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复星集团郭广昌提案:鼓励传统产业向C2M模式转型 提升供给侧改革

第一财经APP 2017-03-03 11:43:00

作者:陈姗姗    责编:边长勇

如何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郭广昌认为其中一条实现路径是C2M模式。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郭广昌今年的提案之一,是建议在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中,应当加大对传统产业向C2M模式转型的鼓励和支持,从全方位、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全社会管理等角度推动C2M案例的落地,并以此为抓手为构建全社会2.0版的智慧经济体。

郭广昌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主动换档的阶段。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存在继续稳步增长的动力,但仍面临着制约发展的瓶颈,如:部分产业的产能落后和绝对过剩,以及供应和需求双方的错位和失衡等。

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其核心要素是增强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供给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逐步消灭盲目生产,加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个性需求。

如何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郭广昌认为其中一条实现路径是C2M模式。C2M,即消费者到创造,是基于互联网对产业的渗透,无缝打通客户需求和设计、制造和服务,构建一种新型的供需关系。

通过C2M的模式,可以实现:(一)生产与消费者的直接触达和交互;(二)消灭无用的中间环节,并引导、优化新需求结构;(三)提升供应链效率,让传统制造转变为适应新需求、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化、智慧化、低成本的生产。与此同时,当大多数企业转型为C2M模式时,全社会智能化程度将大大提高,我国经济也将成为更加灵活、高效的智慧经济体。

郭广昌指出,在走访调研中,通过对具体案例的了解,发现C2M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C2M模式要以互联网为渠道直接触达客户需求,这是中国经济的优势。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早已超过美国,中国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在全球拥有着明显领先优势。而C2M模式中,服务或生产者与消费者产生直接交互,最方便的渠道就是互联网,尤其通过在某一垂直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流量入口。比如总部位于北京的某全球最大母婴社区,最大优势就是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更新。在此基础上,他们与传统制造业合作,研发推出如孕妇专用无刺激漱口水等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升级的新需求。

(二)C2M模式实际是对供应链的智慧化重构和对生产链的柔性化升级。生产端能够高效快速、低成本、大规模的适应客户的柔性化需求,一定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重构,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都要更加互联网化、智慧化、柔性化。比如杭州某互联网家装企业,其优势在于完整建立了一套从工厂到现场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和供应体系。消费者与设计师共同在电脑前选择风格并下单,1:1可见即可得,且个性化配件直接从工厂发往施工地点,效率比传统家装大大提高。

(三)C2M模式可更加高效的促成需求与供给匹配,尤其针对个性化、中高端需求的服务质量将大大提升。C2M模式不仅可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同样也可以在金融、健康等服务业中加以应用。比如国内某新设健康险与医养机构深度结合,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面向不同人群和不同疾病的差异化险种,并倒逼医养机构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诊疗和看护服务,从而打造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型C2M闭环。同样在医疗服务领域,像乌镇互联网医院等创新模式也通过线上、线下打通来远程服务患者。这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医疗资源得到最大效率应用,也是C2M模式的具体表现。

(四)C2M模式不仅存在于个别领域,还可向全产业推广。C2M模式的核心在于直接触达客户的能力和供应链的重构能力,让生产和服务可以柔性、高效和低成本地满足客户快速变化的个性化需求。这也正是供给侧改革中对企业的要求。因此,C2M模式可向全产业推广。如山东某男装企业经过13年的研发,终于打通了服装行业的C2M改造之路;现在,除其自身应用C2M模式不断升级外,还将理念和模式对外输出,帮助服装、家俱、装修、化妆品等多个大类60多家企业进行了C2M改造。

因此,郭广昌建议在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中,应当加大对传统产业向C2M模式转型的鼓励和支持,从全方位、全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全社会管理等角度扶持典型C2M案例的落地,并以此为抓手为构建全社会2.0版的智慧经济体:

(一)以C2M模式构建智慧经济体2.0,企业是主体,要主动担当;政府要主导,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因此政府应首先着力扶持一批典型C2M模式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着力倡导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清新的供给侧价值新文化,反对低质、劣质、假货支撑的绝对低价逻辑,塑造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三)建议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动全球整合资源,并支持这些将这些海外项目带回中国发展。特别对与C2M模式和智慧经济体相关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资源整合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