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昨夜星辰昨夜风,何藩的悲悯与寂寞

第一财经 2016-06-28 09:45:00

责编:李刚

何藩,是一个被遮蔽的大师。200多个摄影奖项并没有把他带入艺术创作的自由之地。时代和地域既成就了这位天才,又困住了他,让他这辈子显得有点委屈。可是,对艺术始终如一的热忱、对世间苍生的悲悯,让何藩在耄耋之年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和礼遇

何藩肖像    摄影:吴家如

 

2016年6月19日,何藩病逝的消息自香港传来,不出所料,社交平台上又一阵转发,那些昔日的黑白影像,如同两年前一样,席卷互联网。

人们被往昔的美好打动,也藉由这些影像看到了一个迥异的香港:灵动、诗意、隽永。身着旗袍的优雅女子,街头奔跑的黄包车夫,蹲在石阶上吃饭的苦力,巷子里支起的万国旗(晾晒衣服),在阳台上写作业的孩子……这些东方影像超越了地域、时代,勾起了人们的怀乡情结。

何藩作品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为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街景;另一部分为90年代移民美国后的创作。前期作品属于沙龙摄影和新闻摄影范畴,这些作品让何藩赢得了“东方布列松”的赞誉。2012年IPAsia(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选出了12位最具影响力的亚洲摄影家,何藩名列其中,一道入选的还有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评审对何藩的评语是:巧妙的将沙龙和新闻两种摄影的优点融合在一起;是对香港有“纪录性”、有“新闻摄影”(Photo Journalism)形式的照片。

早年何藩的创作方法是“扫街”:常拿着相机游走于香港的中环、西环一带,等待着那些“决定性瞬间”。1955年,何藩在坚尼地城海旁拍下了《日暮途远》。何藩说,那阵子他常到西环一带,某日傍晚终于等来了一个让他心动的瞬间,一个车夫“入画”了,“此时的光线、影与气氛,一切都刚刚好”。

“一切就好像上天一早安排,你只是在那适当的时刻按下快门便可。我的拍摄有异于电影导演工作,不能按剧本安排演出。拍照时要做一个隐形人,暗地里按下快门,那便是我的“决定时刻’。” 2009年在美国一场与摄影爱好者的分享会上,何藩如是说。

美感背后的悲悯

在纪实与美感之间,何藩总结出一套“真善美”理论:其中“真”是真实写实的生活;“善”是要有同情心,人道主义精神;“美”就是要呈现沙龙画意的美感。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同情心,这能拍出感动人的作品。

在接受香港《摄影杂志》时何藩说,“早期我可以说是靠沙龙起家,但我在中期也花了很大功夫拍写实摄影,用以求真,暴露社会丑恶,刻画民生疾苦。”

可以说,何藩作品超越了“纪实性”,在作品美感表皮和诗意氛围外,还传达出一些永恒的东西:比如生存、人性等。对生命的悲悯,体恤尘世的苦,于是也更能扑捉闪耀于日常的喜悦,在尘埃中绽放的花朵。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HK Yesterday) Afternoon chat,1959

 

何藩生于商贾之家,对底层人的体恤和关怀仿佛出于天性:他心性柔软,从小爱看诗词歌赋和国内外小说。读到庾信《哀江南赋》中的“日暮途远,人间何世”,眼泪就落了下来,喜欢看《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悲惨世界》这些描写底层困难的作品,最爱的中国作家是巴金。

“不一定是出生贫苦之家才会同情同阶层的贫苦大众,我本性如此,我同情他们。为什么人要这样不平等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014年11月29日,何藩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说。

这份对人性的体察、感受力也成就了何藩,“可能上天给我的恩赐吧。老外就说我humanity,人本主义者。你一定要自己有感于心,那种感觉、感受、感情、感悟就传达给观众,你有东西给他,有message(信息),你这个作品才有灵魂,才有分量,才能感动人心”。何藩说。

1975年何藩拍摄了文艺片《昨夜星辰昨夜风》,便是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的影响。

15岁的摄影冠军

1931年何藩生于上海,家境殷实,父亲做着祖辈传来下的“香云纱”生意,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14岁生日时,父亲送给何藩一台Rolleiflex(禄来福来)双镜头相机,这一年,何藩拿了生平的第一个摄影奖,他在黄浦江边拍了张落日下舢舨小船靠码头的照片,“当时纯粹是好玩,没想到得了冠军,得到鼓励,感觉很好,就继续拍下去”。2009年出版的何藩摄影集《人间剧场中收录了几张何藩15岁的作品,即使现在看来也是很好的作品。

18岁那年(1949年),何藩随家人迁居香港。大学就读于钱穆创办的新亚书院(即香港中文大学前身)文学系,曾得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哲学家唐君毅赏识,希望他转学哲学。

在主张“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的新亚书院,何藩接受到了良好的国学教育。何藩的黑白影像中有诗词中的意境,他也拿诗词给作品命名,如“日暮途远”,等到后期干脆将诗词写入作品。

2014年11月底的何藩香港个展,两件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一幅上写着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一幅上写着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大抵是何藩心境的写照,一是人世苍凉,伤感;一是身处束缚,对自由的向往——拍风月片的经历让他并不开心,即使后人亦称赞影片的艺术性。

“香港那时候是金钱挂帅,票房为主,我的衣食父母是票房,做导演没有票房就无法生存,你想想看,一个艺术工作者,没有了创作自由就变得行尸走肉,没有灵魂了。当时我就受不了这种压力。其实,今天在美国发展也一样,我跟当地同行聊起来,他们都说完全跟我同感。”2014年11月29日,何藩接受采访时说。

朗静山:知遇之恩

1931年,何藩在上海出生;这一年,时任《时报》摄影记者的朗静山,在上海虹口区创立了静山摄影室。

两人的生命交集发生在香港。“那时我二三十岁,他很喜爱我的东西,虽然我俩风格并非一样。我对他实在感恩。当时台湾‘行政院’有个奖,叫优秀华侨新人奖。郎静山推荐我,拿了这个奖。因为这个奖,我被安排在台湾的台中、台北、台南的十二家大学当客座教授,包括台大、淡江大学、 成功大学、艺专等。”何藩说。

1982年到1985年,这三年可以说是何藩最开心的时光。因为怀抱着艺术梦,在香港一直未遂,而台湾成全了他。“这三年我没有拍电影,在台湾这些大学教摄影与电影。我非常享受作为一个学者的经历,教学相长,还认识了很多有朝气有理想的年轻人。他们对我很爱护。我并非满腹经纶也没念过电影和摄影的学校,全凭自己努力寻出一条路。他们欣赏我的坦诚,我只讲真的东西。”

虽然早期作品与郎静山风格迥异,但后期创作(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14年)却能看出一些脉络的相似性。

何藩用黑白构图和叠加底片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而中国传统人文山水正是朗静山的标识。朗静山曾自创“集锦摄影”(composite picture),用拼合图像的手法表达中国古典人文山水画的意境;2000年后在美国的何藩也开始尝试叠加底片的方法展现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效果,何藩亦使用“杂锦摄影”(“集锦摄影”的粤语叫法)称呼自己的新创作。

“我不想重复,吃老本,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怎样去创新,我自己的信条就是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实验。”2014年11月29日,何藩在香港书店的分享会上说道。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HK Yesterday) Different Directions, 1958

 

美国这些年

1995年,何藩最终选择移居美国,离开他生活和创作了大半辈子的东方城市。原因也是因为电影,“拍三级片的名声,让家人受累”。

何藩一家在香港可算高阶,何藩夫人是香港著名的产科医院赞育医院院长,享有极高的社会声誉。他俩相识于在圣保罗书院(高中)读书时。夫人先去了美国,何藩留在香港及台湾拍电影,延迟了几年才去。移民前,他居住在香港的麦当劳道。

到美国后,好莱坞闻风而动,请他出山拍片,还是情色片,他拒绝,一个人继续搞摄影。等到身体不能适应暗房操作时,又开始学着电脑合成。纯粹为了心中所爱,并无商业图谋。

我想,何藩是寂寞的,在采访时,他对懂他的人特别感激,当我们这些说着普通话的记者带给他一些信息,比如他的照片在内地大热,他的电影得到了学院派的认可,他都会特别在意。

关于何藩在美国的日子,现有的报道、信息只是零星。曾在网上找过一段在美国分享会的视频,讲英文,画质并不好。还找到了一些关于商业合作的信息。2006年,何藩偶遇一家画廊兼出版社的商人,于是开始了合作。这家出版社在2006年、2009年出版了《昔日香港》、《人间剧场》。

这次偶遇的场景是:何藩在家附近的中心广场闲逛时,发现了一家画廊,与老板闲聊。这个场景还是太孤独。搁在中国内地,这样的大咖,还不早给画廊签下,各种展览、拍卖。

上文所述关于何藩香港家庭的信息,是从那次承办何藩个展的画廊老板处得来。2012年,何藩的著名作品《靠近阴影》,一个三角行构图的作品,卖出了1万五千美元的高价。而买主正是这位老板,他也是香港最大的艺术出版集团的老板,何藩的三本作品集,《昔日香港》《人间剧场》《香港回忆录》均由他的印刷厂印制。

他说,在与何藩合作前,就是何藩的粉丝。“我喜欢他的作品,我一开始买了他的画册。2009年《人间剧场》出版后,何藩首次参加了Paris Photo(巴黎艺术影像展),我就是在这个展上看到了他的作品。”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