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石油成立首家售电公司进军电力市场

第一财经 2016-09-30 21:06:00

责编:王佑

“伴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反客为主”,令中石油成为“三桶油”中首先进入售电市场的企业。

随着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规模庞大的售电市场大幕缓缓拉开,传统输配售电一体化的电网运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灵活的电力市场将逐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最大油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也积极“试水”,试图在“万亿级”的售电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9月26日,中石油旗下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成立大庆油田售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庆油田售电公司”)成立。由此,“伴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反客为主”,令中石油成为“三桶油”中首先进入售电市场的企业。

据了解,大庆油田电力集团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主要为矿区石油石化生产和部分城市工商业与居民用户提供全产业链电热服务,年供电量150亿千瓦时,占黑龙江省全省用电量的五分之一,年发电能力86亿千瓦时,拥有全国最大的企业电网,是中国石油最大的企业自备电厂。

回顾大庆油田售电公司发展历程,今年1月13日,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成立售电公司筹备机构;随后在7月26日,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向大庆油田颁发了东北地区第一张企业电网《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9月1日,大庆油田售电公司完成工商注册。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大庆油田售电公司注册资本为2.2亿元。经营范围覆盖电能的购销;配电网投资、建筑、检修和运营业务管理;电力节能技术的投资、开发和服务;电动汽车充电站系统建设、运营和咨询;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和投资建设、技术咨询和服务;智能综合能源和用电增值咨询服务;新能源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工程项目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诸多方面。

这或许是在低油价下,中石油借助新电改的“东风”谋求业务扩张的途径之一。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随即出台六个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和实施路径,核心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逐步打破垄断,实现能源消费的革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曾经解释说,“放开两头”,就是对发电方、售电方、用电方提高市场化程度,实现更加充分的竞争。“管住中间”,就是在电网、输配电环节强化政府管理,因为这是自然垄断环节。形象地讲,今后输配电网相当于高速公路,只要向电网交了过路费,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就可以逐步实现直接交易。

上半年国际油气价格跌入低谷,令以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进入“严冬”。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31亿元,大幅下跌97.9%。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中石油生产的原油占全国一半以上,天然气产量则超过全国总产量的六成。国际油气价格的大幅走低无疑对中石油打击严重。

“目前国内油田经营状况普遍不佳,主要是因为国内原油开采成本较高的限制。”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秦文平表示。

为了缓解压力,各大油企陆续关停部分油田,以减少资本支出。据了解,今年前两月,中石油旗下大庆油田亏损额已达50多亿元。2015年,大庆油田首次实施减产,且在“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都要减产130多万吨。

由此可见,资源枯竭与低油价下减产的事实令大庆油田售电公司成为中石油试水新电改“先行军”的原因所在。

中石油表示,大庆油田售电公司的成立,可增加地方税收,促进省、市经济发展,对于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是在国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诞生的,旨在进一步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 他们制定了立足现有油田市场、放眼中国石油用电市场、逐步参与全国售电市场的“三步走”战略。

另外,大庆油田售电公司采用多种方式购电、销售给用户的运作模式,同时提供增值服务。公司增量配电网拥有近30万居民、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商业用户,年供电量达13亿千瓦时。9月2日,黑龙江省政府经严格考核,推荐大庆油田配电网投资建设运营项目申报全国100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获批后将优先获得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支持性政策。

“油田电力企业的优势在于资源较为丰富,并且由于其创立的初衷是服务于本油田,因此其服务体系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大庆油田售电公司的优势在于拥有全国最大的配电网资产。”秦文平认为,“而其他油田的优势不一,后期推演情况还要看各油田自身的状况,一般油田都有自己的电力电厂,不过随着电改的深入,也不排除后期其他油田进行推演的可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