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年跋涉终“入摩” A股通过MSCI大考

第一财经APP 2017-06-21 08:40:00

作者:张苑柯    责编:黄向东

MSCI计划初始纳入222只大盘A股,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MSCI计划分两步实施这个初始纳入计划。

MSCI明晟与近日早间公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此次纳入A股的决定在MSCI所咨询的国际机构投资者中得到了广泛支持。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正面发展,以及中国交易所放宽了对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产品进行预先审批的限制。此两项进展对提升中国A股市场的准入水平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MSCI计划初始纳入222只大盘A股。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MSCI计划分两步实施这个初始纳入计划,以缓冲沪股通和深股通当前尚存的每日额度限制。第一步预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实施;第二步在 2018年8月季度指数评审时实施。倘若在此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 不排除将此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

从数量来看,被纳入的A股数量较市场之前预期的“169只”股票有所扩大。明晟MSCI称,选股方法为MSCI现有国际中国指数成份股共有459只个股,排除195只中型市值个股、10只无法通过互联互通购买的大市值股票、12只长期停牌股票以及10只在指数审核期间停牌的股票,剩下的222只大盘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之前提出的“缩小版”的主要变化是将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符合要求的大盘股均纳入,而“缩小版”方案曾提出将两地联合上市公司中对应H股已是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的A股剔除。

国金策略李立峰团队认为,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初始5%的比例是否一步到位,即宣布的一年后(2018年5月前后)一次性实施调整,仍取决于“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是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在现有情况(每日额度未取消或大幅度提高)来看,A股纳入MSCI指数计划分两步实施这个初始纳入计划,可缓冲沪股通和深股通当前尚存的每日额度限制。

此外,MSCI将开始演算多只MSCI ACWI全球指数系列中包含A股的暂行指数。这些暂行指数工具旨在为全球投资者在其拣选的特定时间段实施纳入A股提供操作指引。MSCI将于2017年6月21日推出MSCI中国A股国际大盘暂行指数(MSCI China A International Large Cap Provisional Index),并于2017年8月进一步推出全球及各区域的包含A股的暂行指数,其中包括MSCI中国暂行指数及MSCI新兴市场暂行指数。

MSCI董事总经理暨MSCI指数政策委员会主席Remy Briand指出:“国际投资者广泛认可了中国A股市场准入状况在过去几年里的显著改善。如今MSCI迈出纳入中国A股第一步的时机已然成熟。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发展完善为中国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革命性的积极变化。”

Briand先生表示:“随着中国A股市场的准入制度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沪股通和深股通持续无阻的准入状况得到市场检验,及国际机构投资者获取更多的市场经验,MSCI将相应地提高中国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比重。MSCI热切希望中国在过去几年里积极改善市场准入水平的这种政策势头继续加速向前。”

在今早的新闻发布会中,MSCI明晟指数全球管理研究团队主管Lieblich表示,指数未来在中国A股权重上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取决于中国市场的开放速度,未来亦可能在任何时间点上开始咨询上调中国A股权重的相关事宜。

MSCI高管还指出,基于5%的纳入因子,预计A股纳入msci后会有170亿至180亿左右美元资金流入,并预计未来A股完全纳入后,资金流入可能达到3400亿美元左右。

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在今早的答记者问中表示,赞赏MSCI做出这一决定。A股纳入MSCI指数,这是顺应国际投资者需求的必然之举,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性的信心。我们对此一直是乐见其成的。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境外投资者。

张晓军进一步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既是机遇,亦是挑战。我们将始终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切实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证监会将同相关各方,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相关制度和规则,便利境外投资者通过包括跟踪MSCI指数在内的多种方式投资A股。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