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丁玎观察丨天那么冷 霾那么大 不如来一辆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吧!

2017-01-19 14:53:00

责编:张煜可

丁玎观察丨天那么冷 霾那么大 不如来一辆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吧!

天这么冷、雾霾这么重,骑什么摩拜ofo,共享汽车吧!

测算显示,国内汽车分时租赁的市场可以容纳至少200万辆汽车,如果每3到4年更新一次车辆,那么每年就有30万辆的增量,这对于身处目前经济环境下的整车厂商来说,是一个谁都不能忽视的市场。于是,我们看到,北汽、广汽、吉利、奇瑞、戴姆勒、宝马等整车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分时租赁业务。

不难想象,整车厂主导的分时租赁业务,肯定是采购自家车辆、自建网点。目前来看,整个市场上,还没有一家可以实现盈利。

再来看看诞生在上海的EVcard,它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公司,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它的做法有些不同。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个对所有品牌开放的平台。你可以随意挑选:荣威E50、或者奇瑞、或者宝马。开放平台的好处是,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大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平台进行市场资源的整合。

其实,在采访前,我曾想试租一辆新能源汽车,体验一下。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搜了搜,发现在电视台附近,没有还车的网点。所以,和EVcard曹总的交流,大部分话题还是集中在,这种模式遭遇的各种困难上。

困难一:

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障碍之一是“续航里程”,但对于分时租赁来说,显然不是。以EVcard为例,它提供的是城市内10到50公里的出行方案,所谓续航里程根本不是问题。停车,是一个关键。

看看共享单车为什么会火爆?哪里人多,投放哪里呗!没有固定桩,停车位是流动的,而汽车就不行了。目前,分时租赁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并且是人流量较密集的地区,在寸土寸金的地方,车位该有多稀缺!而且,电动汽车还必须续电,要建设充电装备,所以,车位是个大麻烦。

目前,EVcard的停靠位置主要是根据用户需求导向,大多数集中在较繁华的商业区域,他们大多与商场、物业签订协议,以月包的方式进行合作。这种情况下,很难保障车位的持久稳定供应。

回到最初朋友圈的那张截图,对用户来说,分时租赁最大的“痛点”,是目的地与停车点,无法“吻合”,且通常相距遥远。也难怪,有人调侃,“开分时租赁车,摩拜和ofo是标配!”

困难二:盈利时间有点长

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在盈利模式上,是完全行得通的。它和共享单车一样,都是将交通工具转换为更有效率的共享模式。但既然效率的提高,可以带来价值空间,为什么分时租赁却始终不温不火呢?因为它面对的市场和运营环境,与共享单车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汽车在运营层面上要解决更多问题:要协调更多的政府管理,除了停车位,还要牌照,出现违章事故、车辆损伤,谁来负责?要协调法律问题,对于安全操控的要求也更高,要确保各个部件的良好运转,当然,还要更好地抵御防盗。

来看这组数据:

在上海租一辆通用的小型车,每分钟5毛钱,一个小时就是30块钱。作为公共服务的车辆,折旧特别快,3到4年就要退出市场了。如此一算,加上车辆保养、维修、人工成本、保险、后台运营等各种成本,一辆车只有保证每天使用4个小时以上,也就是每天带来120元的收入,才可以达到盈亏平衡。

而整个平台,更是要保持这样有效率地运营,8000辆以上的车辆,才能形成规模效应。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全国最大,即便是从2013年就进入了市场,EVcard还是预估,自己可能要到2018年,才能在上海地区实现盈利。

不过,EVcard似乎开始另辟蹊径了。一方面,在嘉定、闵行等车位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加快网点布局;另一方面,负责人表示,将开辟热门线路。比如,专门到机场的,专门到火车站的,这样是不是使用的人多一点呢,而且,可以通过阶梯价格,吸引更多用户。

困难三:用户的习惯也会影响运营

还记得摩拜单车的运营团队,哭晕在键盘上的玩笑嘛?其实,这真的不是玩笑!自行车可以被拆卸、被破坏、被扛回家,那么汽车呢?当然也可以被破啊!

先不说这么严重,就说说已经发生的:用完之后不关窗,任凭风吹雨打;人是下了车,可留下了一车垃圾,什么早饭的塑料袋啊,烟蒂啊,等等。所以,现在打开APP,在使用前,你看到的第一幅画面,是这样的:

想想看,一方面这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这样的驾驶环境,你愿意成为下一个使用者吗?

今天下班途中,看到了一辆EVcard从身边驶过,那个嫩绿色,在灰暗的街头特别醒目。而我,只想说,如果用,请爱惜用!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