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农业部: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可在2018年底完成

第一财经APP 2017-11-29 22:07:41

作者:邵海鹏    责编:杨志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实测承包地面积15.2亿亩,已超过二轮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确权面积达到11.1亿亩。

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已进入冲刺阶段。到11月底,此项确权面积达11.1亿亩,占二轮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82%。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29日在该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是全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收官之年。按照中央要求的时间节点,没有特殊情况,除了少数边疆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在2018年底完成此项工作没有悬念。

七省份基本完成确权工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一项历史性、基础性的工作,意在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现实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迫切需要。2013年“一号文件”要求,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

农业部2014年起在四川、安徽、山东三省份试点整省推进,2016年扩大到22省,2017年新增6个省,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2718个县(区、市)、3.3万个乡(镇)、53.9万个行政村。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实测承包地面积15.2亿亩,已超过二轮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确权面积达到11.1亿亩。

张红宇曾解释称,确权就是给农民“确实权、颁铁证”,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使农民保有承包地的实际位置。搞清家底之后,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农业政策(如制定合理的农业补贴标准),推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这也是在为“三权分置”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红宇表示,前期如第一批试点的四川、安徽、山东已经按期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基本完成报告,宁夏、河南、江西、陕西也在近期提交了基本完成报告;天津、河北、山西等9个省份处于收尾阶段,准备提交相关完成报告情况。此外,甘肃、海南、陕西、福建等17个省市确权面积超过了90%,河北、新疆、青海等8个省份确权任务已经接近70%。

值得关注的是,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在农业部的口径一直是13亿多亩。之所以多出1亿多亩承包地,张红宇解释,从现实情况来看,是存在历史原因的,包括在早期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时,囿于当时测量的技术条件,地块边界不是特别清晰,一些土地旱涝不保收,算耕地还是算荒地,都相对模糊。

如今,改革开放近40年来,各种生产条件不断地改善、耕地质量不断提升。张红宇说,从确权要求来说,要通过这一次抓紧抓实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来摸清家底,搞清楚现在承包到户的耕地数量面积。11.1亿亩是二轮承包面积的82%。实测面积15.2亿亩,是一步一步量出来的,而最终这个数字应该在14亿亩或18亿亩以内。

图片来源: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确权给农民带来实惠

确权登记工作作为农业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率先完成此项工作的省份来说,也相应地产生了积极效果。在实践中,确权成果的应用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川2014年被列为全国首批三个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的试点省份之一,历经3年全力推进,2017年基本完成。四川省农业厅厅长祝春秀称,之所以绝大多数农民群众对确权工作十分支持、非常满意,因为农民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实惠。

比如,确权登记以后,对农民来说最实惠的就是土地实测面积普遍增加而带来的真金白银。她举例,苍溪县云峰镇响水村271户农户,承包地的面积确权以后增长了68%,农民户均增加了1700多元土地流转收入。再比如,成都市下辖的县级市崇州,通过引导农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农业共营制,入股的土地亩均增收260元以上。

此外,通过确权,农民对承包权获得了预期的稳定收益,敢于放心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土地流转率,也提高了农业的规模化程度。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四川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的总面积是2034.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9%,比2014年确权登记整省推进前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其中单个经营主体流转30亩以上的面积共达1272.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1.85%,比整省推进以前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在张红宇看来,从全国层面来看,除了把家底搞清楚了,同时也增加了土地权能,因为确权之后农民所拥有的证书,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还有相对的转包权和出租权。

确权登记颁证推动了“三权”分置,也推动了经营权有序流转。截至2016年底,二轮承包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4.7亿亩,占比约35.1%,现在2.3亿农户中有7000万农户已经不直接经营他的全部土地或者部分土地了。此外,确权登记颁证以后,经营权可以抵押融资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