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无人机如何飞得更安全?智能限飞技术和监管追责提上日程

第一财经APP 2017-02-10 18:08:00

作者:王世峰    责编:吴狄

频繁出现的无人机“误闯”事件,正让国内无人机的监管愈发趋严,而各种最新技术手段也将开始出现。

民用无人机时至今日尚属新生事物,近来无人机闯入机场等禁地事件频繁,如何更安全地飞行是一个全新课题。

深圳机场2月3日发布消息称,当日有3个航班机组报告在起飞及落地过程中发现不明升空物。紧接着2月5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表示,近期机场净空保护区连续发生多起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同样对飞行安全造成了一定隐患。而再往前的1月15日,浙江萧山国际机场无人机“直逼”民航客机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嫌疑人已被警方拘留。

与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相比,无人机操作空间模糊性较大。众所周知,机动车行驶道路标识清晰,何处有路、何处能行驶机动车,各行其道,一目了然。然而无人机的操作空间则是在三维空域,这个空域相对于二维道路更显开阔,而且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很多无人机操作者并不清楚无人机到底哪里能飞、哪里不能飞,因此很容易踩到监管和安全的红线。

近一段时间,因为无人机频繁出现在敏感区域,关于无人机的监管呼吁大量出现。在立法相关细则尚待时日的时候,无人机的生产者和操作者应如何更好地规避由于飞行不当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麻烦甚至是安全隐患呢?

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为无人机划定严格的机场禁飞和限飞区域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但是禁飞和限飞区域的划定相较于误闯事件的发生仍然具有滞后性,如何通过技术的手段让无人机强制执行禁飞和限飞指令,也就是通过智能的方式令无人机“行其道”才是关键。

大疆创新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市面上的大多数无人机产品都装有GPS或北斗等卫星定位模块,无人机可由此得知自身的实时位置和高度。以大疆的无人机产品为例,大疆为每一台产品配备有卫星定位模块,此外,在全球范围内收录了超过6800座主要机场的地理坐标信息,将其预装在每台无人机产品里。通过收集数据和汇总在飞机场附近设置禁飞和限飞区域,无人机在限飞区内飞行,其飞行高度是受到系统强制限制的。

但是限飞技术的出现,总是可能面临被破解的窘境。据公开报道,出于安全考虑,小米无人机进行了多重安全限制,不过被破解后,禁飞区设置并没有发挥作用,小米无人机在任何敏感地区都可以任意起降。从这个角度来看, 无人机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降低人为因素干扰,令禁飞、限飞指令得到严格执行还有改进空间。

世界范围内目前对无人机的监管并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化较大。比如,美国对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管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监管机构已经呼吁使用飞行器的个人遵守现有的设计安全法规。美国航空管理协会正在和相关机构商榷管理方式。

目前,在俄罗斯关于无人机管理唯一可以寻找的法律是颁布于2010年3月11日的俄罗斯联邦空中管理条例。根据条例第52条,无人机使用必须提前提交申请,并且拿到相关许可,现实是一般个人和社会组织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拿到该许可。

德国则对无人机重量及居民隐私保护做了相关规定。根据德国航空管理法第16条,所有重量超过5公斤的飞机都必须持有许可证才能飞行,带有照相、录像等拍摄功能的飞机,不得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拍摄个人或其私人领域,如房屋、建筑等等。

作为远程遥控的佳作,无人机的远距离操作让许多操作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并不容易被发现。事实上,国内相关管理部门想要查询某一台无人机的机主是谁,在操作上亦是可行的。 相关管理部门可通过销售记录查询到该无人机的购买情况。因为,根据中国空域管理规定,在特定管制区域内,任何时段中任何无人机有关飞行安全的记录均有据可查。

随着无人机误闯事件的频发,国内呼吁制定相关法律的呼声也愈发强烈,不过在立法尚需时日的情况下,首先加强对无人机使用者的合理监督可能是一种有效办法。

以大疆为例,如果无人机没有通过移动设备连接至移动网络,每台无人机都会以特殊方式向外广播自身的唯一SN码、位置信息等,当其飞到特殊区域附近,相关监管部门可使用专业设备读取上述数据,查询所需信息。

此种情形,类似于交警沿路拦停过往车辆查看驾驶证和行驶证。当然,其中是否有公民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还需要进行观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