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概涨势仅靠“借东风”?基本面和汇率才是两大砥柱

第一财经APP 2017-09-13 21:07:49

作者:张苑柯    责编:后歆桐

究其原因,是借了美股普涨的“东风”,还是基本面推动,市场存在不同的声音。

纽约时间12日收盘的数据显示,中概股连续数日集体上涨,且低价中概涨幅更为可观。其中搜房网上涨8.98%,第九城市上涨7.09%,几大中概科技龙头亦保持上行趋势,京东收涨2.97%,新浪收涨2.18%,百度收涨1.76%,阿里巴巴收涨0.72%。从全年来看,更有多只中概股涨幅超过大盘指数涨幅。

2017年以来,美股涨幅排行榜中不乏中概股的身影,各大基金持续布局仓位时,也开始将中概股纳入考量,特别是中概股中的几大科技龙头。截至第二季度末,对冲基金Appaloosa已持有370万股阿里巴巴集团的股票,Third Point在第二季度清空了所持的Snap股票,并买入450万股阿里巴巴集团美国存托凭证。据最新的基金经理持仓报告13F显示,索罗斯第二季度增持阿里巴巴79.5%至19.24万ADS此外,Duquesne Capital和老虎基金两家对冲基金,也在第二季度分别买入71万股和21.4万股阿里巴巴集团美国存托凭证。

此轮上涨使中概股进一步进入国际投资者的视野,但是究其原因,是借了美股普涨的“东风”,“昙花一现”还是基本面推动,市场存在不同的声音。股价的上升是否会滞缓中概股“归巢之路”亦众说纷纭,主流观点认为,中概股回归虽频频受阻,但A股的吸引力恒强,回归脚步或不会因美股上涨而停歇。

中概股不只是“借了东风”

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概股的上涨行情还在起步阶段,且以消费为背景的科技股都在上升轨道中。“从宏观背景考虑,整个中概市场还有上涨的空间。一些基金和投资公司不止关注一线中概股,也开始关注其他逐渐活跃的中概股,并加入到股票池中,这些新增仓位代表着持续投资的可能性。”

王昕杰表示,过去也出现过中概股表现有超涨和超跌美国大盘和纳斯达克指数的情况,需要警惕的是未来两到三年市场出现明显的回调时,投资者的避险情绪攀升,使得中概股和部分科技股回调超过大盘回调幅度的情况。“然而,回调后也并不意味着中概科技股的走势就此结束,在业绩的基本面支撑下,未来价格依旧会回归上升轨道。”

此外,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向便是流出美国、流入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

一方面,9月以来,美元指数再度大幅下挫,一度逼近91,为2015年初以来的最低点。尽管美国从3月初以来持续的资金流出与特朗普政策不断令市场失望、以及经济短期动能放缓有关,但美元的不断走弱也会相当程度上降低美股市场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随着今年3月开始人民币净结汇额连续转正,5月加入了人民币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中间价调控更贴合其他外币的整体走势,且进入强势升值通道。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82元,虽然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调报105点,但几乎收复了“8·11汇改”以来70%的失地。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首席中国策略师邓体顺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概股的行情与人民币汇率的走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海外上市的中概股虽然股价以美元计,其企业盈利依旧以人民币计,如果人民币弱势,换算成美元之后的财报数字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也会考虑投资标的所在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是否稳定,风险因子是否波动较大,大型基金在分配资金时,对系统性风险的评估要求尤甚。“如果人民币相较坚挺,那些对新兴国家有配置需求的基金自然会更大程度考虑投资人民币标的,比如配置中概股。” 邓体顺称。

还值得注意的是,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开通实际上也间接带动了中概股的关注度。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南下资金占香港市场交易量的5%~6%之间,南下资金对科技股的青睐使在香港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成为持续具有交易量的活跃个股,抬高整体科技股的行业估值的同时推动中国背景的科技公司进入国际买家的视野。

邓体顺进一步分析称,沪深港通的开通,得以让那些有资格投资多国家资产的基金“看上”香港上市的中资科技股,其中存在的惯性和“心理暗示”也使这些资金认为在美上市的中资科技股值得研究或配置。涉足香港市场的多为机构资金而非散户资金,这些机构包括专投新兴市场的基金、专投亚太地区的基金,资金的体量可高达上千亿美元甚至更大规模,数额不可小觑。

回归步履不受影响

自2015年以来,中概股掀起私有化回归的热潮,包括蚂蚁金服、途牛、完美世界、世纪佳缘、如家、当当网等已经明确宣布进行私有化或有回归A股预期。

2016年,虽有私有化遭遇掣肘,或中途“刹车”或重赴美股的案例,但包括优酷土豆、如家快捷、博纳影业在内的企业依旧顺利完成退市。近日来,今年3月份披露上市辅导信息的360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再次传出正磋商借壳方案“超车”上市的消息,随着中概股价格的上升,原本有回归打算的中概企业,是否会考虑在美股市场多留一段时日呢?

据观察,虽然近月来中概股涨幅一路攀升,今年年初中概回归政策缩紧后,各家有初步意向私有化的中概公司以及在私有化途中的中概公司,大多或驻足观望,或停滞不前,或从借壳转向排队IPO等,却都未有实质性的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私有化意向但尚未达成私有化的公司而言,美股价格普涨带动中概股价格的飙升,正在不断推高私有化成本。

王昕杰亦表示,中概股回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估值,市盈率比例越高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融资空间。然而美股在过去一两年的上涨中减小了两市市盈率和估值水平的差距,因此回归的动能会相对几年前减弱。同时,IPO和政策的变化和借壳的难度增加也会增加回归之路的难度系数。

但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冯诚则认为,虽然此番上涨使美股与A股的价差区间缩小,但两市估值差依旧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套利空间,同时鉴于美国市场上依旧存在打压中概股的力量,中概股私有化的动力并未见减。

冯诚表示,相较科技类轻资产股票,制造型企业更青睐回归。“虽然百度、阿里在美市值已经较高,但是依旧达不到国内上市的一些基本标准,而一些制造型的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更符合A股上市条件,在美反而受到做空中概股的力量掣肘,或股价相较而言并不活跃,或估值低于行业均值。”

此外,虽然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屡创新高,美国市场的整体股价也水涨船高,但对于这些传统行业的中概股而言,很难受到普涨的带动,个股即使受到大盘的推拉,上涨幅度也相对有限。反观国内,股价高估值的市场情况并未发生改变,相关企业回归后的同行业估值较在美上市时依旧有可观的溢价空间。因此对于这些传统制造业(太阳能、光伏、电能等资源类)回归依旧是趋势。

关于处在回归道路中的中概股,冯诚进一步建议,没有拆vie结构的中概股,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美股市场,避开本轮成本上升,而对于已经拆了vie结构的中概股企业,可选择由国内的重组方接盘,或者排队IPO。

“目前重组和排队IPO从时间成本的角度出发,实际差别不大。以分众传媒为例,回归途中曾由原接盘方宏达新材后换成七喜控股,换壳源于重组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而IPO虽然条件苛刻且尺度分明,但是论及对财务成本和时间节奏却更可控,因此确定回归的企业选择IPO路径的概率依旧较大。”

冯诚进一步表示,美股大盘上涨的因素有很多种,而这些因素尚不能阻止中概股企业回归的步伐,且未来回归之路的监管会逐渐放松是企业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达成的共识。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