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银行系“正规军”谨慎回探校园贷 效果仍待观察

第一财经APP 2017-08-09 16:30:00

作者:殷怡    责编:于舰

随着曾经的监管升级,银行系此时是否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进入校园贷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获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和招联消费金融公司,已进入首批试点校园贷产品的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列。

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校园贷乱象,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利造成了严重损害,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016年4月,教育部和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力度,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贷服务,满足学生临时性需求”。

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一纸批文,使校园贷市场,陷入了突如其来的“空窗期”,通知规定“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银监会一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校园贷业务监管整治力度“堵歪门”,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正门”,加强校园贷服务和产品创新,占领市场、满足需求。目前距离学校开学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么银行系“正规军”是否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进入校园贷市场?

银行系校园贷入局

据业内人士估计,2010年以来,在校生每年增长100万人,据此估算,2017年在校生应该超过2800万人。按照人均信用消费3000元到4000元估算,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时,大学生信用消费呈现高粘度特征。根据《易观智库》调研,大学生使用分期消费的频率很高,每月使用3次及以上的活跃客户占比超过36%;超过66%的学生仅使用一家分期平台。上海一所高校学工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校园贷产品之所以能够此前在校园疯狂肆虐,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高校学生对于金融产品有很大需求。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从今年5月开始,一些银行已经为重新杀入校园贷市场摩拳擦掌,除了上述被通报的四家机构和相应产品,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和一些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还有一些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商均开始有所行动。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落地方式,银行系校园贷款产品均尽力表现出监管层所期望的低息和稳健。

记者查阅各家银行系校园贷产品发现,银行系校园贷主要有纯信用、低利率、有额度限制等特点。

川财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冯钦远认为,银行推出校园贷产品是响应监管部门的呼吁,也是普惠金融的业务布局之一。

银行将如何发力?

尽管银监会推进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设计满足高校学生需求的金融产品,但实际上,银行业也面临重重困难,面对被清场的校园贷市场,银行系消费金融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一方面,由于监管的关系,在具体的操作细则还没有完全公布的情况下,一些银行还不敢大肆铺开校园业务。同时,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款上很容易出现逾期,此外,如何在推广中树立学生的信用意识也是银行目前推广校园贷的一个难点。”一位股份制银行个人金融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其实银行业在校园金融消费方面的开创之路早已有之。从2004年广发银行发行国内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开始,校园市场便逐渐受到关注。“虽然银行在校园贷市场上已经耕耘了很多年,但由于这一市场的特殊性,除了传统银行的助学贷款,长久以来并没有出现专门针对校园学生的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告诉记者。

“校园贷的风控问题,是该业务重中之重,也是痛中之痛。一方面银行有过教训,另外一方面还要承担重塑、规范校园贷市场的任务。所以在准入门槛、申请流程、授信额度等方面,都会谨慎很多,而这也会造成成本上涨,导致业务利润空间降低甚至消失。”上述负责人称。

兴业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还对记者表示,银行进入校园贷领域,首要目的并非盈利,而是出于对于社会责任的践行。所以,除了提供正规、透明的贷款产品,银行还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群体金融知识和诚信理念的教育上。具体来说,银行应该走进生源地和高校,针对学生及辅导员群体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和诚信理念宣导,引导高校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和适度消费,并培养诚信理念和信息安全意识。

在风险审核方面,银行系的审核较为严格,一方面需要学生提交详细的身份认证材料,另一方面还会联同校方一起,以加强学生的金融教育为基础,与校方一起从源头上树立大学生群体正确的贷款消费观。

“如果出现逾期,除了靠短信和电话提醒借款人归还贷款,还可以为借款人办理延期手续,等毕业后再逐步还钱。目前市面上一些学生贷产品可以在在校期间只归还利息,毕业后再归还本金,这种方式也可以减少学生还贷的压力。”上述股份制银行个金部门负责人表示。不过,借款人的信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了恶性逾期,银行就会上报央行个人征信中心,未来借款人就失去了办理房贷、车贷等一切贷款业务的资格。

银行与互金平台“联合试水”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全国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全国目前还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主要是消费分期平台和在线信贷平台现存平台也开始扩大目标客群,拓展其他消费金融市场。

记者了解到,现存的互金平台校园业务大多是存量业务,消费分期和在线信贷基本也取消了专门针对校园学生的分期贷款业务,一些消费金融平台也会对校园客户“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和白领上传的身份资料是不一样的,因此平台识别出学生客户会对学生人群有额度限制和品类限制,比如游戏相关的增值产品学生人群不能分期。而且学生人群债权将由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乐信集团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未来,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会成为校园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银行在线下业务、风控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而互联网金融线上的电商场景和大数据能力可以使双方的合作实现双赢。

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银行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模式齐全,但互金平台在电商大数据积累、营销及新模式探索上具有优势。互金平台除了可以通过与银行合作可以“分得一杯羹”,同时还可以依托大数据风控互金平台能够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能够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互金平台与银行“联姻”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

乐信方面分析称,银行与互金平台合作,互金平台可以利用银行的低成本资金,而且就算之后监管细则全面禁止互金平台从事校园贷款业务,互金平台还可以帮银行引流,然后进行营销分成。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