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商业航天强省,海南力争2019年初发射第一颗卫星

第一财经 2017-12-17 19:00:23

作者:邵海鹏    责编:胥会云

海南处在海防前沿,承担着维护南海主权重任,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建设商业航天强省,无疑是历史的选择与使命。

力争2019年初,海南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3年左右时间,完成5-10颗卫星的布局,完成海南卫星星座建设。

12月14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称,海南卫星星座建设有着高覆盖、中分辨率、低成本、商业化、重应用的原则,希望海南卫星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海南省是全国唯一既拥有最大面积海洋国土,又拥有航天发射场的省份,同时海南还处在海防前沿,承担着维护南海主权重任,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建设商业航天强省,无疑是历史的选择。

推动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标志着军民融合实现新跨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航天技术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领域。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主要强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也是走的军民融合之路或军民一体化之路。以美国为例,美国85%的现代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生产军用品的企业同时也在生产民用品,这样的发展战略奠定了美国全球军事霸主的地位。

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全国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本省的“军民融合战略规划”。今年2月7日,海南省召开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座谈会,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会上提出,海南充分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成果,大力发展航天科技产业,开放商业航天,推动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

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航天、海洋、遥感信息等军民融合产业”,依托海南航天产业基础和低纬度优势,挖掘和发挥已有的优势,理清思路制定措施,找准发力点,努力在商业航天方面有所作为,建设商业航天强省。

1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太空、网络和海洋等重点领域监测,特别是以遥感卫星为突破口,探索研究开放共享的航天发射场和航天测控系统建设。

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

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负责人杨天梁表示,海南卫星星座完全是基于海南的地理条件和发展需求设计的。

海南是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也是海岛最多的地区之一。海南管辖海域范围逾20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全中国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二,是中国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主战场。

2012年8月,海南省委省政府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制定了“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努力实现从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转变”的发展战略。

要实现这一伟大战略,就需要快速、全面获得南海地区的有效信息,从而为权益保障提供支撑。卫星遥感具有快速、动态、全面、准确等突出优势,尤其是面对大面积海域动态监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处于低纬度区域的南海却存在着卫星遥感观测覆盖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对南海信息有效获取能力极低的问题。因此,开展低纬度区域动态监测遥感卫星研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发射多颗卫星形成星座,可以实现对南海地区的实时动态观测,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准确、快速响应,从而提高我国对南海及岛礁的管控能力,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海南担当的重要保障。

杨天梁表示,中科院三亚遥感所早在2015年就着手筹划“海南一号”卫星项目,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建设海洋强省的长远规划,逐渐形成建设海南卫星星座的构想。

海南卫星星座由“海南一号”、“三亚一号”和“三沙一号”系列卫星一共10颗卫星组成。根据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今后将在4-5年内完成,2019年发射“海南一号”一期3颗光学卫星;2020年发射“海南一号”二期3颗光学卫星和“三亚一号”2颗多光谱卫星;2021年发射“三沙一号”2颗雷达星。

据介绍,海南卫星星座发射完成后,将是“罩”在南海上空的巨大天网,海南可通过该星座获得南海及其周边超大范围的观测能力,从而实现对实时动态观测、南海地区开发和有效管控的重大需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准确、快速响应,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海南担当的重要保障。

简单来说,“海南一号”卫星发射后,南海的每一座岛礁、每一艘船舶,都处于巨大的卫星“保护罩”之下,随时可以监控观测,这对于捍卫主权、保护渔民远洋作业、及时完成海上事故搜救等意义重大。

海南发展商业航天的前景和路径

不到十年的时间,海南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航天科技领域确立了自己的重要地位。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收发成功,标志着海南文昌成为中国又一个航天发射基地,使海南发展商业航天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杨天梁认为,海南发展商业航天有利于海南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比如发展太空发射、太空失重、太空跳伞等高科技太空体验旅游,热带农林病虫害监测等。还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7美元至14美元的回报。

此外,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可为周边国家提供航天发射服务,也可从全球采购航天系统和部件,在海南组装、发射,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杨天梁还提到,商业航天还将有助于实现海洋强省、维护南海主权。国家把守护南海、管理南海、开发南海的重任交给了海南。商业航天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系统为南海的船舶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可以利用遥感卫星监管船舶、环境、国土资源、海洋资源、非法海洋活动等,还可以利用成像雷达手段探测海洋内波,识别船舶、油膜等海面目标。

至于海南商业航天发展的路径,杨天梁称,要将商业航天作为重点行业加以支持,建设航天卫星应用产业园集群,形成“北有文昌航天发射,南有三亚卫星应用”的航天产业格局,打造发展商业航天的政策、人才、创新平台,汇聚商业航天的优势资源,还要融合航海技术,促进“卫星+智慧海洋”天海一体化技术创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星舰”让生命跨越星球 我国航天技术人员这样看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万亿元级的新兴产业。然而,商业航天作为具有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具有高技术壁垒、高风险、高效益和长周期的特点。

03-15 16:31

一箭11星成功发射入轨!时空道宇推动中国航天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02-03 15:49

探索星途创新发展商业航天,飞越时空打造北京航天高地

2024年1月1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的政策文件。该政策的核心旨在推动商业航天领域的创新发展,助力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为此政策明确了八大任务,涵盖了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卫星星座建设、政策先行先试、集聚创新要素资源以及国际开放合作等多个方面。其中,政策突出了核心技术攻关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北京的整体战略定位,强调数据要素和经济金融的深度融合,旨在构建有机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此次政策的实施背景建立在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地位。首先,北京具备丰富的研发基础,拥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为商业航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其次,商用航天产业的开发潜力十分广阔,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相关的产业布局,其中以美国Space X系列的产品最为突出,自诞生以来其营收指数呈现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世界商业航天的格局也在经历不断被重新塑造。在这样的全球行业背景下,发展商业航天已然成为未来竞争航天产业的重要赛道,国内相应产业的进一步布局建设也势在必行。除此之外,此次政策的出台对于经济社会的赋能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商业航天不再仅仅是科技的追求,更是一个全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01-29 02:2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商业航天现在发展怎样了?

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2023-12-12 22:06

上海欲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 卫星产业链将迎大发展丨行业风口

昨天,上海市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计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机构认为,卫星互联网有望开启并引领下一轮通信板块基础设施建设,卫星产业链将迎大发展。

2023-11-21 15:2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