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CFV十年·保险家】陈东升:二十岁的泰康依然是个少年

第一财经 2017-01-30 16:47:00

作者:杨倩雯    责编:吴茜

陈东升称,泰康人寿二十年成长,得益于“时代好、命运好、机会好”。

到今年,泰康人寿已成立20周年,作为掌门人,陈东升领导这家企业也走过了整整20年的时间。

二十年前的泰康人寿刚刚呱呱坠地;十年前的泰康人寿还是一个以个险和法人业务为主的单一人寿保险公司;五年前的泰康人寿开始积极探索新兴业务和多元架构,完成了泰康资产、泰康养老、泰康之家等重要子公司布局,医养事业开始孕育和萌发;今年,泰康人寿管理资产跨越1万亿,更重要的是,泰康人寿已经脱胎换骨,不仅仅是一家传统的人寿保险公司,它已形成了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实现了以生命为主体的全产业链布局,正在迈向以大健康为核心的创新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如陈东升所说,一个企业的成长,三年决定生死,五年打下基础,八年站稳脚跟,十年小有品牌,二十年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今天的泰康人寿已然大树参天,根深本固、枝繁叶茂。回眸二十年,泰康人寿坚持了“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快速发展不失稳健, 稳健经营不乏创新”,真正做到了“快速、稳健、创新”三者相平衡;同时,“因时而生、因市而兴、因势而变”,抓住每个战略机遇期,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他们也打造了伟大的销售队伍和一流的投资能力,双轮驱动,推动了公司向前发展。

陈东升称,泰康人寿二十年成长,得益于“时代好、命运好、机会好”。因为时代好,身处飞速发展、创造奇迹的改革开放伟大年代。因为命运好,选择了人寿保险这个充满活力和人文关怀的朝阳产业。因为机会好,共同的信念让大家走在一起,上下同欲、从不折腾,目标纯正、心无旁骛。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充满激情的岁月,完整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参与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全过程。我们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家国情怀,立志要为人类文明奋斗终身。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洞察使我们更坚信,强大的国家必须有一批强大的企业,产业报国成为我们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坚定选择。创办人寿保险公司,源于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更源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生命的敬畏。”

陈东升称,自从事保险这个行业开始,他就一直在思考与生命相关的核心议题。

九年前,泰康人寿开始筹划把公司的战略延伸到养老实体领域,陈东升本人带着团队考察了很多国家和各种形态的养老模式。2009年,他们专门把公司的董事会开在了美国,专程考察养老社区。那时候,陈东升看到了这样一幕:95岁的老先生在跑步机上锻炼;一群打扮时尚的老太太在练站姿、跳芭蕾;还有一位开朗的百岁老人,德着二战时期的护士帽,思维敏捷,开怀大笑……这对陈东升触动很大,他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我们中国的老年人大多质朴节俭,往往为了儿孙省吃俭用,一切为了下一代。这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一定要改变他们的这种观念,让他们也能自信、快乐、优雅地老去。”

于是,陈东升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种养老方式带到中国,来改变中国老年人对生命的态度和认识。陈东升说,“泰康的发展理念,源于二十年前的一份初心,持之以恒,不断升华。我们经常说,节能、环保、人文关怀是本世纪的三大潮流,我们从事的人寿保险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事业。中国正在面临深刻的经济转型,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投资出口向内需消费转型。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点也从衣、食、住、行向娱、教、医、养转变。泰康紧扣时代主题,是最具人文关怀伟大产业的领跑者和这个使命的开拓。”

“二十年的泰康不仅是一棵参天大树;二十年的泰康依然是一个奔跑的少年,我们对未来满怀憧憬,我们的新事业才刚刚起步。”

按照陈东升的规划,未来三年,泰康将全面实现集团化管理,充分发挥子公司的企业家精神,源源不断打造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未来三年,泰康致力于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打造强大的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未来三年,泰康将挺进世界500强,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对于未来五年,他的规划则是:保险业务要高速发展,跑赢对手,市场领先;资管业务要保持竞争优势,成为世界一流的投资品牌;医养业务要覆盖核心经济地带。而对于未来十年,他的目标更加远大,他想让泰康的医养业务要完成全国化布局,成为中国医养第一品牌,让“四位一体”创新商业模式落地开花、根深叶茂,真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者、示范者和领导者。

为了实现宏伟目标,陈东升称,要以创新为动力,全力发展保险、资管、医养三大业务板块,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垂直化产业链,打造从摇篮到天堂的商业模式。形成全生命周期、“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四位一体的垂直闭环。“长长的坡、宽宽的道、厚厚的雪,滚世界上最大的雪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