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圳“放大招”,东莞惠州为何成华为大疆等深企新宠?

第一财经APP 2017-08-21 22:19:00

作者:王玉凤    责编:计亚

深圳和周边城市正在形成新型的“前店后厂”模式,珠三角内部正在重新进行产业分工,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一种新的“前店后厂”模式,正在深圳及其周边城市形成。深圳从曾经港澳地区的“后厂”,变成了如今的“前店”,它的创新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来,深圳一些高科技企业加快了在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布局的步伐,“深圳总部、研发”+“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生产制造”的模式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标配。

当地区域经济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深圳和周边城市正在形成新型的“前店后厂”模式,珠三角内部正在重新进行产业分工,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制造业规划升级

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7700.43亿元,占GDP的39.50%,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785.88亿元,占GDP的60.46%,同比增长10.4%。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突破六成。

其实,早在2016年上半年,深圳第三产业比重就首次超过六成,二三产占比由2015年同期的41.1:58.9调整为38.9:61.1。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38.6:61.4,三产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深圳三产比重升高的背后,是当地制造业的规划升级,除了传统产业之外,深圳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也逐步在周边城市布局。比如,2013年大疆科技在东莞买地;2014年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2015年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016年华为终端转移落户至东莞松山湖等。

周边城市也加快了接纳深圳企业布局的步伐。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和中山)获国家发改委立项后,中山市发改局统计显示,其近3年已接纳230多家深圳企业落地中山;江门市工商部门统计,已有198家深圳企业在江门投资,设立企业法人共166户,,注册资本300.2亿元,同时,深圳企业在江门设立的分支机构达225户。可以看出,“深圳总部、研发”+“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生产制造”的模式已是很多公司的常态。

深圳市政协今年7月发布关于实体经济的调研报告称,深圳现有工业用地存量少,呈碎片化状态,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需求,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某些环节,特别是生产环节,向周边城市扩展,如华为迁往东莞、中兴迁往河源、比亚迪迁往汕尾等,形成了新型的“前店后厂”模式。

留住创新成分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以前的“前店后厂”指的是香港是“店”,深圳是“厂”,现在这一概念的变化,反映出深圳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曹钟雄认为:“深圳怎么做好这个‘店’很重要。深圳在过去多是批发零售模式,比如从国外进口关键的设备和原材料进行组装后再卖出去。未来,深圳将是定制模式,即在本地进行研发、创意和设计,或是增加总部型的企业,而这类企业一定会将部分环节向异地布局。”

深圳的制造业要大力创新、留住研发等核心环节,这已经成为当地各界的共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一座要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之城,深圳要对标的是其他国际大都市。“东京的制造业很强大,但这个比重只占到6.9%。 韩国首尔的制造业比重也仅为6.3%。深圳要保留的是创新的成分。”

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制造业可以“分层”成多个环节,生产、设计、销售、总部、管理、资源调配等环节都可以剥离,不能单纯地以一个环节判断一家公司的性质。

他以华为为例:“华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分层’一下,你会发现它的2/3不是制造业,那么你说它是服务业公司,还是制造业公司?”

唐杰说:“这些环节里的部分可以分离出去,深圳要留住的是能‘上楼’的部分,尤其是研发。未来,留在深圳的应该是高端制造。”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与此同时,深圳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也将会增强。

唐杰以美国纽约为例,纽约周边的城市分布着美国最高端的工业,但是这些城市的产业又被位于纽约的研发、总部、创意中心等控制着,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各方共同发展。

“美国专利技术有67%来自于制造业,但制造业占全美经济的比重大概仅11%,这意味着制造业的专利技术占比是制造业GDP占比的7倍,而这些制造业的专利技术大多数又集中在大都市。这就是大都市要大力发展创新,与周边城市形成良性互动。”唐杰补充。

深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重新进行产业分工,也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融合进程。曹钟雄说:“过去你生产,我也生产,顶多你生产得低端一些,我生产得高端一些,或者我们生产的产品不同。未来,分工会越来越细,各城市间的资源整合能力更强。”

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也在加快为城市间的产业融合提供配套的步伐。就拿深圳来说,自2015以来,深圳与周边之间交通接驳的预期显著加快。2015年11月,深圳地铁集团与东莞实业集团签订《深莞轨道交通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启动两市轨道交通线路对接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从深圳到东莞坐地铁最快2020年就能实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