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数读财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CBNData智能出行大数据:成都共享出行量位居全国第二

CBNData 2016-11-17 12:00:00

责编:盛倩倩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和滴滴媒体研究院在成都联合发布《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成都篇》。

成都以休闲娱乐之都闻名,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11月16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和滴滴媒体研究院在成都联合发布《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成都篇》(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滴滴出行平台全量数据,从出行角度解读成都的城市生活节奏、社区出行、区域发展及居民生活,为研究该地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报告》显示仅今年三季度,成都地区的智能出行总人次达到1.3亿,成都也因此成为西部地区智能出行渗透率最高的城市。智能出行所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也相当于为成都多种了149万棵树。

助力潮汐出行每天节约12.6万小时等车时间

对于智能出行,成都人可谓是热情满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滴滴出行平台已经为成都地区850万用户提供过出行服务,即每10个成都人中就有6个使用过滴滴出行服务。

成都人的平日生活“朝九晚十”,他们的平均上班时间为8:49,比北上广深的平均时间晚了16分钟,,温江区出门时间最早,青羊区最晚,但是交通压力却依旧十分巨大。《报告》显示,目前成都市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智能出行量已经达到41.5万人次,这相当于138列地铁列车,或3715辆公共汽车,或11307辆出租车的载客量。目前,成都市的出租车每天服务量为117.7万人次,而智能出行平台每天服务141.6万人次出行,相当于为成都额外增加了1.2倍的运力。智能出行,正在积极助力成都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

为何智能出行在成都备受欢迎?是因为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根据报告,在成都采用路边扬招的方式打车,平均等车时间为12.3分钟;而通过智能出行方式,这一时间被显著缩短至5.6分钟,相当于每天为成都市民节省了12.6万小时的等车时间。如果按照2015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来计算,智能出行相当于让成都人每天可以多挣348万元。

目前,在成都选择智能出行的主力军是以80后和90后群体,两者占据了成都智能出行用户总量的75%,贡献的智能出行总次数占比更是接近90%。而从行业划分的标准来看,智能出行在服务业、互联网和通信、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中最受欢迎,三者累计用户数达37%。

智能出行绿色低碳更环保每天路上少了5.7万辆小汽车

城市雾霾已经成为大型城市普遍面临的共同难题,而汽车尾气被公认为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智能出行在成都的普及,对成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改变。目前,成都每天的快车拼车和顺风车出行超24万人次,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每天为成都减少了5.7万辆小汽车出行量。仅今年3季度智能出行就为成都地区累计减少了6.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149万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分散热门景点人流,让行程更惬意

成都一直都是国内旅游胜地,独特的美食、秀丽的美景以及“国宝熊猫”都聚集在此,每年吸引大量全国各地的游客。智能出行让游客来到成都后,有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与这座城市来一次亲密接触。

机场是城市的窗口,《报告》显示,成都双流机场已经超过北上广深,成为国内智能出行量最大的机场,平均每月往返双流机场的智能出行人次达7万,仅2016年国庆大假期间,每天通过智能出行打车往返双流机场和成都市区的乘客就超过3000人次。

成都市区的热门景点,如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和杜甫草堂等常常因游玩人数众多,经常会出现“一车难求”的尴尬局面,但有了智能出行后“打车难”将成为历史,经统计国庆期间超过3万人次使用智能出行服务,部分景点高峰期的需求甚至达到了平常的3-5倍。与此同时,随着智能出行的普及,游客们前往成都郊区的景点也变得更加方便。在过去半年内,由成都市区来往大熊猫基地、都江堰、青城山、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等近郊或远郊景点的智能出行量最高增长了62%。

而对于以成都为中转站,前往川西、西藏旅游的游客而言,智能出行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报告》显示,目前跨城顺风车已经成为进藏旅游的新方式,而成都则是进藏旅游主要的集结地。从今年3月以来,成都和拉萨之间的跨城顺风车出行量增加了3.4倍。

偏爱休闲生活,劳逸结合两不误

成都人的生活节奏与北上广深相比相对较慢,夜生活却一点也他们逊色。下班之后,他们都不急着回家,更愿意多逛逛或者去酒吧,来去除一天的疲惫。《报告》显示,下班后,54%的人在外吃饭玩耍,去各商圈购物休闲,活动半径在7公里左右。夜晚到来时,成都最热闹的酒吧街是少陵路酒吧街,人最多的商圈是荷花池商圈,酒吧街零点之后才出现返程出行高峰,热度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

到了周末可以全身心放松的日子,起床时间都比平时晚了不少,平均都在11:04分才起床。即使晚起大多也不会选择宅在家,在外就餐是他们的不二选择,火锅和各色小吃是他们最爱的心头好,比重达到61.4%,足以显示这两样美食在成都人心中的分量。

另一方面,《报告》还选取了成都具有代表性的三类社区,来观察其出行轨迹所反映的生活习惯。结果显示,小康社区居住地普遍离公司远,平均通勤距离为9.4公里,他们下班后爱聚餐,夜生活最丰富;中产社区居住的人以银行和IT从业者为主,他们工作最勤奋,7点开始出门上班,晚9点下班的比例最高,在加班大楼中华尔兹广场下班时间最晚,平时商务应酬比例较高;土豪社区商务出行需求较多,订单多是往返办公地点与住宅小区,出行时间不定,比较自由,也最具小资情调。

纵观成都人的生活轨迹,土豪,中产阶级和小康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土豪社区商务出行较多,出行时间不定,在办公地点与酒店往返的比重达到34%。中产阶级和小康则没有那么多的商务需求,更注重餐饮娱乐。但同时中产阶级平时商务应酬较多,智能出行往返酒店的比重也达到了15%。

高新区发展潜力大,南西部仍有较大差异

今年4月25日,第一财经旗下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上海发布了《2016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成都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截至2015年底,成都高新区共有各类企业60274家,其中上市企业26家(仅次于中关村),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80家,在孵科技型企业6730家,世界500强企业99家。

《报告》显示,成都的南区和西区的侧重点还是大不同的,西区以电子生产为主,旁边依附着大量大学高校,所以学生群体也不在少数,商业购买力较为强劲。南区以IT为主,白领居多,带动经济效果更为明显。这两者对比不难看出以整体购买力而言,南区还是明显高于西区的。南区的工作强度整体较大,下班回家南区有60%的人选择智能出行回家,西区只有39%。西区相对工作强度较小,更多的出行方式以公交地铁为主,比重达到13%,接近南区的一倍。

智能出行大数据揭秘:成都这些地方最堵

成都堵车情况有多严重?每天最堵的是哪些时段?成都最堵的路段在哪儿?这些你关心的问题,且看智能出行大数据一一来为你“揭秘”。

成都堵车严重不?答案是:还好。在过去半年内,成都市的日均车速整体趋于平稳,为26公里/小时。从工作日早晚高峰的拥堵延时指数来看,成都的数值为1.64,这一数字不仅低于一线城市的均值1.73,也低于二线城市的均值1.68。由此可见,在一二线城市中,成都的交通情况相对畅通。

那成都哪些时段最畅通?哪些时段最拥堵?这一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多数人都能猜到:成都一天中最畅通的时段是早上5-6点;最拥堵时段是下午5-6点。其中,周五的晚高峰是所有晚高峰中最堵的。值得注意的是,与多数一线城市“工作日拥堵,周末畅通”的情况不同,成都周末的交通情况较工作日并没有明显改善,部分时段甚至更加糟糕。

成都哪些路段最堵?拥堵路段前三甲都集中在南门,分别是“人民南路三段、四段”、“二环路南一段、南二段”和“三环路南四段、南五段”。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是集数据可视化新闻、商业分析报告、数据自动化终端于一体的战略数据平台,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已陆续发布《中国消费趋势报告2015》、《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2016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2016春节生活方式消费数据报告》、《2016中国美妆消费趋势报告》、《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6进口食品消费趋势报告》、《2016中国智能物流大数据报告》、《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2016上半年中国在线票务平台大数据报告》等100余份年度大数据报告,已在商业数据领域建立品牌优势,成为国内消费大数据研究的领军者。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