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识趣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年前她创办雕刻时光咖啡馆,如今用四年回到原点

第一财经 2016-08-30 09:39:00

责编:沈晴

通过4年手工艺寻访,汇总16位生活作家的故事,李若帆试图梳理一条日本当代手工艺发展的简明线索

陶作家小野哲平(左一)

广岛的陶作家寒川义雄(左)

三年前的某个夏末午后,在安福路的Sunflour咖啡馆约见一位女生,希望她能给我供职的杂志开设手工艺专栏。女生叫李若帆,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上世纪90年代末创办雕刻时光咖啡馆,随后又先后创办“生活饰集”和“失物招领Lost & Found”家具品牌。

我与她“识”于网络。网友初见,更是带着工作任务,我有些紧张地说明来意,对面的短发女子问道,“为什么不找那些已经很成熟的作家或写手来合作,而想到来找我呢?”

事实上,当我注意到她和失物招领平台,便隐约感受到了她对手作生活器物的关注。出差北京专程去他们位于国子监的店探访,疏落有致的空间,漫步其中如置身一个小型艺廊观展,家具营造生活空间的大块面,器物点缀日常用度的小情趣。在当时国内家具行业的零售业态中,失物招领在氛围营造上属于先行者。

那时,她已着手策划手工艺方面的展览。从2012年开始,失物招领尝试利用店内空间举办展览,起初的展览合作方选择的是国内作家,收效并不理想。从若帆的角度,国内作者作品尚不稳定在其次,自身对市场对受众的预估还比较盲目。要接触生活工艺这个领域,或许可以先从学习探访开始,于是她与团队伙伴们踏上手工艺探访之路,去往日本、中国台湾,接触生活工艺作者,其中不乏业内名家。

既然是手工艺专栏,便需要一位能亲身接触行业,不断在生活中发现、寻找新素材的作者,没有接触过活生生的手艺,没有一次次踏上征途,很难想像端坐在电脑面前能完成这项书写工作。我应该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回答,若帆接受了提议。两个月后,杂志上刊出她的系列专栏“留住匠心”。

要平衡品牌经营者和专栏作家两个身份是不易的,但每到截稿期,并不需要催,半夜邮箱里会埋伏下她的稿件。对截稿期心浮气躁的人来说,跟着她平静的笔调,经历极端气候下的高山茶会、了解一只夏克盒子的制作过程、去“世界尽头”寻访纱线和纺织工艺,是打开视界的愉悦体验,更不消说有温度的文字里浮现出的一位位生活工艺作者:织物作家真木千秋、陶艺家伊藤环、木作家井藤昌志……

而在这些扎实的探访和文字梳理后,失物招领与作家的合作也水到渠成了。2013年,它在北京举办井藤昌志和小林和人的展“眼与手”,这是若帆认可的失物招领的第一个成熟展览,它也成为国内迅速升温的手工艺热潮里,从事家具家居等实体店铺拓展经营思路的样本。

松本的木作家三谷龙二

陶作家伊藤环的作品

由于杂志停刊,与若帆的合作在两年后惜止,远远观察着,她的寻访之路走向纵深。在探访中,她也融入了更多对中国当代手工艺发展现状的思考。比如她常去的松本,这座城市在1985年由三谷龙二参与发起“松本工艺展”(Crafts Fair Matsumoto),从2007年开始,以松本市为主,在美术馆、博物馆、艺廊等大约70个会场举办的“工艺的五月”企划展(包括“松本工艺展”),让5月成日本全国手工艺作者和爱好者们的乐土。中国是否有松本市集这样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市集呢?中国的作家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销售他们的作品?这是若帆向我抛出的问题。把这个问题再说得大一些:善意的、可持续性的“人”和“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今年3月,失物招领作为主办方之一,请来了三谷龙二和安藤雅信这两位日本生活工艺界的代表人物,在单向空间围绕“日本生活工艺”20余年的发展历程、现状,及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理念,展开对谈。第一步走出去,第二步请进来,这也是定期于北京、上海两地举办日本作家器物展之外,失物招领在工艺文化传播推广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

此刻,我正坐在去往北京的高铁上,看若帆的新书《装得下生活的器物》。通过4年手工艺寻访,汇总16位生活作家的故事,她试图梳理出一条日本当代手工艺发展的简明线索。她在这条线索里暗藏的心意,是为中国当下的手工艺从业者、经营者,也包括普通消费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与借鉴。

70年前,日本美学理论家柳宗悦说过,“一个国家或许只可以推出少数几个非同寻常的人,然后再去夸耀其名声。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程度的实际状况如何,则应该根据普通民众的生活来进行判断,最显著的反应就在于民众平时使用的器物上。”今天,作为生活载体的日常器物,也同样承载着我们的理想。

生活方式会跟随时代发展改变,朴素、勤勉、惜物的价值观是否也能与新时代的我们心心相印?将去北京再次拜访若帆,这也成为我们继续探讨的话题。民艺运动之后,日本的生活工艺运动发韧于80年代中期,通过30年的时间,孕育大批优秀作者、成熟的市场经销体系和更多懂得欣赏的使用者。中国的生活工艺探索之路才刚开始,若帆在书里写着,“不管我们遭遇过什么,只要回到了生活的原点,就能拥有从头再来的力量和勇气。”

《装得下生活的器物》 李若帆著

(图片由失物招领提供,均摄于2015年)

(作者为著名设计策展人、高岭陶艺平台创始人、原创设计推动者,曾任《创诣Grand Design》、《私家Circa》杂志主编。微博:@顾青jessie)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