当代艺术30年历程》是黄予带着几个同事一起编纂的,对当时的他而言压力很大。“我希望借此机会,彻底弄懂当代艺术的历史。”黄予说,这是他开始真正系统进行学术积累的第一步。

2008年堪称中国藏家介入当代艺术收藏的最好时机。因为经济危机,国外藏家大批量地从艺术领域撤出,画廊的顾客名单变得不那么拥挤,艺术品的价格也随之回落。中国藏家因此第一次有了平等地竞争国际一流当代艺术品的机会。许多藏家得以占得先机,黄予亦是其中一员。“2009年之前,我跟着何总买了许多艺术品。在这之后,我有了自己的系统。”他说。2009年和2010年,黄予买了100件艺术品。观念艺术尤其吸引他。面对一件作品,他首先会去寻找艺术家思考的起点。他痴迷于这种观念表达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循着好的艺术家的思考路径,会让人感到兴奋。”

2009年,刘韡尚未像现在这样广受关注,而黄予早早地被他的创作方式吸引。这位艺术家的“紫气”系列,用电脑错屏构成的图案组成城市摩天大楼景观,让黄予感觉“高级、有趣,把整个社会的图案表达出来了”。那一年,黄予遇上一个好机会,一口气买下了5件《紫气》。后来,其中的两件被他原价出让给了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瀚。

有意外之得,也有求之不得。王光乐的《寿漆》与黄予“捉迷藏”7年,最终得而复失。2009年,黄予在“艺术北京”以18万买下了一件王光乐的《寿漆》。5年后的苏富比拍卖会上,黄予却看见自己的藏品出现在了拍卖图录的封面上。原来,当时他将这件作品送给哥哥后,哥哥将其转让给了别人。黄予决定要拿回这件作品,可举牌举到95万的时候,因为预算限制,他做了放弃的决定。这件作品以97万最终落入了汪海涛手中。“没想到,买下他的人是汪海涛,我们是朋友。要是知道是他要买,我也就不抢了。”不在拍卖场上和朋友拼抢,这被他视为一条准则。

 

王光乐 水磨石 2008年作

 

“新资本”的新路径

出生优渥,在艺术圈中也越来越有话语权,但黄予身上看不出倨傲和浮躁,显现出这一辈收藏家少有的温厚与淡然。但他艺术收藏的野心也从未隐蔽,明明白白地写在个人收藏展的题目里:“新资本论”。这是艺术评论家、展览策展人朱朱提出的概念,他说他“很认同”。

“新资本”是一个年轻的当代艺术收藏家群体。新一代的艺术赞助人与他们的父辈显现出全方位的不同。他们不仅满足于购买与鉴赏,而是更多地参与公共平台的搭建;他们乐于分享与传播,充当艺术的推手。收藏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享受,也是一种介入公共事务的姿态。

黄予这样向第一财经解释“新、老资本”的概念:2010年至2011年,尤伦斯夫妇将他们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委托给了苏富比、佳士得和保利拍卖释出。最后由数据统计,其中80%均由中国的“老资本”接手。“这群人年纪在50~60岁,大都比较低调,买下了作品后便藏而不露,不再轻易示人。”黄予说。

黄予觉得,他们这批“80后”藏家都在做着不同的事,将工作从收藏再向前推一步。周大为在上海创办了ART021艺博会;林瀚与陆寻运营着自己的美术馆;赵屹松创办“华宇奖”推动着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周艟的餐厅则每隔一两个月推出一个专题展览。“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逻辑做着推动艺术的事。”黄予希望自己能好好做一个展览,展出这个“属于自己系统”的当代艺术收藏。展览结束后,则“能够多做点实事,再低调一点”。

 

黄予把自己的收藏分为5类,他的展览也分为这5个部分。其中有他最喜爱的观念艺术,包括郑国谷、刘韡等人的作品。他为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跨媒介的观念实践”。其次是观念或抽象绘画、当代水墨、影像和新媒体以及雕塑。他个人收藏展的参展艺术家达到66位,有73岁的余友涵、“50后”张培力、“70后”杨福东,也有“80后”陈飞、廖国核。但其中并不包括他2007年跟着何炬星买下的藏品,“我现阶段还无法将这些作品做系统性的展示。”他这样解释。

从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艺术品的收藏一路走来,对当代艺术收藏初期又有过历史梳理,这样的经历让黄予对“流行”、“激进”保持着警惕。“过于与此时此刻的国际样式合拍的作品形态几乎不在他的名单以内,同时,对于承接和转化古典审美传统、以及纯正的语言和形式探讨,他也保持了足够的尊重。”评论家朱朱在策展前言中这样评价黄予的收藏理念。

多年来,每到冬至,他都会暂时避开喧嚣,住进老家自贡的一座寺庙,学习佛学并完成一些宗教仪轨。外界戏称他的这种习惯是“闭关”。“其实也没那么神秘,只是希望能有几天时间安静地学习一下。”他在庙里的日子,手机依然不能离开太久,只是在做功课的时候才关机。

对佛学的执着与他对当代艺术理解似乎有某种关联。2008年,黄予开始系统地学习佛学。 “那可能是因为2008年我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他说,“人总是会犯错的,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在他眼里,佛学与艺术一样,最终都指向哲学阐述。“好的艺术家其实也是哲学家。”不过,他又很肯定,艺术并没有给他的思想和处世方式带来改变。“我觉得自己现在还是挺坚定的,内心不会轻易改变。”

 

杨福东 《黄小姐昨夜在M餐厅》(No.10)  2006年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