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华为云总裁郑叶来:“我们今天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进步最快的”

第一财经APP 2017-09-11 21:27:05

作者:李娜     责编:彭海斌

华为所做的承诺是不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客户数据,不将客户数据进行商业变现,而是用自己云计算和大数据积累跟客户一起发挥数据的价值。这是与互联网厂商在云模式上最大的不同。

自8月底,华为发文将Cloud BU提升为一级部门后,外界有关该业务的讨论声音也开始多了起来。

“坦率讲我去新加坡出趟差,下飞机一看网上刷屏了,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顺理成章的业务组织调整,但一堆人给我发微信,可我回去一查工资也没涨啊。”华为Cloud BU总裁郑叶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笑道。

而面对外界对华为云业务的质疑,郑叶来十分坚定:“我安安分分做一个透明云基础设施而已。”

云业务成焦点

“(云计算)这件事从公司来讲作为战略必须取得公有云上的成功,对于我来说做的事情没有变化。”郑叶来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华为HC云计算大会的第一天,华为轮值CEO郭平发表主题演讲,紧接着,郑叶来上台。这并不是他作为华为Cloud BU总裁的第一次亮相,但相比过去作为公司二级部门老大,如今几乎和华为三大BG平行的“云BU”却让他背负了更多。

在云计算大会召开前,外界关于华为云战略的关注点主要聚焦在能否三年赶超阿里以及如何实现云市场领先等问题上。因为,从市场份额来看,华为在公有云上并不占优势。

“并且,原先华为的云平台分散在不同领域,对于业务需求、技术架构、人力资源以及决策及利益机制均有所不同,尚未有效整合在Cloud BU下形成合力。”第三方咨询机构Forrester首席分析师戴鲲对记者表示,如何加速跨区域跨业务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包括将电信领域的全球优势有效拓展到企业业务领域,将欧洲和亚太部分市场的优势拓展到北美和亚洲其他地区,在新进入的细分行业与应用领域快速构建能力并使能合作伙伴等,这都是华为在公有云市场上需要解决的难题。

但在郑叶来看来,这都不是问题,他告诉记者,华为的商业逻辑就是为客户解决问题,然后反推组织流程。“公有云市场的成功是华为面向未来战略的基石,一旦目标确定,就不会再犹豫。”郑叶来对记者说。

“向消费者业务学习”

在华为,做云的部门有很多,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边界并不是很清晰,甚至还有重合。

当记者问道,混合云、私有云、公有云等概念之间的界限是什么,是否会成为华为开展云业务的阻碍时,郑叶来这样回答,“云市场的到来,让华为从整个商业流程层面到整个与客户做生意的界面都会发生变化,但无论这个变化影响到哪些部门,在华为都不是问题,华为一切思考模式最终是为客户解决问题,从客户出发往回来梳理我们的流程,在华为公司都会得到拥护。”

言外之意,内部之间的利益并不是华为做云的困难。

郑叶来对记者表示,目前华为云业务主要是分为两个组织,公有云由Cloud BU负责,私有云由IT产品线负责,但是云研发主体都在Cloud BU,也就是说整个架构设计是由Cloud BU负责。

“客户希望哪些业务放在私有云上,哪些放在公有云上都可以,从客户出发真正构造一个混合云解决方案,我们把这个使命留给IT产品线下面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品线。但整个架构的一致性、统一性由Cloud BU负责。”郑叶来对记者表示,华为以前做产品到以服务形式提供解决方案,对于华为本身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华为成立了Cloud BU。

至于Cloud BU拓展客户的方式,郑叶来表示线上、线下各种方式都在积极拓展。“我们的互联网体验比互联网公司差,华为手机的操作体验以前做得也不好,现在改进很大,我们要向消费者业务学习。”郑叶来对记者表示,目前华为云官方也做了全新改版,对超过30个云服务、超过1000个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达到了80%的关键任务三步可达。

靠技术变现

任正非说过,华为的最低战略和最高战略,就是活下去,活下去就是赚钱。

但云业务如何实现商业变现?这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说几乎不是一个问题,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说,数据变现是云服务中的重要设计,是商业模式的出发点,但对于华为来说,也许需要做好长久投资的准备。

一位华为的内部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云注定是一个慢生意,至于赚钱,也许三五年都无法看到。”

“华为所有商业设计逻辑就是用技术变现,不跟你做应用竞争,不用你数据变现,我安安分分做一个透明云基础设施而已。”郑叶来对记者表示,对于华为来说,云业务本身只是换了一个销售模式,所以并不担心盈利能力。

这也是华为出于对自身云业务模式的自信。“华为围绕云计算投资,不是从上往下投,是从下往上投。云计算最终服务形式消耗整个网络资源,原来华为是把产品送到你家去,现在是以服务形式卖给你。从芯片到应用、从硬件到软件的综合实力华为都具备。”他表示,华为目前做得更多的是PaaS这个服务,可以理解成IaaS往上走一点。

而在数据问题上,华为所做的承诺是不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客户数据,不将客户数据进行商业变现,而是用自己云计算和大数据积累跟客户一起发挥数据的价值。华为轮值CEO郭平认为,这是与互联网厂商在云模式上最大的不同。

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就是大数据,对于华为来说,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数据,有外界声音认为,华为未来会在数据上采取更多的动作。郑叶来否认了这种看法。而作为Cloud BU的“客户”,荣耀总裁赵明也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有自己消费者云应用,华为方面的确提供了云存储、云备份功能,但这个是属于用户的,因为用户购买了服务,华为不能碰。

“比如说Magic手机很多智慧引擎的处理都是在本地进行,不是上传到云端,通过云端来处理,所以华为坚持数据是属于用户的,不属于荣耀Magic,不属于各个互联网公司或者是云平台,即使是要进行数据处理,也是要经过用户的授权,荣耀Magic的智慧引擎都可以关掉,华为承诺在人工智能处理当中不碰用户数据。”赵明对记者说。

能否实现赶超?

华为轮值CEO郭平在2017年全联接大会表示,“华为已经战略投入公有云,并长期提供云服务,华为致力打造全球五朵云之一。”

从国内市场来看,IDC在今年5月公布的2016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数据,阿里云和腾讯云都排在华为云前面,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超过40%。应该说,阿里云是华为云面临的强劲对手。今年8月阿里巴巴公布的财报显示,阿里云当季营收达到24.31亿元,云计算付费用户数量首次超过100万,成为亚洲首家达到百万级用户规模的云计算公司,并在公有云市场攫取了40%的市场份额。

华为只公布了用户增长量。自华为Cloud BU3月成立以来到8月底,华为云的用户增长率达到了238%,华为云的在用资源使用量增长了260%。

“我们今天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进步最快的。”郑叶来对记者说。

华为确实在追赶,一如在其他行业一样。在企业IT市场,经过五年的发展,华为正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已超越众多国内外IT厂商。而手机业务上,全球智能手机发货量已经紧逼苹果,并有望在今年实现全面反超。

更重要的是,华为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加大。

华为在HC上宣布,在企业服务云化转型上,希望在未来5年投资5亿美金建设服务能力。并且,每年研发投入的5%会用来做安全相关产品解决方案建设与治理。

戴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华为在过去三年一直坚定执行全面云化战略,从公有云战略到各种软硬件创新服务的推出,诸如人工智能服务EI、Atlas、App Builder和DevOps Cloud 2.0,体现了华为以云计算为基础在多个维度上的战略深化与生态拓展。

“但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开发者是不同的群体,对于服务的丰富性、稳定性、可靠性、异构管理能力与集成能力、生态完整性的要求都不同,需要分别制定市场策略,客户时代,在云端可以成规模提供最佳客户体验和最卓越运营能力的企业才可以得到客户青睐。”戴鲲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