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金融科技大爆炸:用资本砸出一个未来

第一财经 2017-04-19 20:50:00

作者:彭海斌    责编:胡军华

从2013年开始,中国在政策层面放松民资参与金融领域的限制,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领域日新月异。从用户数量、融资金额等维度衡量,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甚至将美国甩在了身后。

2015年是蒋韬和同盾科技公司的幸运之年。

在此前一年,蒋韬所创立的这家公司转入大数据风控领域,但一整年“基本没有任何收入”,以至于看不到未来的公司首席科学家选择了辞职。中国金融科技浪潮奔涌而来,使得同盾科技免于搁浅,而且公司发展平稳上升。

从2013年开始,中国在政策层面放松民资参与金融领域的限制,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领域日新月异,旗下拥有支付宝业务的蚂蚁金服短短数年间已经坐拥近4000亿估值。从用户数量、融资金额等维度衡量,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甚至将美国甩在了身后。

谁是这一蓬勃发展新兴领域的背后推手?

崛起之路

蒋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走了一年时间的弯路。

2013年蒋韬离开阿里的技术管理岗位,与几位合伙人创立了同盾科技公司。“开始并没有想得那么清楚到底要做什么”,蒋韬和他的同事们选择了最熟悉的那条路来走:开发企业级软件,帮助企业做风控项目的外包服务。

蒋韬很快发现在大公司里能轻而易举实现的目标,在初创公司则举步维艰。

“纯做软件这个事太苦了太累了!企业会提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个创业的团队服务五家或者十家机构还是可以的,但很难快速扩张,”蒋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开始做这个(风控项目外包业务)实在没办法,要挣钱嘛。”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年时间,到了2014年,原来业务难有进益,公司的几位创始人商量改弦更张,将公司业务方向转到大数据风险控制领域。后者的特点是前期投入大,短期难以看到收益。有一段时间,同盾科技的几位创始人很纠结,舍不得放弃现有的企业级服务,又要分出人力财力去探索大数据风控市场。

2014年整整一年时间,正在转变方向的同盾科技“基本没有任何收入”,蒋韬说。这一年,公司是靠此前从华创资本、IDG资本、宽带资本等融得的资金支撑。

彼时,同盾科技新的发展方向大数据风险控制服务领域,是基于更优质的数据源,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风险评估,并以此改善金融服务。银行业已经有相对成熟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真正对同盾科技业务有需求的并非此类传统金融客户。

“在国内金融领域,没有解决的痛点、没有满足的问题还很多。”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在2013年就主导了华创资本对同盾科技的天使轮投资。“金融机构从来不理300万元以下的借款。不是说这些借款300万元的公司没有信用和数据,而是(传统)金融机构没有办法覆盖和衡量他们的信用,有效地发放和管理借款。”

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估计,中国有21%,甚至更高比例的人没有被传统的金融服务所覆盖。这恰恰是中国“另类金融”的发展空间,网络金融服务的崛起,造就了同盾科技的大批客户。

政策铺陈,对中国非传统金融服务的发展举足轻重。

2013年7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被业内称为“金十条”,鼓励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在政策释放红利的当年,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推出,规模迅速扩展到5000亿,一举成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余额宝教育了整个个人理财端和大众消费者市场。”吴海燕评价说。

从此是中国非传统金融服务风起云涌,移动支付、网络借贷业务风头强劲。安永的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借贷的市场规模在2015年一度达到了8500亿元人民币。网络借贷市场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风险控制服务的需求。2015年,同盾科技迎来了业务的爆发式增长。

据悉,目前同盾科技接入客户量超过了6000家,平均每日API调用量超过4000万,调用总量超150亿,日均借贷调用量超300万。虽与大蜂数据、APIX等大数据风控企业的"江湖大战"从未停歇,但同盾科技已经占据了市场一席之地。蒋韬将之归功于“赶上了新金融领域的爆发”。

据安永方面评估,在“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风险评估”的数据分析这一金融科技子行业,中国已经发展成熟。同样已经发展成熟的还包括了主要由P2P和支付平台提供的网络借贷、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共平台提供的支付和转账服务,这些领域的成熟令“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科技强国”。

资本的胜利

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成功,吸引了来自国外的“学习者”。

3月16日上午,比利时第三大银行Belfius的CEO与该行20余位高管到访上海仲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交流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后者旗下的“众托帮”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网络互助平台。这类平台通过互联网迅速集聚大批用户,提供“网络互助”模式达成会员互帮互助,用户只需要预存十元的互助金即可加入互助计划,最高可获捐30万元的医疗救助金。这一平台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以防止用户信息的篡改。

“之前没有意识到区块链可以应用于货币(指比特币)以外的领域”,比利时Belfius银行的CFO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与中国的企业交流后才知道区块链还可以用于医疗和保险等行业。

在为期一周的中国行程中,Belfius高管们三天时间在上海,三天时间在苏州,集中完成了了近20家中国创新企业的交流。

中国在移动支付、网络借贷、大数据风险控制等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一成就?

蒋韬个人经验认为,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是靠资本大量投入“硬砸出来的”。

自从2013年10月份成立以来,同盾科技维持了一年一次融资的节奏。最早的一批融资来自于IDG资本和华创投资的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紧跟着是2014年8月份来自宽带资本领投、线性资本跟投的A轮千万美元投资,继而是2015年5月份启明创投的B轮3000万美元的投资,尚珹资本和元禾重元投资则在2016年4月完成了向同盾科技的B+轮3200万美元的投资。

“每一轮的融资给同盾注入了新的活力”,蒋韬评价道,“我们可以找一些更好的同事加入,带来更好的营收。”

吴海燕关注到,在2013年政策尺度放开后,一大批VC机构开始关注和活跃地投资于金融科技领域。在投资同盾科技之前,华创资本已经投资了移动理财服务的铜板街,2014年又投资了现金巴士,这是一家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信息,为促成个人与个人之间微小额度借款提供服务的创新公司。

中国投资者对于金融科技的兴趣远超过全球同行们。

“去年二、三季度开始,全球对金融科技的投资是在下降的,下降幅度达到46%”,安永金融行业银行转型和创新团队执行总监吴大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同期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则增长了42%。

吴大维认为,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人才、政策和需求方面都相当强大,但对比英国,中国真正的竞争优势是资本。安永测算中国在2016年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直接投资达到了560亿元人民币。

蚂蚁金服在2016年4月完成的B轮融资就达到了45亿美元。它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板块,涵盖了中国最重要的支付平台之一支付宝业务。蚂蚁金服B轮融资新增战略投资者包括一批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者,包括了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信托分别领衔的投资团,中国人寿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中邮集团、国开金融以及春华资本等A轮战略投资者也跟进了投资。

安永方面评估称,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较易获得融资,其中包含了750多家政府主导基金的巨额国有投资和活跃的IPO市场支持。从地方层面看,北京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中尤其重要,2015年北京一地就吸引了占全国65%的金融科技投资额。

“2016年北京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融资额超过了硅谷。”吴大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下一站

“在中国大的城市谁还用现金啊,刷卡都很少了。”蒋韬说。对比美国,中国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更高。2015年,中国已经有超过3.58亿的用户使用了移动支付服务,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但腾讯旗下的微信在移动支付领域正在迎头赶上。

同样的,网络信贷领域在中国的发展也已经成熟。吴海燕分析称,2012~2016年做得比较好的金融技术初创公司很大一部分是信贷服务相关的:要么把自己变成小贷公司,要么变成助贷机构,帮助做信贷评估。

BAT在中国几乎渗透到金融科技的各个细分领域,呈全方位全面的铺开状态。不过吴海燕认为,金融科技领域并没有一家企业垄断之虞。

“互联网行业是先把规模做大,再考虑练内功,否则很容易早早地被干掉”,吴海燕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道,金融相关领域则一定要考虑先做强,再慢慢做大,否则一旦做大后出现问题则积重难返。就像银行、券商领域,最大的公司也难以占据行业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金融科技的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可能存在几家大的优秀企业共存。

中国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中,相比成熟的移动支付、网络信贷、数据分析等子行业,区块链技术尽管近年火爆,但在中国还处于“新兴”阶段。

井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CEO武源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区块链是一种由各种技术和通信协议组成的互联网全新的底层软件基础架构。最早被用作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为比特币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去中心化的货币发行、流通和支付结算网络。目前该技术已经演进到第二个阶段,即一些应用场景已经可以和该技术结合。井通是“硅谷技术、中国公司”,2011年由几位华人科学家于硅谷发起成立区块链技术团队,开始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研发,并于2015年正式落地国内。

区块链技术创新是在开源社区诞生的,由于其底层的架构不是为了商业场景来设计的,因此,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商业应用场景广泛落地的最大瓶颈,还是在底层技术的成熟度上。区块链技术每一个层次的成熟度发展是不一样的,市场可以根据每个层次的成熟情况,推出相应的区块链产品。

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拓展,目前已经有航空公司、保险公司使用区块链做积分管理、众托帮等类网络互助平台用于用户登记。井通科技与合作伙伴一同推出的“企业级钱包”为海航集团成员企业提供了“采购信息——资金流转——结算”全流程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武源文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刚刚起步,中国与硅谷基本上是同步进行,而中国在应用场景的创新上远远领先其他国家,相信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价值互联网的未来在中国。

但吴大维认为,短期内不应对区块链抱有太高期待。“作为风口上的热词,大家一口咬定它会改变整个金融生态圈”,据他观察,现在区块链还处在一个概念性阶段,还没有看到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嫁接到区块链上后让大家眼前一亮。

“太热了,气球会飞到天上去,但怎么落下来是个问题。”

相比于中国金融科技的跃进,监管也在补位。这在P2P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由于2016年P2P跑路频发,监管政策逐步收紧,这一领域的融资额也在大幅下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P2P业务被判了死刑,“如果P2P规范好的话,地下金融可以阳光化,”吴大维说,“大家认为P2P几乎走到了死胡同,但我个人认为,这一块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需要的程度。”

消费者数据采集等领域也面临监管缺失。

“国外企业大部分考虑个人隐私,比如性别、年龄、住址、邮政编码等,都不能用在信用评级里,更别说购物的消费记录了。”吴海燕说。但反观中国,“现在数据满天飞,什么数据都拿得出来,找得到。这是不是不对?”尽管已经有一些合规政策的推出,但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仍令个人隐私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