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放缓是外贸转型升级前奏

第一财经 2017-04-26 21:20:00

作者:辉亚    责编:黄宾

在传统竞争优势出现弱化的同时,中国正在通过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弥补传统出口产品的下滑。

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实现良好开局。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值(按美元计)同比增长15%,出口增长8.2%,进口增长24%,进出口双双实现正增长,呈现回稳向好态势。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值在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以及进口量大幅回升的双重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这是时隔5年后,一季度进口值再次出现20%以上的高增长。其中,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5%、价格同比上涨55.7%,铁矿砂进口量增长12.2%、价格上涨70.5%,煤进口量增长33.8%、价格上涨88.5%,橡胶进口量增长35.8%、价格上涨50.3%。据测算,仅上述4个商品的进口值增长,就拉动同期中国进口总值增速达1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的出口值则增长较为缓慢。其中,纺织服装、鞋和家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农产品的出口低迷,是拖累整个出口的主要因素,一季度服装出口值下降0.1%、纺织品增长1.2%、家具增长2.1%、鞋增长6%、农产品增长1.1%,均明显低于同期中国出口值8.2%的总体增速。而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低迷形成对比的,则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蒸蒸日上,如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值增长8.6%,其中手机出口值增长13.8%、汽车出口值增长22.9%,此类产品正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支撑。

就在中国海关公布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数据的同一天,另一组引人注目的数据,是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16年世界各国或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位次变化,中国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大国的称号,再次回到曾经的冠军美国手中,而两者的差距仅为200亿美元。造成这一位次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出口领先差距的缩小,尽管中国自2007年起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地位,领先第二名美国的差距由2007年的704亿美元逐年扩大至2015年的7709亿美元,近十年间差距扩大近十倍,但在2016年这一差距首次缩小,为6436亿美元,较2015年收窄1273亿美元;另一方面,由于2016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维持低位,导致了中国进口规模的大幅萎缩,这与中国进口产品中大宗商品比重较高的结构密切相关。

曾有评论认为中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不保以及出口持续放缓,是中国经济即将崩盘的预兆。但笔者却认为,这样的位次更迭实属正常,中国也只不过是在其漫长的对外贸易发展历程中暂时放慢了脚步。中国有句老话叫“不怕慢,就怕站”,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如此。在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近十年间,全球经济发展和货物贸易一度陷入停滞,无论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无一幸免,世界各国都曾共同努力期望改善这一困局。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努力却出现了分化。个别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言行,为全球贸易的复苏设置人为障碍,不仅原地不动甚至要开历史倒车。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货物贸易的领头羊,主动担负起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任,无论是去年杭州G20峰会还是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中国都呼吁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持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并倡导各国要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面对严峻的外部市场环境,尽管外贸发展的脚步有所放缓,但中国始终向着全球经济共同繁荣的目标在努力。在向世界发出倡议的同时,中国更加注重自身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出口领域,在传统竞争优势出现弱化的同时,中国正在通过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弥补传统出口产品的下滑。笔者认为,中国外贸出口步伐出现的阶段性放缓,绝不是什么经济崩盘的预兆,而是实现外贸转型升级的前奏。

(作者系宏观经济研究者)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