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者呼吁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大学 ,打破三地行政体制障碍

第一财经APP 2017-11-03 09:42:18

作者:王玉凤    责编:李秀中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均衡,一些在全球排名靠前的学校,主要集中在香港。

未来,一座跨境、跨管理和行政体制障碍的大学可能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崛起。

11月2日,在第一财经于深圳举行的“技术与创新大会”的论坛上,深港两地的部分高校校长呼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大学,以结合各自的资源和体制优势,促进湾区内高等教育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教发展要解决不均衡问题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均衡,比如说一些在全球排名靠前的学校,主要集中在香港。

在当天的论坛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以深圳为例说,深圳发展了37年,经济总量已经很庞大,但是在高等教育、医疗、民生等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所以要补短板,进行结构性的供给侧改革。

1979年,广东宝安县改为深圳市。次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从深圳市划出327.5平方公里设立“深圳经济特区”。1982年,当地政府提出“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一穷二白”的深圳高等教育开始有了突破。次年,第一所全日制普通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诞生。在随后相当长时间内,该校都作为当地唯一的本科院校,独领风骚。

其间,深圳也将目光投向了外来优质高校资源。最先引进的是研究生院。2001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成立了深圳研究生院。次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南下深圳,创办了研究生院。

不过,深圳从未放弃过发展本科教育的努力。2010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南方科技大学筹建。2015年以后,当地洽谈引进外来高校的力度空前加大。目前,多所知名高校正在纷纷进驻深圳。比如北大正在深圳兴办一个小而精的本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也已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研究生和本科生全日制学历教育。清华大学也已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办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升级,共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

但是显然,深圳高等教育的真正崛起还需要时间。陈十一说:“比如说,你去波士顿的时候最想去的是哈佛、麻省理工,你去旧金山的时候最想看的是斯坦福和伯克利。你去洛杉矶想看加州理工,到北京想看北大和清华,到上海想看复旦,但是深圳还没有这样一个大学。虽然这座城市的经济现在很强,但是谁能保证10年后或者100年后还这样强?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靠人才、大学和教育。”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在带动产业发展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放眼几个世界级大湾区,比如东京、纽约和旧金山大湾区,他们的高等教育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崛起,并在GDP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在该领域还有很大的欠缺。

陈十一说:“比如说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和造就了众多高科技公司及领导者。”

建立联合大学 引领湾区高教发展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上述论坛上说,粤港澳三地高校之间的合作,比和远在美国和欧洲的高校合作还难,欧洲很多国家之间的高校合作比我们一个国家内的合作还要容易。

李清泉呼吁建立一所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大学,同时通过这个平台,设立资助这个大学的基金,由这个基金资助大学的建立,同时组建管理团队。

建立这样的联合大学有什么好处?李清泉认为,通过这个联合大学的平台,能够打破粤港澳三地在高等教育上由于管理和行政体制不同形成的障碍。

李清泉说:“这个障碍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彻底消除,但是如果我们跨境建立这样的联合大学,就有希望能够突破这个障碍。同时,能够促进三地大学生的交流、交换、学生的互认,并有望实现高水平师资的互聘、交流。”

李清泉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或者是高校,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建立联合学院。并吸引国际一流的实验室、湾区内的高校、甚至是企业来共同建立研发中心或者联合实验室。这样的话,联合大学这个平台就相当于一个枢纽,能够实现湾区内高等教育资源的顺畅流动。同时,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吸引和汇聚更多的、全世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他说,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吸引全世界优秀的企业和我们湾区的企业、大学之间建立产学研机构,为湾区的大学生创造更好的互相交流的、互动的平台,促进湾区内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陈十一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大学可以结合内地高校的资源和香港高校的体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并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内地和香港的体制机制有所不同。我们有市场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我们面向全国,但是也有体制和机制的问题,香港可以自设博士学位,我们就不可以。另外,在人财物的投入和使用上,香港也要更灵活一些。”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说,他们大学在香港也很新,不过2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毕业生在研发方面以及在和企业合作方面,都需要和深圳合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