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已实现 种企兼并重组进入活跃期

第一财经APP 2017-10-16 19:39:56

作者:邵海鹏    责编:杨小刚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当前,中国种业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持证企业4316家,比五年前8700多家减少了一半。

农业部官员近日表示,经过近五年来的努力,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日前,在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吴晓玲称,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这五大主要农作物里,水稻、小麦、大豆这三大作物全部是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其中玉米,国外品种占市场份额已经由五年前的15%下降到10%,鲜食玉米品种由最高时的90%降到了现在的20%;我国自主选育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市场份额占到了95%以上,国外品种已经不到5%。

后来居上的中国种业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中国也一直将振兴民族种业视为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武汉金玉良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种业正在政府的支持下奋起直追,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一两家种业企业在经营规模上进入全球种业10强,这或许不是难事,因为中国种子市场之大足以支撑。但要全面向国际种业巨头看齐,在人才、技术、管理、品牌、多元化等方面需要花真功夫解决,否则只能算“大”,不能算“强”。

当前,在五大主要农作物里,中国品种已经扳回劣势,国外种子的市场份额下降。比如,吴晓玲提到,先玉335这几年种植面积在逐年下降,同时在抗倒性、抗病性方面也不如国内自主选育的品种,现在它的面积从4200多万亩下降到3000多万亩。

1992年以来,中国的蔬菜生产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的40%以上,近年来中国蔬菜总产量的占比已经超过50%。正是看中如此规模巨大的市场,在完成对棉花、玉米、大豆这些大田作物的布局后,跨国公司孟山都又盯上了蔬菜种子市场。自2005年起,孟山都已经花费超过20亿美元购得两个主要的蔬果种子公司,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蔬菜种子供应商圣尼斯(Seminis)。

但吴晓玲表示,在蔬菜种子方面,大路菜的国外蔬菜品种市场份额已经由五年前的2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3%。国外品种占有率比较高的蔬菜,像青花菜、杂交抗病菠菜、耐抽苔白菜等蔬菜作物,国外进口种子市场份额占到80%以上,但是其总种植面积不超过1000万亩。所以,总体上来看“洋种子”的影响还是非常小的。

吴晓玲也表示,适当的进口种子可以满足国内种子的余缺调剂,这也是国际惯例。因为种子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某种作物,特别是蔬菜种子的生产。所以,这些蔬菜种子在全国的贸易量非常大,都是通过全球贸易保证种子的供给。目前我国进口种子的市场份额占3%,而美国占6%,德国更是占到56%。

种企大并购时代的到来

从世界种业发展来看,伴随种业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种业企业从未停止并购的步伐,巨头们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市场规模已经成长到700多亿元的中国种业,需要国内种子企业的做大做强。根据世界种业发展潮流来看,资本融合、兼并重组正是种业做大做强最有效的路径。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的重点任务,提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当前,中国种业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持证企业4316家,比五年前8700多家减少了一半,前50强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35%以上,这比五年前也提高了5个百分点。前五十强种业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3.8亿元,占到了销售收入7.4%,非常接近国际上的研发投入。

在这样的背景下,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布局也进入空前活跃期。比如中信集团出资27.9亿元入主隆平高科,中农发投资12.6亿元并购山西潞玉等8家种子企业。中国化工集团以44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成为继中粮集团控股收购荷兰尼德拉后,我国企业开拓国外种业市场的又一重大事件。

其实,前期“洋种子”进军中国市场,尽管会冲击国内种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市场,在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参照。比如,在服务能力方面,中国种企就已经开始转变,从以前卖种子向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转化,提供技术服务、种肥药一体化全程种植方案,业务向全产业链逐步延伸。

吴晓玲称,随着种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种业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种子企业将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形成一到两家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现代种子企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