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消费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物】周健:一位发明了宫颈癌疫苗的中国科学家

第一财经 2016-07-26 20:23:00

责编:王立伟

经过十年挣扎,宫颈癌疫苗终于获准将在中国上市,为广大中国妇女带来福音,而作为宫颈癌疫苗的发明者之一,中国科学家周健,即使已经去世多年,依然值得我们铭记。

7月18日,由葛兰素史克生产的希瑞适宫颈癌疫苗获批,这是首类可以在华销售的宫颈癌疫苗。在无数国人为这支迟到了十年的救命疫苗而感叹、唏嘘的同时,有一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也不断被提起,他叫周健。

十多年前,正是周健和澳大利亚科学家伊恩·弗雷泽(Ian Frazer)博士一起,为发明宫颈癌疫苗,也是全球第一种癌症疫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可惜的是,未能等到第一支疫苗问世的周健,1999年就因为积劳成疾突然去世。

“1999年2月底,周健正没日没夜地赶他的科研基金申请,他说有点累,但怎么也想不到3月初回国他就突然离开我们了。死亡证书上写着感染性休克,从此我们家的顶梁柱倒了……”时隔17年,周健的遗孀,也是曾经的科研助手孙小依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依然难掩悲痛,“对不起,我不能再说了,因为我的心在流血。”

周健和澳大利亚科学家伊恩·弗雷泽(Ian Frazer)

妻子深爱的丈夫

“你无法想象,她怀念和讲述的是一个已经离开了她17年的人。”一位曾被孙小依的演讲深深打动的友人这样说。事实上,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过程中,孙小依的语音也是几度哽咽。

“全世界132个国家都在用的疫苗,中国却用不了,如果周健还在,也许中国的女性就不用等这么久。”每每提起宫颈癌疫苗在国内的推广、使用现状,孙小依总会这样感叹。

根据统计,中国女性宫颈癌患者感染HPV16型和HPV18型的感染率为84.5%,远高于全球女性患者平均70%的感染概率,而无论是默沙东的佳达修疫苗还是GSK研发的卉妍康(即明年将在国内上市的希瑞适)都主要覆盖了这两种病毒类型。理论上说,宫颈癌疫苗对中国女性应当更加有效。

周健去世后,孙小依和很多周健的友人、支持者一起致力于继续推动宫颈癌疫苗的推广、革新已经整整17年。

“他坦荡、正直、诚实、幽默、孝顺,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普通人,非常喜爱他自己的专业,有毅力、有恒心,带点调皮,思维跳跃性、不按常理出牌思考问题。”提起丈夫,孙小依恨不得要用尽这世界上最好的形容词。

孙小依和周健是温州医科大学的本科同学,两人相恋后,周健又继续在国内攻读了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直到1988年在北京博士后出站再赴英国剑桥大学Lionel Crawford教授的实验室工作,妻子孙小依也前往英国陪伴并担任他的科研助手。

对于孙小依来说,普通男人有的“特点”似乎周健也都有,“他做的饭很好吃,不过每次做饭我都得帮他洗好、切好,他只负责炒菜,炒完菜后所有调料的瓶盖都不翼而飞。”曾经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如今在孙小依的脑海里依旧历历在目。

周健和弗雷泽在温州医大做临床医学交流

疯狂的研究者

不过对孙小依而言,印象更深的是自己在给周健做助手的日子。

“那时周健的研究刚起步,我专心做他的助手。我们性格互补,他很有创造性、主意多,我比较有条理性、手巧,做细胞培养从未污染过,给我的任务我都能细心完成。我们不但在生活中互相理解,在实验室里也配合默契,他只要朝哪里看一眼,我就知道他需要什么东西,同事都说我们俩配合得天衣无缝。”回忆起和丈夫的过往,孙小依说道。

在她和很多同事的眼里,周健的勤奋已经到了一种对自己“苛刻”的地步,为了做一个实验,他可以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十天不出门,只用方便面和白菜来填饱肚子。

剑桥的这段经历,对于周健来说,更大的影响在于遇到了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望、正在剑桥休假的弗雷泽。或者说,作为宫颈癌疫苗共同的发明者,他们俩是彼此的伯乐。

“我很幸运地在那里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人。”时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免疫与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的弗雷泽在后来与外界谈起周健时如此表述,吃惊于周健夫妇的勤奋,在回国前,他热情邀请周健夫妇去澳大利亚工作,这为后来二人共同研发宫颈癌疫苗埋下了伏笔。

去了澳大利亚以后,周健有了更好的科研条件可以致力于HPV病毒的研究。孙小依清楚地记得合成HPV病毒想法诞生的那一刻。

1990年年底的一个夜晚,周健在和孙小依散步时突然说:“我们已经有表达和纯化了的L1、L2(HPV晚期蛋白、病毒壳膜的主要构成)蛋白,何不把这两个蛋白放在组织液里,看看它们能否合成病毒样颗粒?”

散步时的想法被周健立即应用到了试验中,大约两个星期后,两人将合成好的东西拿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没想到,真的合成了一个病毒样颗粒!

“我清楚地记得1990年年底那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第一次看见了这张病毒样颗粒的图片,当时我们就知道,如果有某种东西可以制成疫苗,那么就应该是它!”后来接受采访时弗雷泽说。

在国际上,周健和弗雷泽被认为是HPV疫苗的共同发明者,直到现在,HPV疫苗专利上写的依然是周健和弗雷泽共同的名字。后来,他们为了获取研究经费而把部分专利权卖给了默沙东,之后才有了在2006年推出的首个HPV疫苗佳达修。

周健遗孀孙小依与弗雷泽

如果周健还活着

2006年8月28日下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亚历山大医院,一对少年姐妹接种了世界上第一支宫颈癌疫苗。孙小依与周健的儿子周子晞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周子晞说:“这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人们终于接受了这种疫苗,但这也是一个悲伤的时刻,因为我的父亲今天不能够和我们在一起。”

同年,默克和葛兰素史克生产的两种宫颈癌疫苗相继面世。一年之内,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80个国家先后批准了这种疫苗的使用。从那时起,全世界千百万女性得以摆脱宫颈癌的威胁。

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宫颈癌疫苗也早就上市。2015年,中国内地仅赴港去接种宫颈癌疫苗的人数就达到了200万人,内地甚至有一些民营医院提供高价私下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服务。由此可见,对于多数女性来说,称这款疫苗为“救命疫苗”一点也不为过。

但可惜的是,周健未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在孙小依的心里,一直认为如果周健没有英年早逝,继续加强与国内临床医学领域的合作交流,中国的女性很可能是可以提早用上宫颈癌疫苗的。

事实上,早在2010年4月,默沙东中国疫苗部原总监武阿妹就曾表示,最快2012年拿到在中国内地宫颈癌上市许可。但这一愿望未能实现,因为按照中国现行规定,所有进口疫苗被批准在国内上市以前,必须在国内重新开展临床试验,然而在当时这两种宫颈癌疫苗的临床实验的样本量和癌变指标都远远不够。以致拖了十年这款疫苗在国内才拿到上市许可。

众所周知,葛兰素史克以及默克的宫颈癌疫苗之所以迟迟在中国难以上市,很大的原因在于临床试验在国内难以推进。这让人忍不住假设如果周健还在世,这样的临床试验完全有可能提早很多年就进行,甚至不排除和国外同步的情况,那么,中国的宫颈癌疫苗拿到上市许可是不是就能大大提早?

要知道,如果今年再拿不到上市许可,这款解救了全世界女性的疫苗就会在中国错过十年,整整一代中国女性将因此耽误了最佳注射时间。

“在我们出国的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尽心地做国内外科研的桥梁。用他的原话,就是要把‘软件’带回国。”孙小依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1996年开始,周健就一直致力于促成昆士兰大学和母校温州医科大学免疫与癌症研究所的合作。如今,漫步在温医大茶山校园时,还能找到周健的铜像,这也是温医大校史上第一次为校友设置铜像,以纪念他的学术成就。

“那时周健一年要去好几次温医大,1999年2月底,他还在没日没夜地赶他的科研基金申请。”孙小依说。

1999年3月9日,周健因为感染性休克病重。第二天,积劳成疾的周健离开了人世,年仅42岁。

不过,宫颈癌疫苗的临床试验仍在继续,周健之前提出的关于癌症疫苗的理论也在不断得到验证。

“当时他正好在做这个试验,也是事业最高峰的时候,(1999年)3月初回到中国,3月8日他给我打通了电话,就告诉我怎么那么累啊,这是我跟他最后一次通话,没想到他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我们。”孙小依回忆道,周健出国的这么多年里没请过一天病假,经常一周工作七天。就在去世前几日,周健又回到了温医大,还在查看疫苗临床试验的情况。

2008年,为了纪念周健对于人类历史上首支癌症疫苗的重大贡献,昆士兰政府委托孙小依出版了一本有关周健生平的纪念文集《英才济苍生》,这本回忆录式的传记当年获得了来自澳大利亚政府最高级别的肯定: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亲自为这本书作了序。

“周健是一位无私奉献、才华出众的科学家。他和2006年度荣获澳大利亚杰出人物称号的伊恩·弗雷泽教授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预防宫颈癌的疫苗。感谢周健博士的研究成果,使全世界千百万妇女包括200万以上的澳大利亚妇女得以受益。因为她们接种了疫苗以预防宫颈癌——全世界妇女第二种最常见的癌症。”陆克文这样写道。

经过十年挣扎,宫颈癌疫苗终于获准将在中国上市,对于周健和他的家人来说,17年前的愿望终于达成。而我们,也应当铭记这位为了全世界妇女的健康苦心研究20载并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