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关于2017年的21个预言

第一财经 2017-01-16 13:57:00

作者:一财    责编:许云峰

2017年,人工智能将给我们带来什么话题?永生。没错,长生不老。

2017年,“长生不老”将成下一个话题

周健工

人工智能2016年带给人们的惊喜,与其带给人们的不安一样多。阿法狗(AlphaGo)战胜了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中国围棋高手曾心有不服,但在临近2017年之际,一位名曰Master(大师)的围棋高手,低调设擂中华网络围棋社区,连胜60名中韩顶尖高手,包括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和“棋圣”聂卫平,后来露出了真面目,原来就是“狗大师”。

受虐的不仅仅是一众围棋国手。未来还将有多少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第一财经2015年底曾预言人工智能2016年会通过图灵测试,也许阿法狗的战绩已不言自明。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职业,从律师到投资顾问、从分析师到诊断医生,一大批白领与专业的铁饭碗,都有可能被机器人砸碎。

2017年,人工智能将给我们带来什么话题?永生。没错,长生不老。

计算技术不仅颠覆了许多产业,也动摇了生命的基本假设。我们越来越以技术来理解生命。生命的硬件部分,即人的躯体,因为计算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技等,有可能实现定期的修复和年轻化,甚至有可能持续更换新的器官,也许可以憧憬从少数人的特权,未来进入全民医保。对于人体的软件部分,大脑中的记忆、意识、思维、性格特点等,随着计算技术的发达,复杂的大脑系统将会被电脑模拟甚至超越,其内容有可能被上传到云端,并且实现大脑与电脑之间的穿越。这样,生物学意义上的大脑变成数字意义上的大脑。

这样的想法并非独创,1984年,居住于加拿大的美国作家吉布森(William Gibson)出版了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主人公凯斯可以用大脑—电脑界面进入被称为“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电脑网络,这个虚拟现实的数据空间又被称为“黑客帝国( Matrix)”。在吉布森的其他小说中,主人公可以直接向大脑下载技能,如驾驶直升飞机甚至使用功夫。

未来学者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因为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与纳米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能力的指数增长,人类的寿命将实现成倍的增长,进而生命向非生物体验转移。库兹韦尔是对人类长寿甚至永生最为乐观的一个。他通过《花花公子》预言现在活着的婴儿潮一代,有可能迎来永生。

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未来简史》一书的出版。其中谈到了未来人类可能会迎接永生。他受到库兹韦尔思想的影响。

人类不会拒绝技术的演化,凯文凯利认为,技术本身是个生命体,会不断进化。但人类会从哲学层面思考和辩论一个终极问题:生命是什么?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是一切神话、宗教、哲学的第一推动力。

我们面对一个古老的智慧: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如果生命是一条河,我们可以回到曾经流过的那条河吗?如果回去,还是那条河吗?河流进入了大海,那些水还在,那些构成水的基本化学元素还在,我们说它们还是那条河流吗?

好吧,机器让人类永生。

中国GDP增速会低于6.5%吗?

刘昕

答案:No

如无意外,2016年GDP增速将以6.7%收官。在2017年,经济增速依然会保持在6.5%这一中高速水平。

从2016年下半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企稳态势明显。截至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稳定在8.1%之上,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也从低位反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幅也稳定在10.3%以上。同时,在去产能政策的推进下,去年下半年工业的整体情况较2015年与2016上半年均大幅改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稳定在6%至6.2%区间,11月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增速达9.4%。

此外,政府也有维持经济增长的决心与能力。自十八大会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GDP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后,发改委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GDP增速底线为6.5%。同时,目前中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约为40%,远低于相似规模经济体的债务比例,在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中性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将继续为经济增长保驾护航。

展望2017年,中国的经济政策将继续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展开,振兴实体经济与维护金融稳定将是政策重点。虽然房地产行业在新一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小于2016年,但控制资产泡沫、防止居民部门杠杆过高都有助于引导资金“脱虚入实”,重新释放经济活力。

中国的雾霾会加重吗?

杨驿昉

答案是:It depends(取决于如何定义雾霾加重)

如果我们将PM2.5数据作为雾霾问题的指标,那么在2017年的情况可能是均值下降,极端情况增加,就如过去一年发生的一样。

雾霾在中国长期演化的过程中似乎形成了一个“习性”,与候鸟在秋冬时节南迁过冬正相反,雾霾会在每年的11、12月及来年的1月频繁光顾整个华北大地。而在随后的春夏时节,雾霾的行踪则变得十分难测。

就如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1月6日的记者会上所说的:“从全年看,我们是在改进,有实在的进步,但是如果单独看冬季,进步十分有限,甚至没有进步。”美国大使馆给出的PM2.5数据显示,北京雾霾(Pm2.5>100)天数占比已经从2009年到2014年的68%至75%下降至2015年的57%和2016年的51%,但2016年11月雾霾天数占比高达83%,比全年平均水平高出32%。类似的,公益机构“一目了然”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每日PM2.5均值75.26微克/立方米,低于2015年的80.28微克/立方米,但第四季度不达标天气却达到了53天,比上年同期还多了8天。

真正重要的是,政府需要在解决雾霾问题上提高透明度,找到雾霾问题真正的成因,并为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在情况恶化的时候清理烧烤摊位和限制机动车通行,这才可以真正消除公众恐慌,还我们蓝天白云。

房地产税2017年会出台吗?

马绍之

答案:No

房地产税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在2016年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额突破10万亿大关,房价暴涨,而10月初多地密集出台的限购政策使市场在年末骤然降温。

然而短期限购并非治本良策,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为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确定基调。会议明确房屋的属性是居住而非投资,并表示将综合利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建立地产长效发展机制。其中房地产税作为重要财税手段再次受到人们关注,并被寄予期望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

但房地产税在2017年走完立法流程颁布出台并不现实。实际上早在2015年房地产税就已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而如今收税的先决条件不动产登记已于2016年末基本完成。但由于房地产税设计复杂,目前各方对于草案细节尚未达成共识。即便草案完善,还需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般需要经过三次审议,之后还要通过公开征求意见才能提交全国人大表决。而这漫长的立法流程很难在一年内完成。

中国会迎来实体店的复苏吗?

林纯洁

答案:Yes

2016年被称为实体店的“死亡之年”,但2017我们将看到实体店的回归。

这并不意味着实体店铺经营者可以坐等成功的到来,但一些实体店经营者已经从过去几年那种希望通过模糊战略侥幸成功的心态中缓过神来,并找到正确的道路,成功的实体店铺将与过去截然不同。

实体店铺存在的基础来自于消费者对于“精选商品”的渴求,这种渴求从未消失也从未被真正满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消费者和零售商之间的完美互动,精明的实体店经营者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加以利用。

体验会是实体店铺优势的核心环节,通过体验店铺可以更好了解顾客并与之建立感情联系。新技术不再被经营者抗拒,而是被更多的利用。新的利益分配体系也将形成,如果新产品在实体店中被体验,而销售通过网络来完成,利润将在两者中进行分配。实体店会化身为未来零售业的一部分,在某一些行业,甚至是核心。2017年电商将大量开设实体店铺,这会是这种潮流的一部分,并会增强实体店经营者的信心。

实体店能否成功不取决于与电商的竞争,而是是否能够真正贴近顾客。试想一下:如果这世界最早出现的是网购,当消费者第一次看到实体店铺时,会是何等惊喜。

护航民营经济的《民法典》能否推出?

何啸

答案:Yes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会审议通过,这将意味着民法通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民法典是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系统、全面整合后形成的内容协调一致、结构严谨科学的法典,是民事领域的根本法。在历史上,每一步民法典都承载着决策者巨大的政治抱负,对社会变革产生巨大的作用并指引民事法律的发展方向。

编纂民法典在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根据目前的立法方案,编纂完成后的民法典将由民法总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各分编(目前考虑分为合同编、物权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组成。其中,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各分编,将会首先完成编纂。

事实上,《民法典》的编纂自重启以来,一直按照人大委员会公布的编纂时间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在过去的2016年中,民法总则草案已经三次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纳入今年三月将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议程进行审议,这意味着民法总则距离正式推出只差最后一步。

同时,根据编纂时间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总则后,2018年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法典各分编,2020年3月将民法典各分编一起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从而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中国存保基金会被实际启用吗?

吴越

答案:Yes

中国《存款保险条例》已经推出,存款保险基金已开始运转,但从未参与处置金融机构,这种局面将在2017年出现改变。

在市场需要和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存款保险条例》于2014年底通过,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加强我国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建设重要的一步,一方面,存保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冲击时银行的挤兑风险,提高金融稳定性;另一方面,存款性金融机构退出过程中存保基金对储户进行承诺的赔偿将有助于形成金融机构市场化的退出机制;此外,事先的监督机制也让存保制度有助于防患未然,降低金融风险。

产能过剩行业和金融机构间密切的业务关系,以及通过影子银行的复杂安排,使得无法盈利乃至无法运转的企业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来源。在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不会减弱,可能会出现过剩产能企业破产的案例,相应的,少数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也会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将会是中国经济能否减负前行的关键环节,而存款保险制度需要在其中扮演应有的角色。

我们期待,2017年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实质性启动运行,突破点可能会是利用该制度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监管者将借此发出信号:那些罔顾资产质量的银行将会被市场淘汰而非如僵尸般运转,从而为解决未来银行可能出现的破产问题打好基础。

金融监管架构改革方案会推出吗?

王璐

答案:Yes

2015年出现的股灾,及其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监管支离破碎、重叠和空白大量并存的制度缺陷,促使最高层面决策者开始考虑中国金融监管架构的重塑问题。

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监管出现了方向性的变化,按照中国文件式的表达,即“三个统筹”: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主要由中央银行来承担。

如何改革和重建中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在各方的讨论中呈现出四中方案:其一,“委员会+一行三会“;其二:“央行+金融监管委员会”;其三:“央行+行为监管局”;其四:“央行+审慎监管局+行为监管局”。

在最初的方案博弈中,方案三和四一度占据上风,但不同的观点很快后来居上,各方意见相持不下,导致本来动议中2016年中的金融工作会议一再推迟,直到今日。

2016年底召开的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2017年是中国金融风险局面严峻,久拖不决,不利于化解和降低风险。我们预计,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将在今年推出,但很可能是一个没有实质性大动的折中方案。

A股会加入MSCI,或中国债市能加入全球三大债权指数吗?

马绍之

答案:Very possible(非常有可能)

中国资本市场将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这种努力也必将被全球认可。

过去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但在A股纳入MSCI的努力中却三次折戟。2016年6月明晟公司因QFII配额、资本回流限制以及停牌制度等问题未将A股纳入MSCI,但仍将其保留在观察名单上。因此17年6月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A股将迎来新一次大考。可喜的是随着QFII与RQFII额度不断放开,深港通与沪港通的总额度限制也已经取消,这提高了今年A股纳入MSCI的概率。

惊喜还可能来自于债权市场,近年来将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花旗全球国债指数、摩根大通国债-新兴市场指数与巴克莱资本债券综合指数)的呼声越来越高。实际上在人民币纳入SDR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步放开外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限制,并于16年2月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并取消投资额度限制。近日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表示,央行还将在外汇衍生品市场准入、本金与投资收益汇出规则以及税收政策等问题上进行完善,而这些正是外国债券投资者最关心的议题。可见开放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主线。

中国股指期货限制会否放开?

林纯洁

答案:Yes

在2015年的股灾中,股指期货产品被认为加剧了市场的下跌,之后监管部门大幅调高了保证金并进行了严格的仓位限制。虽然股指期货市场并没有被真正意义上关闭,但过于严格的要求使这个金融创新产品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名存实亡,但这种情况可能在2017年出现改变。

保证金比例将会被调低,单个股指期货产品日内开仓交易量上限也可能被提高。但政策并不会马上恢复到股灾之前的样子,这反映监管部门当前的诉求:即可以给出市场已经企稳、金融改革不会走回头路的信号,还市场一个对冲下行风险的关键工具;又让市场不过分担忧其可能带来的股市下行压力(即便是这种压力在理论上并不存在)。

更重要的问题是监管部门是否能给出其对股指期货的评估结果,以及让投资者明确押注市场下跌是否是不正确的行为。如果没有,市场对于股指期货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担忧将不会随着市场重启而消失。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幅度会超去年吗?

阚明昉

答案:No

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幅度达6.39%,但在2017年人民币都将不会出现如此大的贬值,不管是从对美元汇率,还是对一揽子货币(以第一财经研究院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基准)。

实际上,一个货币对另一个货币的合理比价是非常难以被确定的,在大部分时候,情绪对汇率的走势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2016年底各项监管措施来看,央行已经表达了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控制资本流出的明确意愿,这将对市场预期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相信中国经济增速在2017年仍将维持在6.5%以上,这也将很大程度消除全球对于中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担忧。依旧庞大的贸易顺差,和仍十分可观的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从第一财经研究院名义有效汇率指数(NEER)的历史走势看,NEER将稳定在 90上方。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已经消除,不过至少人民币汇率前景并不那么悲观,不会像去年底很多人想象的那样。

美联储加息会超过三次吗?

刘昕

答案:No

美联储公布的2016年12月会议纪显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2017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为1.4%,相当于在2017年加息三次,这个数字是今年美联储的最大可能加息次数。

美国经济在发达国家中表现亮眼,但并未好到令人放心的地步。另外在2017年将上任的四位拥有投票权的FOMC委员中,有三位都是长期鸽派,而联储内部最为坚决的抗通胀勇士莱克(Jeffrey Lacker)则将在10月1日退休。

即便是联储12月的加息决定,部分也是基于对于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经济政策的提前准备,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抬高市场通胀预期,而特朗普的竞选承诺难以如数兑现,那么快速加息也将显得没那么必要。

美联储2011年确定了新闻发布会制度(每年4次),在非稳定时期的利率调整窗口事实上是减少了,因为美联储更倾向于在有新闻发布会的FOMC上调整利率,从而给自己机会向市场解释。

最后,我们认为全球其他地区(特别是欧洲)可能出现的不稳定也将成为美联储快速提高利率的障碍。

美元升值周期是否会在2017年结束?

林纯洁

答案:No

美元指数走势在2017年最初的几个交易日出现反复,但我们相信始于金融危机后的美元升值周期并不会在2017年结束。

支撑美元走强的基础仍然存在,包括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更为强劲的经济增长,正在上升的通胀压力以及更为健康的就业市场。

本轮美元指数已经上升了约40%,而在前两轮美元升值周期中,该指数分别上升约90%和50%。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元本轮升值的幅度也并不那么过分。

如果说风险,更多的风险将来自于欧洲或其他国家。所以,即便风险爆发阻碍了美联储加息的进程,都会被视为是推动美元汇率上行的原因而非阻碍。

仍在走强的美元意味着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其在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新兴经济体。

在我们看来,随着美元升值的持续,其影响会不断的累积而非消化。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本金融项目和经常项目顺差与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但表现滞后。这意味着新兴市场爆发危机最危险的时刻是在美元指数上行的最后阶段,而以往的事实也证明如此。

RCEP能否在2017年完成谈判?

马鑫

答案:Very possible(非常有可能)

目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劲头正旺,2017年达成的可能性较高。

RCEP第16轮谈判已于去年12月10日在印度尼西亚唐格朗闭幕,来自中、日、韩、东盟等16个RCEP参与国的代表完成了中小企业章节的谈判,并同意维持当前RCEP谈判的良好势头,争取在2017年完成谈判。

除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章节外,有关竞争政策章节的谈判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和技术劳工的自由流动等其他议题的谈判仍在进行中。2017年2月,RCEP成员国代表将赴日本继续谈判进程。菲律宾也表示将利用菲国2017成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努力促成RCEP在2017年达成。

如果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东盟各方能保持高潮的热情,2017年RCEP达成应该不成问题,一旦成功,其前景将非常乐观。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困难。首先美国把RCEP视为一种“威胁”;其次,RCEP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矛盾相较于TPP各国更加突出。当中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尤其在经济和政治上存在着很大的竞争与摩擦,甚至部分国家因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而造成了大量隔阂,导致了政治互信降低,但我们相信最终这些问题将被解决。

特朗普会兑现竞选时的经济纲领吗?

黄慧红

答案是:Partly(部分而已)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入主白宫,但他在之前竞选时做出的经济金融改革承诺可能只会部分兑现。这些承诺包括降低税收、大兴基建以及改革金融监管规则。

特朗普经济政策最可能取得突破的是税收改革,这也是每一届共和党政府上台的必修课。特朗普减税主张的核心是将公司所得税从35%下降到15%;把个人所得税从7档调低到3档,分别为12%、25%和33%。减税可以提高企业活力,美国的公司所得税水平在OECD国家中较高,这意味着税改存在较大空间,但减税也会在短期加剧政府债务压力,特朗普需要好好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减税相比,特朗普可能高达万亿美元的基建投入难度更高。美国政府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而一旦美联储为应对由之提升的通胀预期提高利率水平则将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基建领域将很大程度决定该项改革的执行力度。

特朗普曾声称要废除《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旨在加强后危机时代对金融系统的监管),这是典型的共和党人观点,真正可能的结果是特朗普对法案具体条款进行取舍,而非完全废除。

原油均价会否超过60美元?

刘昕

答案:No

2016年,我们看到了国际油价从27美元一桶到50美元一桶的回升,但这样的增幅在2017年难以持续,原油均价将继续在60美元下方徘徊。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全球石油库存依然处于极高水平。去年11月底,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OPEC成员达成减产协议,OPEC成员从1月1日起减产120万桶/日,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成员则将减产将近60万桶/日,然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官方的减产协议很难被严格履行,特别是目前油价水平已能覆盖多数国家的产油成本。而在面对美国页岩油厂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的威胁、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紧张政治局势、以及俄罗斯在2001年减产协议中的“前科”,都在削弱市场对于此次减产协议成果的预期。根据OPEC自己的预测,2017上半年国际原油库存将继续增加。

从需求端来说,2017年的世界经济格局与去年并无二致。发达经济体中美国一枝独秀,而新兴市场将持续面临来自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加上之前低油价时期各国都战略性地进行了一些石油储备,今年对石油的需求较往年会更为疲弱。

印度经济增速会超过7%吗?

马绍之

答案:Yes

积极的结构性改革将使印度在2017年(2017至2018财年)的经济增长潜力进一步释放。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疲软,而印度却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脱颖而出,2016年(2016至2017财年)更是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并已连续3年保持超过7%的GDP增速。

从印度国内来看,政府通过一系列税制改革提振投资与消费信心,扩大了内部需求,这在危机后疲弱的外部需求增长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新的通胀目标框架确定稳定通胀预期,增强了宏观经济稳定性。同时,外部条件也惠及印度,2014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作为进口大国的印度因此得益,贸易条件显著改善,一直以来让印度政府头疼的经常账户赤字过高的问题也得到缓解。这一切都支持了印度经济的强势增长。

2016年为了遏制税务欺诈与腐败,印度政府在10月废除大额纸币,流通货币突然减少对经济产生冲击,但这种影响将是暂时的,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将在未来释放,支撑2017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太空科技商业应用会否成为热点?

林纯洁

答案:Yes

太空科技将会成为2017年的热点,但与上世纪中叶开始的太空竞赛不同,商业应用和商业资本将在本轮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是该趋势的代表,除了“人类移民火星”那样玄妙的概念,该公司还拥有未来五年数十个发射订单。另外,这个行业还有包括美国的蓝色起源(BlueOrigin)、轨道科学ATK和OneWeb这样的明星公司,以及如来自中国的零壹空间技术(OneSpace)这样初创型的企业。

全球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太空通信和导航,这些是我们这个数字化时代的基础。成本一直是商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最大的障碍,但2016年可回收飞行器突破性的成功让人们看到解决成本问题的希望。可回收飞行器让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创始人马斯克成为了如摇滚明星一样的偶像,也让专门制造不到4公斤重人造卫星的Planet公司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人类从来不缺乏对于太空的渴望,普通人第一次意识到这并非遥不可及。太空科技商业应用将成为热点,商业资本也将大量涌入,这些将开始于2017年。

CRISPR会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研究吗?

林纯洁 赵健榆

答案: Yes

CRISPR有异常复杂和难以理解的中文名字(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但实际上它却让基因技术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并正引发一场生物学革命。我们预计,从2017年开始,该技术的商业化研究将成为热点。

CRISPR是细菌和古细菌一种不断进化适应的免疫防御机制,是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科学家掌握了对一种蛋白Cas9的操作技术,并先后对多种目标细胞DNA进行切除,这种被称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正迅速成为生命科学最热门的技术。

在CRISPR技术之前,人类的基因技术经历了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人类期待各种随机操作产生的基因奇迹,而在第二个阶段,精确的遗传编程技术虽被使用,但花费高昂。而现在,CRISPR将基因技术变得如复制粘贴般简单。

人类将可能利用该技术治疗如艾滋病、肿瘤等世界性顽疾,或者重塑种植业和畜牧业以解决粮食危机。更有乐观者预计,利用CRISPR技术,人类的基因改造能力就只剩下伦理和法律问题了。

如此壮观的发展前景也让投资者趋之若鹜,众多风险投资者开始将基因技术纳入到其生物技术投资板块中,这也将极大促进该技术的商业开发。

欧洲难民危机会加剧吗?

马鑫

答案:Yes

正在困扰欧洲政坛的难民问题在2017年只会更严重。

难民问题的源头—战乱没有停息的迹象。叙利亚战争历经六年,大约50万人死亡,1200万人流离失所。对“伊斯兰国”的战争2017年仍将继续,尽管其在2016年“领土”面积大幅度缩小,“伊斯兰国”依然宣称其占有横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面积土地。另一难民来源地阿富汗可能爆发更大冲突。阿富汗的难民危机也让欧洲难民危机进一步恶化。

其次,难民给欧洲带来的冲击还将加剧。新年发生在伊斯坦布尔造成至少39人死亡的袭击似乎预示着更动荡的一年。欧洲恐怖主义防不胜防,必然导致“安全威胁”与难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欧洲排外思潮上升已成定局。

近期法国极右翼政党候选人勒庞强调打击非法移民,其支持率在大选民调中遥遥领先,勒庞当选法国总统的可能性极高。百万难民的涌入给德国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虽然我们认为作为在难民问题上挑大梁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在2017年赢得选举,但她将在难民问题上面临巨大压力。

难民问题正在重塑欧洲,随着更多小难民在欧洲的出生,难民的下一代将对欧洲的社会结构带来深远影响,这恐怕是需要几代人才能解决的问题。

语言技术会否成为人工智能热门话题?

林纯洁

答案是:Yes

如果我们问什么将是人工智能下一个热门技术,那么回答很可能是语言交互系统。

与对弈相比,人工智能自然语言项目并没有那么锋芒毕露,前者追求存在感,而后者却在努力让我们意识不到他们与人类的区别,但却更重要。人工智能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而不仅仅是战胜人类,自然的沟通是让大多数人便利享受到这些成果的重要基础。

各大科技巨头开发出了众多人工智能语言交互系统,如苹果公司的Siri、微软的小娜(Cortana)、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和百度的DuerOS,以及标榜自然语言的亚马逊Alexa。但目前这些系统更多只是一个问答体系而不牵涉到语义学。更有野心的项目如Facebook的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的自然语言记忆网络(Memory Network),其致力于在深度学习中加入长期记忆以构建自然语言系统。

虽然在2017年我们还不能与手机像多年的老友畅谈,但我们会看到一些开创性的成果将会出现,这一天也终将会到来。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