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北省塞罕坝每年拒绝50万游客,为津京修复千里绿坝

第一财经 2017-10-15 22:50:46

作者:章轲    责编:应民吾

可承受每年100万人的接待量,卖门票就能轻松获得8000多万元收入,但“高冷”的塞罕坝却将一半游客“拒之门外”。

一块曾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为何能冒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林海,森林覆盖率由12%增加到80%?

一个冬季漫长、年均积雪期长达7个月、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摄氏度的高寒地带,为何能成为旅游热点,每年的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产业总收入高达6亿多元,森林资产总价值逾200亿元,每年还能提供价值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

为什么一个以往并不知名的国有林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批示,肯定其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为什么多个部委把这里作为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向全国推广?

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混合用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位于北京正北约450公里。

经过55年的艰苦创业,塞罕坝林场建成了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摄影/章轲

历史上,这里树海茫茫、水草丰美。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围放垦,再加上日寇掠夺、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变成了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如今,千里松林又绿塞罕坝。10月12日至14日,第一财经记者来到这个创造了绿色奇迹的地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探寻其“绿变金”的秘密。

“百分之八”的成活率

“塞罕坝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区位,处于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山地的过渡地带,是多条河流的源头,阻挡北边风沙南侵,对于其南面的京津唐地区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说。

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决定在塞罕坝建设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河北省林业厅厅长周金中介绍,建设这一林场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总结推广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1962年9月,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肩负“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开始了高寒沙地造林的征程。

今年已年过七旬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964年刚到塞罕坝林场时,她才19岁,“记得我们吃的第一顿饭,是黑莜面饼和炒蘑菇,这可是当时林场招待客人最好的饭菜了。”

住的条件更是艰苦,房子不够住,大家就住在仓库、马棚、窝棚、泥草房里。陈彦娴说,最难熬的还是冬天,嗷嗷叫的白毛风,吹到人身上刺骨地疼。“我们睡在只铺了一层莜麦秸秆的土炕上,睡觉时都要穿着棉袄棉裤戴着棉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被子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霜。”

一位林业工人告诉记者,创业时期,许多人住在土屋里,冬天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室内也变成了冰窖。头天晚上烧一壶开水,第二天早上就冻成了冰坨子,连尿盆也全冻结成冰,根本倒不出来;下雪了,三尺厚,推不开门,只好从后窗跳出去。

艰难可想而知,而最难的是在高寒地带“把树种活”。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8%。

1977年,塞罕坝遭遇到一场罕见的雨凇灾害。当年10月28日午夜时分,工人们突然被外面爆竹般的响声惊醒,原来,雨落在树上,冻成了厚厚的冰溜子,越压越重。到了晚上,刚刚长成的小树再也不堪重负,纷纷折断。工人们呼喊着冲出门跑到山上,用手托起被压弯的树枝,用木棍敲打树枝上的冰凌。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辛辛苦苦养护了15年的林子,一夜之间,损失过半。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介绍,塞罕坝原来没有樟子松。樟子松的家乡在大兴安岭,它耐寒、耐旱、耐瘠薄。1965年春天,技术员李兴源试验引进樟子松。育苗必须用农家粪做底肥,他就在路上捡拾马粪驴粪,甚至去附近公厕掏大粪。松芽出土时最怕鸟来啄苗,他拿着铜锣,在苗圃周围使劲敲。一试三年,终于取得了樟子松引种的成功。

塞罕坝林场里,9座望火楼中有8座都是夫妻共同坚守的,人们也把这些望火楼叫做夫妻望火楼。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望火楼。55年来,上百万亩的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为她流过汗、流过泪、流过血……55年来,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造起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使当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0%,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部。摄影/章轲

旅游与生态“双收”的秘密

如今的塞罕坝,就如华北大平原上的一枚“绿宝石”,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已经成为华北特别是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当地一位摄影发烧友告诉记者,在塞罕坝,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年四季,塞罕坝皆有美景。

监测数据显示,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以现有的林木蓄积量计算,塞罕坝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栽种的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阻沙涵水带来巨大生态效益,也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

气象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2002年至2012年,北京春季沙尘天数减少七成多。

建场55年来,国家投入和林场自筹资金累计约10.2亿元。如今,林场林木价值40多亿元。据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为202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9.8。

春天的塞罕坝林区,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摄影/章轲

13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场区看到,东西主路全长1.2公里、南北主路全长500米的森林小镇已初具规模。统计数据显示,这里的旅馆、饭店数量达到118家,床位超过11000张。

“每年七八月份,旅游进入旺季。周末床位不足现象偶尔出现。”罕坝机械林场森林旅行社有关人员说。

林区最怕的是火,也害怕人来多了,生态受到破坏。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又能保护生态,塞罕坝人是怎么做到的?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塞罕坝林场曾委托专业机构分别于1993年、1999年、2016年制定了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管理服务区、一般游憩区。其中,生态保育区严禁开发,核心景观区限制开发,两者面积占林场总面积的59.3%。林场和景区还实行“两块牌子,一个班子”,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去年塞罕坝森林旅游收入3.3亿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为了保持生态优先,必须在林场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发展旅游,同时要控制游客数量。”刘海莹说。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本来可以承受每年100万人的接待量,可以靠卖门票轻松增加8000多万元的收入。但塞罕坝却将每年的游客量控制在50万人以内,收入自然也随着减少了一半。目前,当地的旅游开放面积仅占林场总面积的万分之四。

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创业精神

“当前,我国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的期盼越来越迫切。”13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塞罕坝表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广泛凝聚更磅礴力量投入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副巡视员管长岭介绍,我国现有4855个国有林场,基本上都是在荒山秃岭上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的造林主要集中在条件更为艰苦的地方,植树造林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鉴修表示,在造林上,塞罕坝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不可能被简单地复制,但几代塞罕坝人攻坚克难、创新不止的科学精神是完全可以被复制的。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需要塞罕坝精神。”1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主任周宏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内核、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动力、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0月13日,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塞罕坝”慰问演出。摄影/章轲

周宏春说,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

就下一步塞罕坝该向何处发展的问题,13日,周金中对记者表示,“塞罕坝不是没有不足”,未来要按照总书记的批示精神,精心谋划好未来。他介绍,河北省已经着手制定塞罕坝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后两个规划已经完成。同时,着手制定塞罕坝与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防灾减灾规划。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组此前一项研究结果认为,京津冀之间可以探索以培训代补偿、以工作代补偿、以投资代补偿、以合作代补偿、以市场代补偿等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

此外,生态涵养区可以通过提供清洁的水资源、涵养水源地、植树造林、风沙整治、湿地保护等服务来得到碳汇和生态的价值补偿,进而实现生态保护、地方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的“多赢”目标。资金来源可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征收汽车尾气碳排放税、高碳能源使用税、区域生态共建共享基金、优惠贷款、政府购买生态服务等。

按照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测算,塞罕坝林场有45万余亩的森林可以包装上市。根据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交易总额可以达到3000多万元。碳汇交易资金可以用来更好地抚育森林、培育二代林,提高森林质量,形成林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