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节前热点涣散赚钱难 抓紧基本面远离泡沫

第一财经APP 2017-01-11 22:06:00

作者:黄思瑜 ▪ 张婧熠    责编:陈楚翘

市场热点涣散、赚钱效应低成为2017年投资者的普遍感受。国企混改成为热点头牌,但多位私募人士并不建议短期追高。若要在去泡沫之后挖掘机会,最终仍需回归基本面。

“只赚指数不赚钱。”2017年开局以来的A股反弹行情并未给市场带来惊喜,市场热点涣散、赚钱效应低成为投资者的普遍感受。

目前整个市场仍旧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状态,前两周证券保证金均处于净流出状态,新增投资者增量也环比处于下滑趋势,资金流动性偏紧成为市场偏谨慎的原因之一。在这样市场热点稀缺的情况下,国企混改成为热点头牌,但多位私募人士认为,目前该概念板块包括龙头股已经开始回调,短期不建议追高,但中长期仍有机会。

在市场热点的不断轮动之中,有投资者偏好于从深调的主题板块中挖掘机会,但多方业内人士建议,关注具有持续较强基本面的标的。

热点涣散 混改成头牌

2017年首日A股便开启反弹模式,但在市场流动性偏紧、市场热点涣散等因素叠加下,A股反弹稍息且呈现出震荡回调趋势。虽然自1月3日至1月11日,沪指累计上涨1.07%,但是这并未给市场带来惊喜,“赚钱难”成为大多数投资人士的心声。

目前整个市场仍旧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状态。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3日至1月6日,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为1.3341万亿元,日平均数为1.3227万亿元,投资者银证转账转入额为4193亿元,转出额为4326亿元,净转出额为187亿元。延续去年12月最后一周投资者银证转账净流出的状态。

与此同时,新增投资者数量也环比处于下滑趋势。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第一周(1月3日至1月6日)新增投资者数量为20.45万户,相较去年12月份最后一周的26.77万户新增数再度减少,而12月份的新增投资者数量呈现出逐周下降的趋势,最后一周为新增数最少的一次。

而就以本周已有的3个交易日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均处于净流出状态,尤以1月11日净流出资金最大且为开年来净流出最多的一天,达到274.01亿元。以11日的行业资金流向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只有钢铁和国防军工两行业的主力资金处于净流入状态,其余行业均处于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但本周这两个行业的主力资金状态并不稳定,在净流出和净流入中切换。

“目前市场没什么热点,主要集中在国企混改主题上。”多位私募人士谈起当前市场热点异口同声。其中,深圳市世纪恒丰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宋曦认为,热点涣散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感觉春节前资金流动性不是太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新股发行节奏较快,市场融资压力较大,小股票供需关系逆转,而市场主要靠小盘股来聚集人气,这样便感觉市场有些疲于奔命。

混改成为当前市场的头牌热点。大约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混改成为资金青睐的一大主题,中国联通(600050.SH)的混改预期让其成为混改龙头股。从wind概念指数中的国企混改指数来看,去年12月1日至今年1月11日,累计上涨5.24%,整体震荡上行,但近两个交易日开始有所回调,其中混改最强股中国联通同期也呈现出震荡上行走势,近期开始回调,尤其1月11日跌幅达到8.49%。

“政策类主题包括国改、(农业)供给侧改革、债转股仍是中央经济工作重点,市场已经拥有较强共识。 ”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陈亚龙在其研报中表示。

目前来看,虽然混改概念板块并没有出现过极大爆炒的现象,但是对于这个市场会相对持续关注的热点主题,多位私募人士均不建议短期追高。宋曦表示,混改概念股大多是涨一点又回调一点的状态,追进去可能又被套的风险,且目前中国联通也开始跌了,短期混改这块的机会应该也差不多。

“混改主题行情需要一个持续慢慢发酵的过程,感觉中长期还可以,明年一年应该都可以,但短期需谨慎。”资深基金经理冯耀东表示。

资金去泡沫 回归基本面

在市场热点轮动之中,此前被热炒的次新股如今却在近期进入“寒冬”。wind概念板块中的次新股指数从11月中旬开始,一路震荡下行,两个月的时间累计跌幅达到27.63%,近7个交易日就跌去7.96%,其中1月11日创出新低。

在宋曦看来,降温后的次新股或许存在一定挖掘机会,因为经过一轮回调之后,可以从中寻找一些高增长高成长等基本面过硬的标的进行关注。

而对于目前整体的市场机会,多位私募人士均表示,目前整体机会不大,市场信心偏谨慎,春节之后会相对明确一些,一方面资金面可能会宽裕一些,另一方面,国外的政策也相对明确一些。

“当前的投资逻辑则是主要看有持续的基本面的标的会好一些。”冯耀东认为,目前监管趋严,题材炒作已不能形成气候,还是要回归基本面。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金融市场去杠杆、防风险的导向明确,对A股题材炒作亦有明显震慑作用;脱离于基本面的题材股波动加大,收益不确定性提升。与之呼应的是,2017年开年以来,题材股就已显示退潮之势。

回顾A股的题材股炒作路径,一条主线是不断寻找新题材和新概念,以炒市值和市场空间、炒预期为手段,但很容易夸大了板块的真实基本面情况、催生资产泡沫。另一种更为根深蒂固的题材股炒作策略,即炒差、炒小和博弈政策红线;这不仅会造成股价机构不合理,更影响市场的稳定发展、挑战监管底线。

新概念、新题材和新技术,一直是A股题材炒作的重要方向。根据本报此前梳理,人工智能、石墨烯、互联网医疗、VR/AR等都曾被资本轮番热潮,上市公司亦通过披露对外投资、项目进展等情况予以配合,推高市场预期;但真实投产和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并非全部有效改善上市公司业绩。

就在去年,针对热门板块炒作的监管力度明显收紧,沪深交易所双双发文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证监会也加大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的查处力度。资金热度也由此降温。Wind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指数从去年下半年起持续震荡;尤其在12月份市场行情和风险偏好回落时均出现急跌,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指数已跌逾10%、虚拟现实题材跌近8%。

然而,此类题材不仅要面临市场行情波动带来的风险,还有可能遭遇重大政策调整。以举牌概念股为例,其先于股权转让题材行情的启动,在去年险资纷纷举牌时就连续大涨。Wind统计显示,从去年2月至11月底,举牌指数涨逾40%。但就在去年12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言辞激烈的“妖精论”,保监会也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整,加强险资入市的业务规范。举牌指数随即暴跌,从12月初至今已跌近5%,今年以来持续震荡。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