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标普下调中国主权评级 专家认为理由值得商榷

第一财经APP 2017-09-21 20:59:19

作者:陈益刊    责编:胥会云

标普以中国信贷增长太快,提高金融风险为由下调评级,但专家认为这一理由值得商榷,因为导致这一结果主要是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和去杠杆周期稍晚于他国。

继国际评级公司穆迪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后,9月21日,标普宣布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短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1+”下调至“A-1”。长期评级的展望为稳定。

标普给出下调评级的理由是,长时间的强劲信贷增长提高了中国的经济金融风险。

“2009年以来,存款机构对居民非政府部门债权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常常高于收入增速。尽管信贷增长助推实际GDP强劲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但我们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稳定性。政府近期加大控制企业杠杆水平的力度,有望稳定中期金融风险趋势。但我们预计未来两到三年的信贷增长速度仍不低,会继续推动金融风险逐步上升。”标普在新闻稿中称。

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标普给出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理由值得商榷。

“标普下调原因是信贷增速太快,从而削弱了金融稳定性。但这与中国金融结构相关,相比于美国等国家,中国的间接融资比例高,居民、企业通过银行等间接渠道融资需求旺盛,这是金融结构导致中国信贷增速高,但这种金融结构并不必然导致金融风险。比如德国间接融资比重也相对较高,而美国股权投资比较发达,信贷比重不高。” 明明说。

他认为,从整个杠杆周期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前居民企业杠杆高,危机后快速去杠杆,现在经济复苏。而中国也有杠杆高的时期,但晚于美国。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大重点就是降杠杆。不同国家杠杆高低不能在同一时间做比较,因为每个国家的杠杆周期不同。

“并不是说我们的杠杆高就说明经济风险高,只是我们的去杠杆周期比别的国家晚一些。” 明明说。

明明表示,去年底以来,我国加大去杠杆力度,金融业国企、房地产业等都在去杠杆,居民消费贷款也在控制。相信未来去杠杆会出现明显效果,而不是标普预计未来中国信贷继续保持不低的增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