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发改委“降息降准”建议删除 一秒变网红

第一财经 2016-08-03 20:27:00

责编:林洁琛

8月3日上午,发改委发文建议:“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但当天下午,相关字句已经删除。“发改委并不对货币政策负责,删掉只是回归发改委的本职工作,也并不代表透露央行货币政策意图。”业内称。
发改委“降息降准”建议删除 有何玄机

央行货币政策动向时时牵动着市场人士的神经。

8月3日上午,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子站发文《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下一步建议:“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但当天下午,相关字句已经删除。此举引起市场人士猜测:这是否代表着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意图。

“我觉得这没必要过度解读,发改委并不对货币政策负责,该文对货币政策的解读也是不恰当的,删掉只是回归发改委的本职工作,也并不代表透露央行货币政策意图。”对此,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就是篇政策研究性质的报告,并不具有市场所猜度的那样是释放某种政策信号,发改委为了避免市场过度解读因此修改。”

“发改委上午的文章中明确提出‘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下午的文章又将这句话删除,其中可能隐含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到目前为止,降准降息不在政府和央行的考虑范围。”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只有政府和央行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没有降息降准的打算时,发改委才需要删除“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这一句话。

邓海清还提到,货币政策最终是由央行决定,发改委只有参与权。

对于下半年经济工作,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把握好重点、节奏、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央行在近日召开的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对下半年预期引导已有表述。央行相关人士表示,下半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民间投资的支持,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扎实推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

实际上,央行执行货币政策也并非只有降息降准单一选项,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动作不小。

2016年以来,央行以逆回购为主,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搭配使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3月上旬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资金供给进一步充裕。

央行今年还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现实选择。2月18日,央行建立了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今年以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稳定在2.25%的水平。自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建立以来,存款类机构隔夜和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波幅下降了50%左右。

此外,今年以来,央行多次开展SLF操作,隔夜、7天、1个月SLF利率分别为2.75%、3.25%、3.60%,积极发挥其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同时,MLF3个月、6个月、1年期利率分别逐步下调至2.75%、2.85%、3.0%,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自5月起,央行在每月月初对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PSL)。此外,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央行多次使用MLF补充中期货币,期限也由6个月增加为3个月、6个月、1年期。

早前,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对货币政策操作也有着明确的表述:“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加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和调节,注重维护短期利率平稳,适时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作用,充分运用价格杠杆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融资成本下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