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股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融统一监管预期:资管通道逐渐消亡

第一财经 2017-02-22 21:18:00

作者:谢丹敏    责编:林倩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行业人士认为,新政一旦实施,将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产生积极影响,虽然整体规模会有收缩,但各类机构的经营运作都将回归主业。其中最为直接的一个影响是,跨机构的通道类业务将逐渐消亡,存量产品到期后不再续期,新产品也将极有可能断供。

金融统一监管很快就要来临。2月21日,由央行牵头、一行三会共同参与制定的一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在资管圈被广为传播,并受到了业内高度评价,其主要内容共30条,核心包括打破刚性兑付、限定杠杆倍数、消除多层嵌套、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等。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行业人士认为,新政一旦实施,将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产生积极影响,虽然整体规模会有收缩,但各类机构的经营运作都将回归主业。其中最为直接的一个影响是,跨机构的通道类业务将逐渐消亡,存量产品到期后不再续期,新产品也将极有可能断供。

通道业务或将断供

晓刚(化名),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原本预期在去年12月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两份被市场称之为“史上最严基金子公司新规”实施后,不会再有进一步、更严厉的政策出台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更高层面的监管新规或许将实施。

《征求意见稿》涉及监管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监管要点为:禁止表内资管业务,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限制非标资产投资,明确禁止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但允许发专门产品,投资于其他非标产品,需要限额管理、禁止期限错配,逐步压缩非标资产规模。禁止资金池操作,不得期限错配,需要风险隔离。限制通道业务,不得提供扩大投资范围、规避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等等。

在晓刚看来,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很快就要“歇菜”。在去年最严基金子公司新规落定后,基金子公司开展业务将有净资本占用及计提风险准备金的顾虑,很多公司在过渡期内、缓冲期内提前收缩体量,一些开始弃通道转型转动管理等业务。“但通道还在,毕竟通道很长时间以来,几乎都已成为基金子公司的主业了。有净资本占用的话,就少做点业务,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在产品结束后也可以释放,子公司是在净资本允许的范围内能做一单就做一单。”然而,这一次对基金子公司而言,通道业务就彻底做不了了。“等到期后,就不再可能接通道新业务了。”晓刚称,“应该不仅仅是我们,整个资管行业通道业务以后都会歇业”。

在资管行业,由于监管单位的不同,不同产品之间长期存在着嵌套行为,从中夹杂着大量杠杆和通道业务。即便去年7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下称《规定》)及更早之前发布的资管行业“八条底线”之后,仍有银行资金借助基金子公司通道开展业务,而信托、券商资金也有通过公募专户的通道投资出去,其中的部分业务存在嵌套和加杠杆行为。

这一次,一行三会统一监管突破了单独监管的职责范围限制,同时对于整个行业的杠杆水平做了统一规定:对于结构化产品,优先份额/劣后份额的杠杆倍数分别为固收类3倍、股票类1倍、其他类2倍;对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总资产/净资产设定140%和200%的限制;对单只产品,按照穿透原则,合并计算总资产;消除多重嵌套,除FOF、MOM外,不允许资管产品投资其他资管产品。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资管行业快速发展中,不同部门之间存在不同监管要求,也容易产生套利空间,由“一行三会”共同制定的标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它的出发点应该是让不同部门回归主业,同时压缩行业间嵌套投资的水分和乱象。

资管行业的过去几年是通道业务泛滥的几年,其中也不乏一些产品发生兑付危机或者爆仓等危机。作为通道方的基金公司或者其他部门,虽然并非仅获得为数不多的通道费,但作为名义上的管理人而屡次被追责,成为投资者维权的对象,这也让通道业务在行业内部广为诟病。

该负责人同时透露,相比基金子公司的受到一定冲击,基金公司专户业态影响较小。原来对于通道业务,各家基金专户团队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基本不碰通道业务。比如上海一家券商资管公司主营主动管理产品,接的有限的通道也只是该公司券商母公司拿过来的产品,且按照较高的标准来实施。而一些主动管理能力弱的公司仍在批发式地经营通道业务。在他看来,随着去年监管的升级,基金公司专户部门的通道热情已经大为下降,以后不做也不会影响很大。

业内评价积极

申万宏源债券分析师孟祥娟称,2016年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已经出台了非常多的监管政策,但是分条线监管带来的问题,一是监管政策不统一存在套利,二是,资管产品相互嵌套较多,导致多头监管效果较差。在他看来,这是此次统一监管的主要背景。

在晓刚看来,《征求意见稿》提到的禁止资金池操作,不能期限错配,风险隔离一条可能对银行影响较大。之前,其他非银金融机构基本都受到过监管,不准开展资金池业务,而像中信信诚等基金子公司违规开展资金池业务更是受到过严惩。“证监会当时的思路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该回归主业。但这次银行业务也会受到限制,可能会压低银行的整体收益。”

至于《征求意见稿》的意义,业内认为除了打破刚性兑付和去通道外,另一显著意义则可能是去杠杆。不过,在晓刚看来,去杠杆对基金行业来说意义并不大。去年7月证监会发布《规定》对所管辖的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的杠杆倍率做出了限定,且与上述《征求意见稿》相一致。

数月之后,基金业协会在兰州召开的会议上向各家金融机构传达了,基金专户等资管产品不仅仅要穿透底层资产,还要继续穿透的监管要求,比如上层的券商、信托等嵌套产品也要被穿透。然而,相比基金及其子公司,信托等产品是否也有此穿透要求则不得而知。不过,按照本次统一监管思路,整个大资管行业未来都将严控杠杆,不得嵌套和重复加杠杆。

解杠杆、去通道、禁资金池业务等政策一旦发挥效应,资产管理行业体量收缩或许在所难免。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1.79万亿元。在晓刚看来,这50万亿多的数据中存在一定的水分。剔除嵌套产品和一些产品中的产品,实际规模可能不足50万亿元。“但这是好事情,未来资管业体量可能瘦身,但将更加健康的发展。”

而对于市场层面的看法,孟祥娟称,设定新老划断及过渡期,短期对市场冲击不大,但会影响市场情绪;整体对非标的影响大于股票和债券。2月22日,A股市场全天表现波澜不惊,上证综指小幅低开后,震荡走高,收涨0.24%至3261.22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