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个人信息泄露“触目惊心” 业内疾呼打击黑色产业链

第一财经APP 2016-11-22 12:14:00

作者:李静瑕    责编:后歆桐

对于如何破解个人信息泄露难题,报告认为,在加大司法惩处力度的同时,重点是打击相关黑色产业链。

今年8月“徐玉玉”案震惊全国,中国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成为重要热点。

11月21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与封面智库联合发布国内首份基于百万问卷调研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抽取104.86万份调查问卷为样本,梳理中国个人信息及隐私的泄露现状,其概括为“触目惊心”。

对于如何破解个人信息泄露难题,报告认为,在加大司法惩处力度的同时,重点是打击相关黑色产业链。

个人信息泄露“触目惊心”

报告显示,超七成参与调研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26%的人每天收到2~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20%的人每天收到2~3个甚至更多的骚扰电话。

同时,多达81%的参与调研者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租房、购房、购车、车险、升学等信息泄漏后被营销骚扰或诈骗高达36%等。“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

报告也显示,越是经济发达、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区,电信骚扰密度越高。

那么,个人信息究竟通过哪些渠道泄露出去的呢?

报告称,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渠道多元,例如接受调查问卷的半数人对因证件复印件及快递单造成的隐私信息泄露毫无意识。手机则存在严重隐私信息泄露隐患,27%人群的手机换号时存在隐私权被侵害的可能,例如旧手机处理商称,仅34%的人群选择恢复出厂设置或格式化。此外,各种免费WIFI也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

对此,芝麻信用法务总监聂正军建议,证件复印件要注明提供给什么机构、什么用途、并注明他用无效。扔掉快递外包装,一定要涂抹、处理掉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不使用的账户,应及时申请注销,避免信息外泄或被非法获取的可能等。

在被问到发现个人信息泄露会采取什么行动时,71%的参与调研者选择了掐断电话或不予理睬,选择拉黑及拒接的比例为63%;仅有20%左右的参与调研者选择了举报、投诉、报警等积极应对措施。

而没有及时维权原因的调查中,有60%的参与调研者表示不知道怎么维权,56%的参与调研者是因资金等个人利益未受损而放弃维权,值得重视的是,参与调研者中有高达44%的比例选择了因维权程序太复杂、成本太高而放弃维权,另有34%的人是因缺少维权证据而无奈放弃。

“尽管人们对于个人信息安全普遍焦虑,遭受信息泄露侵害程度较高,但由于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常识不足,为不法分子留存了极大的侵害漏洞,而公民对于个人信息维权观念的缺乏和动力的不足,又客观上降低了不法分子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加剧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可能性。”报告称。

同时,报告也认为针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普法力度仍需加大,尤其是要使公民清晰掌握维权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反映出个人信息安全维权的技术难度与不成正比的维权收益,使公民个体在维权中步履艰难。

重点是打击黑色产业链

个人信息泄露的“触目惊心”,带来的则是例如电信诈骗等案件的不断涌现,其背后是相关黑色产业链的壮大。

今年5月公安部督办的“5·2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打击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由“号主”团伙、“中间商”团伙、“出单渠道”团伙、“非法软件制作团伙”四层架构组成,其中“号主”团伙源头来自银行内部人员。

报告称,针对个人信息贩卖整个产业链展开的执法行动,通常能够实现切实效果。

然而,从立法上看,刑法针对侵犯个人信息罪的处罚较低;从执法上看,从源头堵截个人信息泄露的行动已有展开,但尚存不足,对于已形成产业链的个人信息地下产业,缺乏全面有效的打击和惩处措施。

由于个人信息获取、存储和利用的环节众多,线下和线上传播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追本溯源成本很高,发现、查处难度大,处罚、赔偿力度小,同时获利空间巨大,也为黑色产业链提供了巨大的投机空间。

如何打破这种困境?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认为,可行的举措是改变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将目前的“谁主张谁举证”改为“举证责任倒置”。即不是由原告提供证据来证明被告以不恰当的方式获得了个人身份信息;而是原告只要提供被告联系其这一事实即可以以被告非法获得身份信息为由提起民事诉讼,被告需要承担提供其合法获得原告身份信息的证明。

“这样一来,就会对那些非法获得身份信息的机构和个人形成强烈的威慑效果。” 傅蔚冈称。

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表示,“不能因为存在违法的数据黑色产业链,就对数据行业‘谈虎色变’,应当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和信誉机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促进数据产业的健康、良性、有序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