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贷监管一周年:882家平台退出,严监管贯彻全年

第一财经APP 2017-08-24 22:24:00

作者:殷怡    责编:吴茜

自2016年8月24日第一份网贷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一年内,已有882家平台已经退出网贷行业,留下的平台也在接二连三近50多份的监管细则要求中加速合规整改,同时积极转型。

2016年8月24日,多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虽然明确了网贷的合法地位,但也为网贷平台划出“十三条红线”,要求网贷平台整改合规。

近一年来,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总计有882家平台已经退出网贷行业,留下的平台也在接二连三近50多份的监管细则要求中加速合规整改,并同时积极转型。

近千家平台退出市场

在这一年中,由于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一系列监管条例对众多平台形成巨大冲击,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网贷之家统计显示,882家退出网贷行业的平台中,恶性退出的问题平台225家,其中贷款余额超过千万元的有47家,良性退出的停业和转型平台657家。2016年9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仍然高达114家,2017年7月单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已经下降至35家。

“从平台背景来看,目前停业及问题平台中约99%的平台属于民营系平台,民营系平台由于没有强大的背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在严厉的监管环境下更容易被淘汰出局。随着行业‘大浪淘沙’的进行,强背景平台将更受关注。”网贷之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晓俊解释道。

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对第一财经记者总结了网贷行业近一年来的六方面变化。第一,随着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互金行业的成交量总体来看虽然有波动,但整体还是呈现上扬走势;第二,互金行业的人气越来越旺,无论是理财端还是资产端都呈现增长态势;第三,贷款余额走高,贷款余额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资金流向情况,贷款余额走高也说明资金看好行业发展;第四,在监管收紧的情况下,合规的优质资产越来越少,行业未来将长期面对“资产荒”现象;第五,多方面因素造成行业综合收益率呈下降趋势;第六,行业企业自律意识、合规意识明显增强,尤其表现在信息披露等方面。

相关数据显示,以8月24日为分割点,停业及问题平台事件类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暂行办法》出台前停业、转型的比例分别为43.12%、0.78%,《暂行办法》出台后停业、转型的比例上升至70.41%、4.08%。相对的,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的数量占比均出现了下降,《暂行办法》出台后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的占比数值分别为11.90%、13.49%、0.12%,而《暂行办法》出台前该指标数值分别为35.18%、20.18%、0.74%。

“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众多小平台由于较为严厉的监管背景下,无法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平台选择主动清盘停止营业,这部分平台待收较小,比较容易完成清算。”陈晓俊解释称。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年,越来越多的平台都转向寻找符合监管要求的小额分散项目,已经有不少平台取得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完成银行存管等要求。”

据网贷天眼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21日,完成银行存管系统上线的网贷平台共计332家,占网贷平台总量的19.06%。2017以来,共有192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系统,占全部存管平台数量的57.8% ,2017年上半年上线银行存管的数量接近2016年全年。

监管细则接二连三

随着近一年来监管逐步趋严,涉及内容包括在银行存管、借款限额、校园贷、金交所等等提出的要求和限制,在强监管压力下大量的平台也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网贷行业,而其中退场的平台甚至包括了部分派系背景的平台。

据统计,这一年中,各级监管部门共出台50多份有关P2P的监管细则,网贷平台迎来实实在在的“监管年”。

继8月24日上述《暂行办法》出台之后,全国性政策还包括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银监会等15部门发布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银监会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等7份文件。

其中,针对细分贷款项目“现金贷”和“校园贷”,国务院互金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发布《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银监会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规范整治。

地方层面,北京、上海、广东、厦门、深圳先后下发各地区有关P2P网贷备案登记和《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等。其中争议最大的要属银行存管属地化。这一要求在上海和深圳的备案指引中被明确提出,但在北京、广州、厦门等地未提。

根据网贷天眼统计,上海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共计34家,符合要求的仅有14家。深圳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共计69家,符合要求的仅有47家。目前,存管属地化难题仍待解。

此外,各地网贷行业协会也配合下发了一系列监管文件,内容涉及校园贷、现金贷、债权转让、催收等自律性监管内容。

“金融业属于经营风险的行业,高风险属性决定了强监管的必要性。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在宽松的氛围内成长起来,随着规模逐步做大,加强监管很有必要。《暂行办法》出台的这一年,网贷行业逐渐步入正轨,各项制度越来越完善,系统性风险的出现概率大大降低,监管所带来的的正面影响显而易见。” 周治翰告诉记者。

下半场“淘汰赛”继续加速

事实上,在监管的高压下,P2P网贷行业的马太效应正在持续深化,行业的二八格局也早有征兆。“预计下半年的淘汰赛还将加速,2016年,排名前100名的网贷平台,其成交量就已占据全行业总成交量的75%。随着其他平台的主动退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PPmoney万惠集团执行副总裁胡新表示。

胡新还认为,为顺应监管要求,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对接小额资产,汽车金融、消费金融、三农金融等市场一时间涌入大批玩家。而消费金融线下已成一片红海,线上依然空间巨大,谁先抢驻这一市场,便能在下半场的比拼中获得先发优势。

新联在线COO陈智诚也认为,未来网贷行业竞争主要方向还是聚焦在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和科技金融这三块细分领域。谁能拥有更优质的小额分散资产,不断完善在各自细分领域的用户使用场景和风控模型,更早、更快、更安全地运用金融科技,谁就能在这场生存挑战中活得“风生水起”。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2016年8月24日至今,共计36家平台进行了业务转型,特指平台不再从事P2P网贷行业相关业务。转型的方向包括:专注资产端(包括消费金融、借款服务等)、理财业务(包括基金代销、线下理财、私募等)、众筹、金融服务(金融行业资讯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提供等)、其他(电子商务、公用事业等)。

另一个重要且明显的升级路径为,众多平台开始花大力投入提高平台的科技水平,一些平台甚至希望从一家FinTech公司向TechFin企业转型升级。

点融网联合创始人兼CEO郭宇航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互金或者金融科技的竞争力来源还是技术,而非商业模式创新。平台想要长久生存必须重视技术研发。虽然技术研发投入让成本大幅上升,但是却决定了未来三到五年平台的竞争力。

“这一年里,科技在网络借贷行业中加权比重升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线上化识别风险,提高了金融效率,降低了金融边际成本,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向上金服创始人兼CEO袁成龙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