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定制化成汽车行业趋势 产业升级聚焦智能制造

第一财经APP 2016-11-14 12:06:00

作者:杨海艳    责编:宁佳彦

随着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推进,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汽车工业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式造车将逐步被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造车模式所代替。

来自重庆的消费者“tz003”也通过“盲订”的方式预订了一辆大通SUVD90,虽然这款新车的上市时间至少要等到2017年9月份,但他表示“愿意等”,只因为这款车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配置搭配,“对我来说这种方式很新鲜、也很有吸引力”。

传统汽车的设计生产流程完全按照B2C模式进行,车企根据市场数据判断细分市场的机会,然后选择机构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数据或市场预测来进行配置搭配,在这种模式之下,所有的车型其实都是标准化的产品,消费者没有或者只有有限的选择权。随着消费的个性化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获得与众不同的产品和体验。在此背景下,车企开始尝试一种与B2C的模式相反,由“用户驱动企业生产”的C2B (Customer To Business)“定制化”模式。

在家电如冰箱等行业中,企业早就开始尝试C2B(Customer To Business)定制化的模式,而在汽车行业,由于设计制造的流程周期相对较长、而定制化对于企业生产成本、供应链管理以及生产制造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在上汽大通今年年中首度提出要采取C2B定制化之前,并没有一家车企公开提出可以按照这种模式来进行规模化的生产。

 

不过,随着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推进,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汽车工业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式造车将逐步被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造车模式所代替。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加快汽车、机械等产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以及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被重点提及。面临产能过剩以及市场放缓的挑战,实现供给侧改革、改变原有的制造和生产模式将成为必然。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一轮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谁能够尊重和了解市场,谁就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先机。

定制化成为未来汽车业的趋势

宝马自1990年代起便已开始在定制化领域进行探索。最近,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更是将其个性化定制服务带到了全新7系旗舰车型上。放眼当下市场,几乎所有的超豪华车品牌都推出了定制化服务。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在豪华车品牌上的定制化服务,消费者能够选择的,更多依然是一些厂商给定的选择,比如是否需要皮质座椅或者座椅的颜色等等。从硅谷走出来的汽车公司特斯拉也试图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车辆选择,但从目前来看,可供选择的范围也相对狭隘,且多集中在一些选装部件,并不能大规模地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智能化的制造。

上汽集团试图尝试新的C2B智能定制化生产模式,上汽大通是该项目的主要承载者。与上述B2C模式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品牌推出的定制化模式不同的是,上汽大通推出的C2B定制化模式,“包括车身尺寸、四驱系统、悬挂形式、座舱布局方面,都是前期在网上进行调查后,通过大数据整合消费者的需求而最终决定的。”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大通总经理蓝青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而最终,每一个消费者所获得的产品也是个性化的专属产品。

 

C2B智能制造考验企业综合实力

在过去100多年间,汽车行业先后经历了福特T型车流水线生产和丰田生产方式。现在的C2B智能化大规模造车,或许是汽车行业的下一个变革方向。这一模式甫一提出,就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虽然基于C2B定制化模式打造的首款SUV车型要到明年才会上市,但上汽大通盲订的订单已经超过4600个。

对于消费者来说,C2B模式所提供的核心价值在于将终端用户纳入了产品开发的全过程——用更为直观的方式解释,即车主可对汽车的配置进行随意增删,从而避免为不需要的冗余配置买单。这一变化被认为是汽车制造业从工业3.0时代向工业4.0时代迈进的必然环节。而对于车企来说,C2B的模式能让企业更加精准地获知用户的需求和喜好,围绕需求实现个性化、柔性化、智能化造车,改变过去闭门造车的状态,对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将进行全方位革新。不仅能生产出用户喜欢的车型,还能最大化降低库存,缩减成本。根据此前服装行业的经验,大规模定制化已经可以做到比传统定制成本低15%~20%。

上述种种利好对于车企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但并非所有的车企都有勇气和能力去尝试这样的变化。上汽大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非偶然,由于此前的业务集中在宽体轻客、房车领域,用户需求比较多样化,因此在大通内部已经逐渐形成了个性化定制化的体系能力,而“基型车+改装”的生产模式,形成了按库存生产和按订单生产的混合业务模式,满足了小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即便如此,要实现智能制造,也需要进一步投入,为做C2B业务,上汽集团专门募资20亿元用于大通的C2B业务,并在资金、技术、人才、供应链上提供支援,增加了40多个项目投入,其在无锡的工厂也进行了系列智能化改造。增加机器人的使用,提高车间物流以及装配的自动化率,同时引进包括激光焊接、激光切割、3D打印、自动测量等在内的大量先进技术,让制造的环节更加智能。

硬件方面的投入只是前提,C2B智能制造业务其实是一个充满边界的挑战。一款车,消费者对于它的个性化需求很多都是天马行空的,而且很多的消费者也并不懂车,而汽车是一个对于安全性、稳定性等要求非常高的行业,那么,如何在保证安全的环境下,尽量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供应链方面,一款车的零件本来就已经有成千甚至上万个,而一旦实开放定制化,零部件的体量将成倍放大,这对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提出极大挑战。除此之外,个性化需求还面临着生产成本的边界。比如原本的生产线是否具备柔性化、智能化制造的能力等,挑战的无疑是车企的综合实力。在国外,众多车企当下所能实现的也仅仅是柔性化生产而并不能全面达成智能制造,因此,中国车企在这一领域也并无经验和模范可供参考,即便是上汽这样的大集团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可预测的挑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股票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