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征程继续

第一财经APP 2017-11-14 21:18:18

作者:祝嫣然    责编:应民吾

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十九大报告还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全面提速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提高发展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在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之后,时隔36年后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的首次重大变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此前在媒体上表示,改善质量供给、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无疑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要依靠高质量的发展,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10月底在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表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有需求、缺供给”的突出矛盾,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水平,持续释放巨大内需增长潜力。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指明了方向,未来中国经济需着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供给产业,提高发展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刘哲表示,应大力发展“不充分”的软产业和高软价值制造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这五大软产业在美国的经济占比已达到80%,它们满足的是人们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工业社会后期具有无限未来发展潜力的新供给。而在中国,这五大软产业只占50%,差30个百分点,这是我们的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写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宁吉喆在其文章中表示,还需要防范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以及新兴大国崛起中潜在的“修昔底德陷阱”现象和“金德尔伯格陷阱”现象,也需要我们夯实国内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使开放条件下的现代化建设立于不败之地。

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文指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将会遇到以往高速增长阶段未曾遇到的挑战,要面对并解决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刊发署名陈和的文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称“文章”),指出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中心任务。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全面提速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主战场。强化基础体系支撑,加强水利、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基础条件。

此外,要发挥人力资本作用,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文章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两类人最为关键:一类是富于创新和敢闯敢为的企业家,另一类是工匠和劳模。

十九大报告一方面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同时,文章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改革措施也做出了一一细化,强调要持续扩大去产能,因城施策去库存,积极稳妥去杠杆,综合施策降成本,扎实有效补短板。

复兴号高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应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继续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把降低国有企业杠杆、加大对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减税力度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负债意愿,增强其预算硬约束,强化财经纪律,打破刚性兑付。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还积累了一些产业结构的矛盾、要素制度的制约、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短板等。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要放松行政管制、垄断等供给约束,降低企业融资、税收成本,让企业有资格、有动力、有回报地进入市场,提高微观主体的活力。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解除生产要素的制度性供给抑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真正释放人口与劳动、土地与资源、金融与资本、技术创新、技术与管理等五大要素的供给侧潜力。”刘哲说。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要内容。

刘世锦表示,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已经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三个重大变革中,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基础,关键是切实、持续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布的一份题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分解》报告显示,2001~2013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率为2.03%,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为22.25%,要素投入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年均为77.75%。

上述报告指出,目前我国TFP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依然较低,TFP的增长更多依赖于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增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有限,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

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是否成功,最终也要以能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衡量标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媒体上表示,从经济增长角度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在生产要素投入之外,通过体制优化、规模效应、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改革开放处处长张焕波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供给端看,核心是人才,要依靠人才的投入来提高产出,要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体系,要有若干有国际美誉度的中国品牌,要集聚一大批国内外高端人才。从需求端看,要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避免不平衡的分配体系。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过去五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十九大报告称,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关于下一步的改革动向,刘世锦表示,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产权保护、国企国资、土地、财税、金融、政府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深化改革要重视顶层设计,明确方向,划出底线;同时要重视地方、基层和企业的改革探索,通过试错减少改革的不确定性,找到符合长远方向而又切合实际情况的改革办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撰文分析,一方面要通过对金融体系的重新梳理,加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通过新的金融业态的诞生和规模逐渐扩大,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制度建设的支持。对于地方政府参与经济生活过程中的角色界定,需要更加清晰。对于产权的保护,需要更加明确。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安排,国有企业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要建立与现代化经济适应的国企改革动力体系,国有企业的动力体系变革,也进入关键时期。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李锦表示,一是要继续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通过“补短板”,做加法,来进一步发挥和释放“长板”优势,协调平衡发展;二是要围绕“建设制造强国”谋篇布局,通过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三是围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攻坚克难,既通过重塑和发展具有国际标准和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依靠培育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也就是世界一流的国有企业集团来加以实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