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绿色金融融资需求巨大 机构预测“高方案”将达30万亿

第一财经 2017-04-15 17:08:00

作者:章轲    责编:胥会云

预测结果显示,“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分别为14.6万亿元、24.3万亿元和29.9万亿元。

没有人否认未来中国有着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和广阔的绿色金融发展市场,但这块需求和市场到底有多大?

第一财经记者从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了解到,根据最新研究结果,中国现阶段和未来都具有巨大的绿色融资需求,应通过发展绿色金融优化资源配置,引导金融资本配置到绿色环保产业。

该环境规划院刚刚出版的《中国绿色金融政策2016》年度报告引述中国人民大学马中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将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分为六大方面,分别为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修复、工业污染治理、能源与资源节约和绿色产品。

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将六大领域的投资分为金融资金为主、金融资金与财政资金、财政资金为主三大类。同时,将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设定为“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

其中,“低方案”是根据2013年国家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和2013年达到的环境保护水平,以及当年投入的绿色金融资金,预测2014-2020年的资金需求;“中方案”是达到2013年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和2015年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高方案”是达到2015年国家制定的绿色发展目标和2015年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

预测结果显示,“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分别为14.6万亿元、24.3万亿元和29.9万亿元。

报告认为,有效发挥绿色金融机制作用是解决环保产业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方向的重要举措,应有效引导金融资本配置到绿色环保产业,通过金融交易的资产定价功能,将环境成本纳入到资源价格之中。

报告同时表示,环保产业为金融业发展带来商机。报告称,我国环保产业经过了20多年发展,已经在污水、大气、固废处理处置以及环境服务等重点领域,形成了涵盖环境咨询、环保设备、工程设计、设施运营维护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近年来,“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相继出台,为环保产业的市场化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环保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气、水、土的政策组合将为环保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以大气为例,有专家预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直接投资需要资金就达到1.84亿元,将会带动相关产业巨大的发展。

此外,环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环保需求朝着更加专业化与精细化方向发展。随着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污染增量将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存量也将逐步化解,由此将会衍生出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环境服务需求。

公众对雾霾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污染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土壤污染治理等意愿强烈,这将促使环境公共服务从单一化向综合化转型。

在这一迅速变大的市场上,金融机构和企业将迎来哪些商业机会?

报告分析认为,绿色金融为广大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对其原有金融业务做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尤其是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评级等方面拓展业务,开发金融产品,促进相应业务的发展。

报告说,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商业机会。比如,绿色信贷市场丰富了银行的信贷内容。通过将绿色资产抵押,使企业将原先无法变现的绿色资产盘活,使银行多了更多信贷的业务。我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纷纷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而且绿色信贷的不良贷款率要比一般贷款低。

此外,绿色债券使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债券的品种多元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报告估计,未来五年中,地铁、轻轨、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城市环保水务、固体废物处理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至少要达到10万亿元,这些项目的投资为企业提供了许多商业机会。 报告称,绿色基金撬动了更多的商业资本,使得金融机构等有机会参与到基金项目之中,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构建起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绿色保险也推动了污染损害鉴定等企业的发展,丰富了保险机构的理财业务。通过市场化的风险转移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资金融通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使承保企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到保险业务之中。

报告认为,绿色评级也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机会。绿色评级有助于催生一批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团队,通过其开发和使用环境、社会风险评估程序和工具,并将结果运用到客户风险等级评定和资产配置分析模型中,为持续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能力建设提供多种途径,不断提升环境、社会风险管理水平和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