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没有退路的转型 数字时代华为如何应对可能“消失的十年”

第一财经 2017-04-14 15:45:00

作者:李娜     责编:刘佳

向后看,是外围传统经济的下滑以及电信行业自身的困顿;向前看,“数字化转型”浪潮波涛汹涌背后是随时掉队的危机。

对于一个拥有18万全球员工的巨型公司,这一阶段的华为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向后看,是外围传统经济的下滑以及电信行业自身的困顿,向前看,“数字化转型”浪潮波涛汹涌背后是随时掉队的危机。但,不作为、不试错、不驶入无人区,华为也许面对的是未来“消失的十年”。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

在刚刚结束的华为第十四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高管从各个方面解析了华为toB业务转型的迫切性。华为轮值CEO徐直军甚至希望IT厂商的竞争来得更加猛烈些,倒逼运营商加快数字化的同时,华为才越有可能实现自身业务数字化转型需求,而在那之前,华为只有不计回报的投入。

运营商外,这几年行业业务上的突破也许给了华为重金投入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在2016年财报中,华为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是华为三大主营业务中增速最快的部门。在过去,全球财富100强有43家企业选择华为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伙伴。

分析师大会期间,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业务新提出“平台+生态”双轮战略,核心就是基于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高强度投入,打造开放、弹性、安全灵活的平台。华为的平台是航空母舰,战斗机就是合作伙伴,如果航母甲板上停了各式各样的飞机,开出去就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生态。没有甲板战斗机不能停靠,没有战斗机航母就是废铁,大家高度依存。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华为从去年开始不断的强调合作伙伴和行业案例,而不是自己有什么产品和技术,在外界看来,合作伙伴成功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华为未来能否转型成功,能否赢得“未来的十年”。

试探“数字化 ”

“走向智能社会的路程中,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不可否认这其中诞生的种种,会成为新一轮增长的机会与拐点。任何企业要抓住机会,必须成为数字化的组织,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掉队。”在分析师大会的开场演讲中,徐直军表示,在智能社会中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

基于这种判断,六年前,脱胎于华为“行业系统部”的企业业务成立,在内部担任着华为ICT转型的重任。华为曾预测到2019年企业业务收入将达100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例由2012年的5%增至15%。

但外界对于这项业务起初并不看好,2014年的时候,作为华为企业市场的竞争对手,思科原CEO约翰·钱伯斯在一场演讲中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思科最初的竞争对手大部分已经被市场淘汰,而到了2018年其他竞争对手将所剩无几,其中就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厂商。

但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比起思科,华为的“预测”似乎更准一些。

成立的六年时间里,华为企业业务前三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8%,最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5%以上,在政府及能源、金融、交通、制造等行业广泛突破全球性领先企业。阎力大告诉记者,“在未来持续若干年,华为企业业务可以保持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

增速信心背后是过去几年行业机会的井喷以及华为对自身业务的快速调整。

“各行各业都在谈数字化转型,这是百万亿级别的市场机会,他们怎么样利用最新的ICT的技术,对他们整个的生产进行一种变革,那么这种变革,也不仅仅是说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其实也在源于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阎力大对记者表示,但各行各业需求千差万别,软件方也需要平台方支撑应用,这样的部署更加省心。

但企业业务早期的定位是卖盒子,那时候IT只占总开支很小一部分且价格敏感,华为内部调侃自己的产品策略是“me too but cheaper”,这种商业模式简单、粗放,并且无法满足客户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也正因此,华为在2014年的时候对内部做了一次调整:企业部门不仅仅是卖产品,而是转身成为一个聚焦在ICT基础架构的平台提供商,在这个平台上支撑制造、金融、交通、能源等各行各业。

这种端管云协同的能力在阎力大看来,是构筑华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也是赢得客户的关键。

“中国有很好的软件公司,但跟做硬件公司体量没法比,如果有一个好的公司能够把平台搭好,软件公司在上面部署应用,对他们来讲就太省心。”阎力大说。

“渴望更多的战斗机”

这种平台的能力正在为华为带来越来越多的行业生意,也为合作伙伴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以公共安全为例,如果全国公安系统的所有监控摄像头资料能够宣布联网的话,将是海量的数据,华为在底层支撑海量数据处理的同时,引入“人脸识别”的合作伙伴为公安系统服务,也许就能够帮助公安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特定的人搜出来。

事实上,在平安城市上,华为已经开始这么做。华为偏向于擅长的传输技术和基础架构,在警察、交警、救护信息融合的云平台应用层面引入开发指挥系统软件的瑞典公司海克斯康、开发人脸识别技术的中国公司依图等,大量的应用商参与构筑了华为在该解决方案上的优势。

“依图本来是一个中国公司,现在在华为的平台上,去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带着它,突然之间它就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公司。”阎力大表示,华为不仅仅是技术平台,也是销售和服务的平台,背后有华为全球180个国家的销售服务体系。

阎力大把这种华为和合作伙伴比作航空母舰和战斗机的关系。“华为的平台是航空母舰,战斗机就是合作伙伴,如果航母甲板上停了各式各样的飞机,开出去就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生态。没有甲板战斗机不能停靠,没有战斗机航母就是废铁,大家高度依存,这就是生态的概念,所有我们渴望更多的战斗机来到我们的甲板。”

为吸引更多的伙伴加盟,2017年,华为计划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南非约翰内斯堡等地建设7家新的OpenLab,将全球华为OpenLab的总数增至12家。

“未来三年,华为将投入2亿美元将OpenLab的总数增加到20家。通过在全球建立OpenLab, 聚合领先业务伙伴,形成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创新能力,为未来智能社会ICT生态圈提供土壤和能量。”华为企业BG行业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总裁喻东说。

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

这种在行业上的经验也在被运用到更多的华为业务上。

“华为正从此前卖盒子的公司向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角色转型,华为的合作伙伴范围变了,更多是和产业合作伙伴合作来经营各个产业,比如华为与大型的制造企业,ABB、西门子、美国通用的合作。”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作为行业领导者,华为承担的责任要大很多,不仅仅要梳理与行业伙伴的关系,还要与上下游的利益相关者打通。尤其在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时候,经常遇到商业规则破坏者,走得越深面对的问题越复杂。

徐文伟对记者表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华为作为一家企业,希望在三到五年内将自身的数字化实践作为行业转型做案例,并希望能够联合各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数字化的转型。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