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日复牌双双涨停 宝武合并引爆钢铁重组预期

第一财经APP 2016-10-10 16:16:00

责编:乐琰

宝钢股份、武钢股份的重组意味着国内钢铁产业深度整合大幕正式拉开,中国钢铁产业也由此迈出了消除恶性竞争、去产能促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一步,因而双方的重组普遍被市场看好。

自6月27日宝钢股份、武钢股份停牌宣布重组以来,二者的重组方向就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9月22日,在二者公布重组草案之后更是成为市场关注的最大焦点。

宝钢股份(600019.SH)和武钢股份(600005.SH)在10月10日双双迎来复牌。目前来看,市场对宝武合并投了认可票,复牌后双双涨停。武钢股份涨幅达10.14%,至3.04元/股,宝钢股份涨幅10.00%,至5.39元/股。

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宝钢股份、武钢股份的重组意味着国内钢铁产业深度整合大幕正式拉开,中国钢铁产业也由此迈出了消除恶性竞争、去产能促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一步,因而双方的重组普遍被市场看好。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从国际形势看,全球钢材需求总量进入平台期,钢铁产能过剩成为全球性问题,国际钢材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世界钢铁的产业形态、生产经营、发展方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实际上,市场主流观点对此次二者重组后的协同效应十分看好并有着巨大期待。自本次交易方案公告以来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美林、德意志银行等境外知名研究机构及多家券商均发布了研究报告,表示了对宝钢、武钢合并的意义与影响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宝钢、武钢协同效应逐步发挥的期待。

记者梳理发现,合并后上市公司的在高端钢材市场的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协同效应如何体现?

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合并后将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凭借世界前列的研发和技术优势、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和行业领先的超前服务优势,通过对采购、销售、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一体化运营,并进一步加强持续盈利能力。

随着双方内部主要业务板块及区域市场整合融合的深入推进,包括区位、研发、采购、生产、营销、产品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可能将逐步释放。

此外,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内部持续的成本削减、品种结构优化及市场开拓努力,宝钢股份累计削减成本约38亿元。受此影响,上半年宝钢股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实现净利润36.2亿元,是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钢铁公司之一。与此同时,武钢股份上半年也实现净利2.73亿元,比去年75亿元的亏损规模实现大幅扭亏。

东北证券并购业务部业务总监黄启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宝钢和武钢的经营状况为未来二者整合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去产能力度将会延续

有分析认为,宝钢和武钢的重组交易是对“去产能”战略的积极践行。因此作为全局性战略,新组建的宝武钢铁集团将会继续推进去产能工作。

两公司公告就显示,根据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压减产能责任书的要求,宝钢股份、武钢股份2016-2017年内分别压减465万吨、140万吨粗钢产能。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将按照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压减产能责任书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按质按量完成钢铁产能压降的目标任务,两公司压缩产能的计划不会因合并而受影响。

合并重组渐成主流?

2016年上半年,作为拉动钢铁产品需求的主要动力,房地产以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为钢铁市场需求的反弹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我国钢材市场明显升温。跌到谷底的行业信心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振。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李新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是加快中国钢铁行业重组的好机会,而且联合重组,不仅可以有效化解产能,更可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在李新创看来,去产能背景下,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能延续过去生产规模上的扩大,而是要转为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化生产。

而此前,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时也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3~5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

虽然宝钢和武钢的重组被视为重新拉开钢企重组的序幕,市场也对于两家钢铁企业的重组抱持乐观期待,但是重组不应该成为钢铁公司期盼的救命稻草,钢铁公司更应该多研究提升企业生产力的方法,不要简单地为重组而重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